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八五章 欲渡黃河冰塞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太史慈帶領兵馬,直接朝著管亥的將旗所在之地,就沖了過去。

  他這一次,只帶了三千兵馬前來救援,而黃巾賊寇人數很多,不下四萬人。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將圍困都昌城的黃巾賊寇給殺敗,將其主將給斬殺了,就變得非常重要。

  不然,只怕事情將會變得困難。

  而管亥那里,這個時候,自然也是見到了帶著兵馬,朝著自己沖殺而來的太史慈。

  太史慈的勇猛,他之前便已經有見識到。

  此時見到太史慈直接朝著自己沖來,心里面也一樣是顯得有些慌。

  但又不是特別的慌。

  畢竟他這里的兵馬更多!

  而且他管亥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太史慈想要殺他,自己還想要殺這個太史慈呢!

  只要將這家伙,以及這家伙所帶領的這些兵馬給擊潰,那么接下來攻占都昌城就不再是什么問題了。

  他如此想著,就立刻讓人在自己身前加重防御,并同時傳令,調集更多兵馬過來,趁機對太史慈的兵馬進行包圍。

  此時,他的想法很簡單。

  既然這太史慈想要殺自己,那就來殺好了。

  自己不走,但也不與這家伙硬拼,就站在這里,在身前不斷的加強防御。

  這樣的話,等于是以自身為餌,將太史慈給吸引過來,趁機匯集兵馬過來,將太史慈給直接圍殺!

  如此才穩當!

  管亥心中帶著冷笑,他等著這家伙前來攻打自己。

  自己將會用事實告訴他,戰場上打仗,是很多人的事,不是一個人的事。

  一個人就算是再勇猛,那作用也不大!

  太史慈帶著兵馬朝著太史慈那里而去的途中,見到了管亥那里的兵馬調動。

  哪里還不知道,管亥所打的主意?

  不過對于這些,他并不在意。

  只管帶著兵馬,朝著管亥那里沖鋒而去。

  片刻之后,太史慈率先與對方接近,立刻挑死兩人。

  隨后就是大軍的陡然相撞……

  原本還心中帶著冷笑的管亥,在雙方再一次的接戰不久之后,心里面的一些想法,很快就變得不一樣了起來。

  因為他發現,如果繼續按照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的話,自己這里,說不定等不到那些調動的兵馬圍攏過里,就被率領兵馬而來的太史慈給打到了身前!

  這樣的念頭升起之后,心中就有些慌亂,升起了一些想要遁走的念頭。

  但是,就這樣遁走,心里面又分外的不甘。

  畢竟自己為了攻打都昌城,已經耗費了很多的東西。

  這個時候,半日的時間都用不了,都昌城就會被攻破,努力了很久的肥肉就在眼前,就這樣退走了,心里面實在是不甘!

  而且,眼前的這太史慈所帶領的兵馬,又只有這么點,遠遠少于自己麾下兵馬……

  他猶豫不決,覺得自己還能夠繼續再堅持堅持。

  不過,他的這種猶豫很快就消失不見了。

  這不是他忽然之間就下定了決心。

  而是因為太史慈幫他下了決心,

  正在與人交戰的太史慈,忽然之間掛住槍,冷不防的對著管亥就放了一箭!

  這一箭,正中管亥咽喉,直接就將管亥從馬上射了下去!!

  “管亥已經被我射殺!爾等還不投降?!”

  太史慈望著這些人,出聲大叫。

  同時接連開弓放箭,不斷有人應聲落馬!

  太史慈所帶領的徐州兵馬,一時間為之振奮,紛紛大聲呼喝起來,隨著太史慈一起,奮勇拼殺。

  而管亥這里的兵馬,聽到管亥已死,又見到太史慈如此英勇,一時間也是心中震中,沒有戰意,開始逃竄。

  太史慈這里,帶兵掩殺,賊人大潰!

