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零八七章 跑跑延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跑跑帝耶律延禧遷都龍城被哲別帶兵追上,遼國最后的精銳鐵林軍徹底被廢,統領蕭繼先戰死、副將耶律余睹投降蒙古。

  包括耶律阿保機的幾個女兒、侄女,遼國眾大臣全部被一鍋端。

  不過哲別此時帶著一支小隊在追耶律延禧。

  跑跑帝真不愧為跑跑帝的稱號,在哲別的追逐下硬生生地沒被追上。

  耶律延禧也許把斷尾求生的技能點到了滿級,每次哲別都快追上的時候就放棄一部分侍衛纏住哲別。

  當然耶律延禧能活到現在完全是因為鐵木真的命令,成吉思汗要活的遼主當奴隸,而不是一具尸體!

  所以箭術無雙的哲別沒有放箭射殺耶律延禧,不然有一百個耶律延禧早都死得干干凈凈!

  前文說過哲別距離龍城五十里地的地方追上了耶律延禧的逃難軍隊。

  如今耶律延禧可不敢往龍城跑,雖然此地有一支遼國守軍,但是絕對頂不住蒙古鐵騎的攻擊,到時候陷入城內不就是甕中捉鱉?

  龍城距離大宋最近的邊關要塞燕然城區區五十里路途,這不往大宋跑更待何時?

  耶律延禧一路往燕然山方向狂奔,哲別也緊追不舍,雖然此人知道再往南就是大宋境內,但是哲別藝高人膽大,認為以自己的箭術能夠全身而退。

  很快耶律延禧和他的愛妻蕭夷懶就看到燕然山脈,只要到了那里就能夠逃出生天。

  兩支部隊人數都不多,一個追、一個跑,耶律延禧的護衛隊最終不到三十人,而哲別的追擊只有親衛百人。

  很快耶律延禧看到了一片樹林,此人在龍城附近打了無數次的獵,可以說是一個地理通!

  記憶中這里沒有樹林,顯然是這兩年大宋在這邊建城后在附近植樹造林,據說大宋皇帝非常喜歡種樹,在拿下西域十年內種了無數的樹。

  甚至如今有一句戲言,在北方干旱地帶,要是看到樹那就距離大宋不遠!

  所以耶律延禧看到樹林后大喜過望更是快馬加鞭了幾分!

  可是哲別卻不知道這里原本的地形,還以為此地原本就這樣,想都沒想追了上去。

  剛進樹林沒多久,樹林也不是很大,一會就能看到之后的山脈,耶律延禧都能遠遠看到大宋的城墻以及那黑色底紋,大大的宋字大纛!

  “哲別將軍,別再追了!前面就是宋境了……”哲別副將也看到了那大大宋字大纛出言提醒。

  “放箭!嗖!嗖!嗖!”

  這員叫做召烈臺抄兀兒的副將話還沒說完,就被鋪天蓋地的箭雨給射翻在地,一起被射成刺猬的還有蒙古‘四狗’僅存碩果之二,神箭手哲別也被射成刺猬,連同一百親衛全部被射殺。

  “唏律律!”耶律延禧驚駭地看著身后,那一秒內瞬間變成一百多具尸體的哲別等人嚇得冷汗直流。

  等箭雨停后,從樹林兩邊出來兩個中年人正是文洋和顏觀二將帶著幾千人在此,歲月如梭文洋、顏觀今年也有31歲,二人的娃都可以打醬油了。

  “二位將軍,我…我…我是遼主,不,我是耶律延禧來投奔大宋!”耶律延禧看到文洋、顏觀二將立刻翻身下馬對二人畢恭畢敬。

  “你就是耶律延禧?”文洋用疑惑的目光看著對方。

  谷</span“正是小人,追我的那蒙古人叫哲別……”

  “什么?哲別?”

  耶律延禧的話讓顏觀和文洋吃了一驚,大宋和蒙古開戰自然對蒙古這些名將要查個底朝天。

  其中哲別可是大宋皇帝重點關注的存在!

  “快,帶著此人見狄元帥!”

  文洋上前割下哲別的首級觀看半晌,感覺和畫像有些相似立刻帶著耶律延禧去找此地最高統帥狄青。

  為什么文洋和顏觀在此地?

  此地已經是宋境,耶律延禧已經兩年沒來燕然山,自從宋遼簽訂《龍城條約》后燕然山屬于大宋地界,開始習慣性地植樹造林所以這片樹林在龍城附近默認是大宋和遼的分界線。

  而答里孛早在幾天前就帶著蕭綽的兒子耶律隆緒等人,經過此地求見了狄青。

  答里孛和耶律隆緒以及蕭綽其他子女,被狄青送往了后方的薊縣,不出半個月大宋皇帝陸衡也會從壽春趕到薊縣。

  第三人遼主耶律隆緒!這對大宋來說絕對是個重量級人物,哪怕只是十歲的孩子,更不用還有耶律阿保機的女兒遼國長公主答里孛。

  狄青從答里孛的口中得知了遼國大敗的消息,對于邊境開始嚴密布控!

  耶律延禧和哲別這么明晃晃地在龍城范圍追逐戰,就和后世二人在大街上飆車一樣的顯眼,作為守將的文洋、顏觀第一時間在樹林內設伏,要是不進來還好一進來就給予當頭棒喝!

  文洋和顏觀都沒想到射殺了哲別這么一條大魚!

  在這提下耶律延禧被臺上遼主之位,是遼國動蕩內部的決定,更本沒有公布于眾而且這個情況也無暇顧及這些,所以大宋這邊都不知道遼主又換了人。

  狄青從耶律延禧口中得知情報思考半晌開口:“耶律延禧是否愿意幫助大宋勸降龍城?”

  “愿意,小王愿為大宋效犬馬之勞!”耶律延禧心下大喜自己對于大宋有用,那就說明這條小命算保住了。

  “好,龍城一降,狄某派人護送汝到薊縣參見天子!傳令三軍出發!”

  隨著狄青一聲三軍出發,耶律延禧看到了畢生難忘的一幕,一支支精銳集結,十幾萬大宋軍隊浩浩蕩蕩地出發,這一刻跑跑帝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燕然城距離龍城實在太過接近,耶律延禧一出現加上原本就有遼國百姓逃亡龍城,所以龍城內還是知道最近的情況,守將太真胥慶帶著大將哈蘭生、寶密圣以及眾文臣王繼忠、李集、高良惠、劉景等人開城投降。

  龍城一降,狄青立刻親自帶兵入城安撫人心,收編龍城守軍等。

  龍城北方幾十里倒溫收降耶律余睹后,并沒有往龍城進發而是在原地等待哲別的消息。

  可是等了半天都沒有哲別的消息,倒溫不斷地派斥候巡查無奈地只能安營扎寨。

  剛剛準備宰牛羊生火做飯,下一刻就被大宋三支兵馬襲擊……

  請:m.bqg99.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