設置
書頁

第一百四十一章 深陷迷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思慮許久,袁耀還是決定以孫策為偏師將領,攜一眾兵力前去圍攻橫江津。

  對于這等戰事來說,以孫策的才能的確是不二人選。

  雖然袁耀很想外放周瑜獨當一面,但畢竟其新來乍到,在軍中威勢尚且還沒有建立,此時還是應當放在身旁積攢一段時日再說。

  計議已定。

  最終袁耀以孫策為將,攜鄧當、呂蒙,率三千軍圍攻當利口與橫江津一線,其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強攻,而是為了阻絕消息。

  以防敵方相互了解敵情。

  待孫策趁夜出發以后,次日清晨,袁耀亦是在集結主力各部,從濡須口出兵,徑直沿江行進,劍指當利口。

  一時長江之上,遍布袁軍諸部的身影。

  一支支戰船橫亙江面之上,發出無盡的威勢,以震懾先敵軍。

  孫策迅速率部進抵橫江津,與此同時,袁耀也攜主力緊逼當利口。

  隨后,袁軍氣勢勃發,頗有一種雷霆攻勢的,欲準備強攻營壘。

  當利口內。

  守將于麋屹立于營墻之上,緊緊凝視著營外水面上停駐著的一艘艘戰船,船上一隊隊士卒橫亙而立,看向四周皆是密密麻麻的人影。

  “有此等規模,定然是袁軍主力無疑!”

  觀察了半響,于麋不由暗自沉吟著。

  待他無意其中發現袁耀竟是親自率眾來攻當利口時,一時不由更是心下面露忌憚之色,不由暗暗沉吟著:

  “什么情況,袁耀親自統軍?”

  “這豈不是表明,敵軍的突破口在此處?”

  一念于此,于麋也沒有思索太多,便將袁耀主力齊至于此,兵鋒正盛的情況差人前往牛渚大營以及橫江津說明情況,請求援軍。

  只不過。

  當發現敵軍的斥候已經分別往牛渚、橫江津二地行進而去時,原本還興師動眾,自信滿滿,欲一舉奪取當利口的袁軍各部卻忽然后撤十余里。

  然后對當利口展開了圍而不攻的策略。

  瞧著袁軍此時并不進攻,于麋心生遲疑之色,也搞不懂袁耀葫蘆里究竟在賣什么藥,但他還是迅速在派遣人準備前往此牛渚、橫江津告知袁軍動向。

  但這一次斥候可就沒那么幸運了!

  已經封鎖江面的袁軍輕而易舉擒獲了所派出的斥候。

  當利口的消息已經是徹底被封鎖。

  另一方面。

  孫策攜偏師也已經進抵至橫江津。

  然后率部佯攻城池,以做出要一舉破城的態勢,令樊能一時間略有懼色。

  防守一陣,他見識到了袁軍士卒強悍的戰力以后,心理防線終究是承受不住,便開始差人前往其余二地請求援軍。

  這也是三方所促使而達成的共識。

  相互援助,以為助力。

  孫策同樣采取了與袁耀同樣的計劃。

  待樊能所派遣的求援信使離去后,他便頓時間命船只整日游曳于營外江面上,緊緊把守著周遭江面,禁止敵卒再度自由進出。

  由于收不到外界的任何情報,橫江津亦是自然被隔絕,此刻再也不會接收到關于牛渚大營與當利口方面的任何情報。

  周瑜所謀劃之策已經在逐步的進行著,且成功幾率也在穩步提升著。

  牛渚大營。

  如今的張英著一身披掛,手撫利劍,個頭差不多七尺五寸,年過三旬左右,身材偏胖,面色略顯黝黑。

  此刻的他正在攜親衛巡視著營內防務,卻接二連三的收到了橫江津與當利口方面的急報。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為何袁軍會大舉攻擊橫江津與當利口,卻對于牛渚而置之不理呢?”

  “這不合常理呀!”

  雖說接到了援助的消息,但張英卻并未第一時間派遣軍士援助,反而是面露狐疑之狀,陷入了疑惑之中。

  他率部駐防牛渚,自然知曉此處的地理位置有多么的重要。

  可以說,牛渚尚在,縱然橫江津與當利口二地都失陷了,也無濟于事!

  袁軍依然不敢輕易渡江,進入江東地界。

  因為牛渚只要不拔除,那便如鯁在喉,會令袁軍的后勤補給線十分難受,隨時處于被攻擊的兵鋒之下。

  故此,這也是張英收到急報以后,所面臨的疑惑,按他所想,袁軍不應該要集中兵力先將牛渚強攻下嗎?

  “聽聞那袁耀縱橫江北無人可敵,接連掃清各地匪患勢力,肅清郡內,卻何故看不出牛渚的重要性?”

  “這不應該啊?”

  暗自思忖一番,張英不由濃濃嘀咕著:

  “難道說,袁耀只是浪得虛名,實則只是一靠家族余威的紈绔子弟罷了?”

  一席猜測,令張英不得其解。

  他此刻總覺得袁耀或許有何陰謀在內,卻又無法窺破,仿佛陷入到了被算計的洪流當中。

  為了穩妥起見,張英也并未盲目率眾出營援救,而是大肆派遣斥候探查牛渚周遭的江面,查探是否有袁軍于暗中埋伏,好趁機襲擊。

  袁耀的確率部在暗中潛藏。

  但卻并不是在牛渚周圍,而是聽從了周瑜的建議,將主力大軍埋伏在牛渚至橫江津、當利口的交界處的江面上。

  此地由于背靠大山,乃是一條淺灘,極為適合藏兵。

  也正是地形的因素,方才讓袁軍躲過了張英部的斥候查探。

  這一兩日間,張英所部的斥候來往于江面上,隨后并向張英拱手稟告著實際情況。

  “啟稟將軍,牛渚已東已經詳細打探,并未發現敵軍的蹤跡。”

  “報,南、北兩面也沒有。”

  耳聞著諸斥候的稟告,一時不由讓張英劍眉越發凝重無比,有些摸不著頭腦。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袁軍難道當真在猛攻二地,待攻克后才決定前來圍攻牛渚?”

  “袁耀是如此打算的嗎?”

  起初,張英大肆派遣諸斥候巡查四周江面,也是心存謹慎之意,是為了做好對牛渚安危的防范。

  然后,他也從細作處得知,現橫江津與當利口下,亦是有袁軍正在組織攻略據點,以求突破。

  結合此種種消息,張英方才流露出焦慮之色,遂留下小部分兵力留守大營,自己則親率主力援救而去!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