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77章:外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原本關中戍卒也被徐晃安排巴蜀精銳替換了。

  替換守軍也是應有之意,畢竟這既是加強城關守軍的實力,又是在向外界聲明,褒斜關從今日起,不再是防備漢中來人,而是作為關中退往漢中的要塞。

  簡單從褒斜關軍候口中了解些徐晃進入關中后,關中的軍事情況,劉范就領著法正一起登上了城關,眺望一下千里沃野的關中。

  極目望去,劉范與法正神色俱是一愣。

  半晌,劉范才幽幽嘆息一氣,扭頭看向法正,“想必孝直在關中這么多年,也不曾見過這般荒涼的景象吧?”

  怔怔看著滿目瘡痍的關中平原,法正一時間竟哽咽的說不出話來。許久,他才又搖搖頭,嘆息一聲,無奈又悲哀道:“不曾遇見。雖然曾想過李郭會將關中糟蹋的不成樣子,卻不想竟成了這副模樣。”

  荒蕪的平原,雜草叢生,在初秋威風的渲染下,似乎這片往日富饒的平原,瞬間就進入了寒冬一般。

  原本盛夏綠意盎然的草木也逐漸枯黃,襯托著部分沒有草科的土路,灰黃且蕭條。

  一眼望去,整個關中平原幾乎找不到幾處有種植莊稼的地方。而即使有種植的地方,似乎也因為今年關中的大旱,導致植被枯黃,也不見得能有多少收成。

  可以預見,以這種情況,今冬的關中必將會是個殘酷的災荒之年。

  默默嘆息一聲,其實劉范看的比法正更多,現在的關中只是看起來不是個豐收的年景而已,可劉范卻知道,這一年的關中是多災多難的。

  因為在不久后,這關中就將掀起一場蝗災浩劫,對于本就糧食不充裕的關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那時候的關中才真的到處都是餓殍遍地、易子而食的慘像。

  而劉范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不想見到原本尚且安穩的關中大地,變成殘酷的人間煉獄,所以還是背負了責任來到關中。

  他不是什么圣人,但也不是冷血無情的機器。且不論關中原本就是他計劃中的地盤,他不會眼睜睜看著數十萬乃至百萬的人口消亡,就算是為了以后漢人反擊北方胡人,劉范也不能讓關中虧空。

  其實關中若不是因為這個時期的饑荒,導致人口大量流失與消亡,難以形成良性循環,百年后,北方胡人怎敢囂張南下。

  昔年高皇帝定都長安,關中人口蓬勃發展,前漢一度發展到數百萬至近千萬的龐大規模。

  如此多的人口,面對十余萬的匈奴人,自然可以沉穩應對。

  而隨著后漢遷都洛陽后,關中人口一落再落,人口的稀少,導致西涼胡羌可以隨意發起叛亂。

  征討胡羌的麻煩,更讓關西之地成為朝廷的雞肋。曾經太尉崔烈就建議靈帝,舍棄關中,固守中原,雖然當時遭到朝臣的激烈反對,但有這樣想法的山東士人恐怕不在少數。

  而隨著后來董卓入洛陽、遷都長安后,整個關西就真的成為西涼軍的天下。

  須知,涼州當年除了少數派去駐守胡羌的將領。其他基本上都是曾犯過罪責的犯民,如今多年積攢下來,這些人成為了涼州的原住民。

  如今隨著董卓的強勢崛起,西涼軍也跟著橫行關中,于是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就飽受欺凌,劫掠加上災荒,導致大部分人口流失,關中也從原先的生機勃勃,變得人丁蕭條。

  而這樣的惡劣環境還將持續數年,終將導致,關中再也不能恢復到昔日的繁榮。

  劉范正因為知道關中的重要性,才決定搏一把,他看的并不是現在,而是將來,十年乃至百年之后。雖然現在他插手關中事務,可能要勒緊褲腰帶,甚至要面對涼州群狼的圍攻。

  但他必須要挺過這一關,因為只有挺過這一關,他才有機會有根基崛起,去談以后,盼望將來。

  “關中乃高皇帝龍興之地,如今卻成了這副景象,著實讓人痛惜。”環顧關中平原,劉范也兀自有些傷感,“希望我此番入關中能夠將這股頹勢遏制住。”

  扭頭怔怔盯著劉范,這一刻,法正似乎又重新看到了希望,“將軍身為漢室帝胄,有肩負振興天下的重任。關中也當受將軍庇佑,臣正請將軍務必保關中百姓!”

