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六十九章 來年謀劃 劍指交州(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距離七夕越來越近,各家花燈都在最后沖刺著準備,而此時的陸衡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就是趙雨拉著楊妙真,時不時往趙云和他三個徒弟那湊,而董襲不知道什么時候也插了一腳往楊妙真那湊。

  陸衡有些不明白董襲在想什么?

  難道是想和趙云爭楊妙真?

  這個女人有那么大魅力么?啥時候魔女都那么搶手了?

  陸衡心底總覺得董襲沒戲,不是偏愛趙云的意思,而是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無論從顏值到武藝,董襲都不是趙云的對手,趙云哎!

  三國出了名的美男子,更不要說楊妙真言明要一個打得過自己的夫君,就這點董襲就玩玩。

  就董襲那個‘巨力’特技,在楊妙真面前,不比潘熊那小子強多少,完虐的份!

  董襲唯一的優勢就是長得高,趙云已經不矮了,身高高八尺按照后世換算186的身高,妥妥的一表人才。

  可在董襲這個巨人面前,就有點吃不開了,身高2米多的董襲,就和擎天柱似的與楊妙真說話都要彎著腰,看的陸衡就覺得累。

  不過這事情陸衡也不能干預不是,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陸衡這個主公怎么去管這兒女情長的事情。

  七月初四,秣陵城外有三個年輕人,終于抵達秣陵,為首一人十分活潑,皮膚黝黑、發色泛黃,一幅俊公子的打扮。

  而另外兩個年輕人,一個身穿儒服腰間一把利劍,眉目間頗有英氣,最后一人長得怎么說那,眼睛也挺大、嘴巴很薄、鼻子也挺拔、眉毛濃而上揚,每個器官單獨拿出來看都不錯。

  但是揉在一張臉上就是覺得哪里怪怪的,英俊肯定不沾邊,比起普通人還怪異幾份。

  也就是這三個年輕人,看到了秣陵的繁華,暗自在拿秣陵和襄陽對比,一陣驚嘆!

  此三人進入秣陵后,首先去的竟然不是秣陵最繁華的步行街,而是去了江東書院。

  帶劍青年遞上拜帖給書院護衛,不久后就被帶到了盛憲處,自從盛憲被陸衡請來管理江東書院,還真沒請錯人。

  把偌大的一個書院,管理的井井有條,不止陸績、陸尚這群小子,更是培養了不少的人才,漸漸的江東書院的名聲傳播開來。

  陸衡則樂得當甩手掌柜,只是在開學季、畢業季這樣重要的場合下漏幾次面。

  以如今盛憲的地位能讓他親自接見的人可不多,而這次盛憲卻親自接見三個年輕人。

  帶劍青年見到盛憲就上前一拜,皮膚黝黑的青年和其貌不揚的青年也立刻跟上。

  為首的帶劍青年道:“盛憲先生,荊州鹿門子弟,學生徐庶有禮了,身后兩位分別是龐統和黃英。”

  “今日見到先生,三生有幸,家師有一封信,命學生交于先生。”

  說完徐庶就把信件交給盛憲過目,書信不長,也就盞茶的功夫,盛憲就看完了信件對著徐庶說道:“水鏡之意,某已明了,交流一事,某十分贊同。”

  “某會交代各科主任,三位可先在江東書院住下,學科表就在門外,汝等三人可挑選自行參加。”

  “秣陵十分繁華,幾日后的七夕更是盛典,三位可一同參加。”

  徐庶三人點頭稱謝自行離去,而他們一走,盛憲就讓書童快快讓陸衡過來一次。

  此時的陸衡正在和虞允文、丁謂溝通難民安置的事情,這次旱災的情況嚴重,范圍之大,大大的超過了所有人的預計。

  江東北部也不同程度的受災,比起中原腹地幸運的是,陸衡麾下能人異士不少,提早布置了措施而且江東水系龐大,對于雨水要求沒那么的迫切,可以保住收成。

  北面就不一樣了,淮南除了九江郡南部,在劉馥的治理下慢慢恢復,其他地方幾乎赤字千里,土地干涸,顆粒無收。

  袁術自顧不暇,哪有空關心難民,讓這些難民自生自滅,活不下去的人自然找能活的去處,紛紛往九江涌來。

  徐州也一樣,呂布已經是第三次來求糧了,徐州也是重災區,呂布眼見秋收不保,幾萬軍隊要養活,哪來那么多的糧食。

  呂布雖然占了徐州,剩余徐州士族以陳珪為首,就是和呂布哭窮,老天爺可不分什么世家和百姓,一樣的不下雨。

  唯一區別就是世家大族家家有余糧,能撐過這一年,而普通百姓沒有,饑荒遍地、流離失所。

  呂布求糧不管如何,陸衡都會發糧過去,以現在陸衡和呂布兩個勢力的關系,遠遠比這些糧草重要。

  即使如此,陸衡支援呂布的糧食,只是夠軍隊吃的,百姓已然貧苦,呂布想了想大手一揮讓活不下去的徐州百姓,前往江東。

  可這樣一來,意味著江東要養著淮南和徐州兩塊地方,加上本身會稽南部東冶孫策留下的爛攤子,都是嗷嗷待哺。

  即使江東已經恢復了生機,如今已經把去年大豐收的糧草全部填了進去,還好眼看就要秋收,不然陸衡自己都快不保了。

  所以眼下還能支撐,若是明年繼續大旱,即使是陸衡的江東自己也難保,雖然這些流民都是人口,只要能吃下去,消化了就能轉為實力。

  可就怕消化不了,到時候大家都會玩完,如何解決糧草問題擺在了江東高層的頭上。

  陸衡、丁謂、虞允文、趙鼎、顧雍、張昭還有暫時趕回來的張紘、劉曄這群頂級謀士和內政高手,就在商討這事情。

  糧食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是從地里慢慢長出來的,陸衡對江東的掌控力十分有信心,世家大族如陸、顧、朱、張幾家全心全意的投靠自己,不似陳珪和呂布那樣玩花活。

  加上陸衡早就下令的屯田,才讓如今江東有這樣的局面,但是即使這樣還不夠。

  內政還是要張昭這個老頭子先站出來說道:“江東地廣人稀,會稽南部、豫章南部都有大量土地并未開發,可讓流民開墾荒地、實行屯田,只要渡過這段時間就能自給自足。”

  請:m.3zmmm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