  躬身揖禮長拜,劉范面色也是陡然變幻,連忙上前伸手將法正攙扶起來,“孝直何必如此,我既入關中自當盡力,絕不會遇險阻而后退的!”

  劉范能感覺到,法正將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此刻的法正竟有些像將要溺水絕望的人,忽然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拼命的掙扎著想要握住。

  顯然,劉范也并沒有見死不救的想法,于是接下來便演變成了君臣相協的勵志畫面。

  在褒斜關城關上稍微停頓片刻,徐晃派來接應的人就已經到了。

  “蹬蹬蹬。”作為劉范此行的貼身小跟班,魏延一直負責傳遞軍令,整合消息的事情,“將軍,徐將軍的人帶回來消息,郿縣城已經拿下,等待大軍進入關中。”

  點點頭,劉范也沒有廢話,“傳令,嚴顏、張任率本部分別向陳倉、武功挺進,泠苞等其余人等率部與我一同進入郿縣駐扎。”

  “遵命!”轟然拱手,魏延連忙轉身下去傳令。

  別看此時劉范似乎有閑情逸致在褒斜關欣賞關中風景,其實他主要也是為了等等后面的部隊。

  徐晃率領的賨叟兵,擅長山地作戰,又屬于先鋒軍,所以早在半月前就抵達褒斜關,兵入關中。可劉范及后續部隊不一樣,他們都是尋常的巴蜀兵卒,雖說山地行軍倒也沒有多大問題,但中軍人數太多,狹窄山地行軍還是頗費時間的。

  所以,當徐晃在關中已經將劉范率領巴蜀軍前來的消息散播開了,劉范才率領中軍堪堪抵達褒斜關。不過,眼下劉范也算終于是進入關中與徐晃成功會師了。

  不多時,褒斜關下就有大量的軍卒涌出,向兵分三路分別向郿縣、陳倉、武功進發。

  褒斜關劉范率大軍抵達關隘的時候,城關已經被徐晃派人加固了。

  原本關中戍卒也被徐晃安排巴蜀精銳替換了。

  替換守軍也是應有之意,畢竟這既是加強城關守軍的實力,又是在向外界聲明,褒斜關從今日起,不再是防備漢中來人,而是作為關中退往漢中的要塞。

  簡單從褒斜關軍候口中了解些徐晃進入關中后,關中的軍事情況,劉范就領著法正一起登上了城關,眺望一下千里沃野的關中。

  極目望去,劉范與法正神色俱是一愣。

  半晌,劉范才幽幽嘆息一氣,扭頭看向法正,“想必孝直在關中這么多年,也不曾見過這般荒涼的景象吧?”

  怔怔看著滿目瘡痍的關中平原,法正一時間竟哽咽的說不出話來。許久,他才又搖搖頭,嘆息一聲,無奈又悲哀道:“不曾遇見。雖然曾想過李郭會將關中糟蹋的不成樣子,卻不想竟成了這副模樣。”

  荒蕪的平原,雜草叢生,在初秋威風的渲染下,似乎這片往日富饒的平原,瞬間就進入了寒冬一般。

  原本盛夏綠意盎然的草木也逐漸枯黃,襯托著部分沒有草科的土路,灰黃且蕭條。

  一眼望去,整個關中平原幾乎找不到幾處有種植莊稼的地方。而即使有種植的地方,似乎也因為今年關中的大旱,導致植被枯黃,也不見得能有多少收成。

  可以預見,以這種情況,今冬的關中必將會是個殘酷的災荒之年。

  默默嘆息一聲,其實劉范看的比法正更多,現在的關中只是看起來不是個豐收的年景而已,可劉范卻知道,這一年的關中是多災多難的。

  因為在不久后,這關中就將掀起一場蝗災浩劫,對于本就糧食不充裕的關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那時候的關中才真的到處都是餓殍遍地、易子而食的慘像。

  而劉范知道會發生這樣的事,不想見到原本尚且安穩的關中大地,變成殘酷的人間煉獄,所以還是背負了責任來到關中。

  他不是什么圣人,但也不是冷血無情的機器。且不論關中原本就是他計劃中的地盤,他不會眼睜睜看著數十萬乃至百萬的人口消亡,就算是為了以后漢人反擊北方胡人,劉范也不能讓關中虧空。

  其實關中若不是因為這個時期的饑荒,導致人口大量流失與消亡,難以形成良性循環,百年后,北方胡人怎敢囂張南下。

  昔年高皇帝定都長安,關中人口蓬勃發展,前漢一度發展到數百萬至近千萬的龐大規模。

  如此多的人口,面對十余萬的匈奴人,自然可以沉穩應對。

  而隨著后漢遷都洛陽后,關中人口一落再落,人口的稀少,導致西涼胡羌可以隨意發起叛亂。

  征討胡羌的麻煩,更讓關西之地成為朝廷的雞肋。曾經太尉崔烈就建議靈帝,舍棄關中,固守中原,雖然當時遭到朝臣的激烈反對,但有這樣想法的山東士人恐怕不在少數。

  而隨著后來董卓入洛陽、遷都長安后,整個關西就真的成為西涼軍的天下。

  須知,涼州當年除了少數派去駐守胡羌的將領。其他基本上都是曾犯過罪責的犯民,如今多年積攢下來,這些人成為了涼州的原住民。

  如今隨著董卓的強勢崛起,西涼軍也跟著橫行關中,于是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就飽受欺凌,劫掠加上災荒,導致大部分人口流失,關中也從原先的生機勃勃,變得人丁蕭條。

  而這樣的惡劣環境還將持續數年,終將導致,關中再也不能恢復到昔日的繁榮。

  劉范正因為知道關中的重要性,才決定搏一把,他看的并不是現在,而是將來,十年乃至百年之后。雖然現在他插手關中事務,可能要勒緊褲腰帶,甚至要面對涼州群狼的圍攻。

  但他必須要挺過這一關,因為只有挺過這一關,他才有機會有根基崛起,去談以后,盼望將來。

  “關中乃高皇帝龍興之地,如今卻成了這副景象,著實讓人痛惜。”環顧關中平原,劉范也兀自有些傷感,“希望我此番入關中能夠將這股頹勢遏制住。”

  扭頭怔怔盯著劉范,這一刻,法正似乎又重新看到了希望,“將軍身為漢室帝胄,有肩負振興天下的重任。關中也當受將軍庇佑,臣正請將軍務必保關中百姓!”

  躬身揖禮長拜,劉范面色也是陡然變幻,連忙上前伸手將法正攙扶起來,“孝直何必如此,我既入關中自當盡力,絕不會遇險阻而后退的!”

  劉范能感覺到,法正將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此刻的法正竟有些像將要溺水絕望的人,忽然抓到救命稻草一般,拼命的掙扎著想要握住。

  顯然,劉范也并沒有見死不救的想法,于是接下來便演變成了君臣相協的勵志畫面。

  在褒斜關城關上稍微停頓片刻,徐晃派來接應的人就已經到了。

  “蹬蹬蹬。”作為劉范此行的貼身小跟班,魏延一直負責傳遞軍令,整合消息的事情,“將軍,徐將軍的人帶回來消息,郿縣城已經拿下,等待大軍進入關中。”

  點點頭,劉范也沒有廢話,“傳令,嚴顏、張任率本部分別向陳倉、武功挺進,泠苞等其余人等率部與我一同進入郿縣駐扎。”

  “遵命!”轟然拱手,魏延連忙轉身下去傳令。

  別看此時劉范似乎有閑情逸致在褒斜關欣賞關中風景,其實他主要也是為了等等后面的部隊。

  徐晃率領的賨叟兵,擅長山地作戰,又屬于先鋒軍,所以早在半月前就抵達褒斜關,兵入關中。可劉范及后續部隊不一樣,他們都是尋常的巴蜀兵卒,雖說山地行軍倒也沒有多大問題,但中軍人數太多,狹窄山地行軍還是頗費時間的。

  所以,當徐晃在關中已經將劉范率領巴蜀軍前來的消息散播開了,劉范才率領中軍堪堪抵達褒斜關。不過,眼下劉范也算終于是進入關中與徐晃成功會師了。

  不多時,褒斜關下就有大量的軍卒涌出,向兵分三路分別向郿縣、陳倉、武功進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