  這里的戰局,很快就影響到了那些攻城的黃巾賊兵。

  那些人見到這邊呼喝聲不斷的響起,轉頭發現自己這邊的人馬亂竄,對方援軍追著自己這邊兵馬砍殺。

  隱約之間,又聽到一些渠帥管亥身死的話,不由的心驚膽顫。

  哪里還敢繼續拼殺?

  也紛紛開始逃命。

  都昌城上,鄭倫不由的又驚又喜,連忙吩咐人,大聲高喊管亥已死。

  那些沒有聽到這樣消息的管亥人馬,紛紛大驚,轉頭看到戰場之上的亂象之后,也不敢再戰斗,一時間爭先恐后的就逃竄而去,放棄了將要攻打下來的都昌城!

  鄭倫這里,立刻安排兵馬,親自帶領著,打開城門,出去追殺黃巾軍去了……

  都昌城內,一直在那里依靠讀書,來掩飾自己無能的孔融,聽到這樣的呼喊,不由的喜從天降。

  他還想繼續保持淡然,繼續讀書,但卻接連讀錯好幾句,當下便也不裝了,直接將手中的書收起,一路快步的上了城墻。

  其余跟在孔融身邊的謀士,也大抵如此。

  紛紛跟著孔融一起往城墻上跑,這個時候,他們誰也不說什么讀書之類的事情了。

  來到城墻之上,見到外面一面倒的戰場,頓時就變得更為歡喜起來。

  然后就有人,立刻對著孔融進行恭喜起來:“若非太守,在關鍵時刻,帶領我等誦讀圣人詩書,哪里能夠獲得這樣可喜戰績?!”

  “之前太守在這等危難時刻下,臨危不亂的誦讀詩書,我就知道,這都昌城破不了,黃巾賊兵不成氣候!”

  這些之前只會縮頭讀書的人,這個時候,一下就都變得神氣起來,言語之間相互吹捧,將孔融捧得很高。

  說的好像是有現在的局面,全是因為他們在那里讀詩書讀出來的一樣。

  “文舉公,臨危不懼,賊兵圍困千萬重,穩坐城中,巍然不動。

  誦讀詩書,大退敵兵。

  真不愧為孔子二十世孫!

  為祖上增光,今后史書之上,必定將會留下文舉公的大名,供后人敬仰……”

  有人望著孔融這樣說道,很是推崇。

  孔融聽到這人這樣說,連連搖頭推辭,但臉上那壓抑不住的笑容,已經是出賣了他此時的心情。

  孔融手握書卷,將雙手背負在身后,在都昌城上踱步,整個人看起來顯得意氣風發。

  他這個時候,也不讀書了,倒是想起了他太守的身份與太守的職責。

  開始在城墻上面,發出一些無關痛癢的命令,看起來一副指揮若定的樣子。

  仿佛這場仗,是他打贏的一樣。

  他在這里主導全局,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

  邊上一堆名士,也一樣如此,格外的意氣風發。

  這個時候,再也沒有一個人進行讀書了……

  管亥死亡,黃巾軍大敗。

  太史慈奮勇殺敵,鄭倫也帶著人出城策應,一番下來,斬殺俘虜很多黃巾軍。

  剩下也都遠遠逃散。

  都昌城之圍一下子就解開了。

  太史慈又帶領兵馬,幫助孔融安定了北海郡。

  孔融大喜。

  對太史慈,以及那些徐州兵馬,很是客氣,各種拉攏。

  他也認定了太史慈會留在自己這里。

  畢竟太史慈在自己這里立下了這樣大的功勞,并且自己待他也不薄。

  自己孔文舉也是一個四海揚名的大人物,太史慈之前的時候,在東萊那里雖然也有些名聲,但也只是出于貧寒之家。

  而且還是一個犯了一些事情,在外面逃竄的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在這里做事情,自己如此提拔他,他根本就拒絕不了。

  自己這是給了他天大的面子。

  還有,他在自己這里,這一次如此舍命的拼殺,不就是想要得到自己的重視,被自己重用嗎?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卻大大出乎了孔融的預料。

  面對孔融的邀請,太史慈直接就謝絕了。

  “太史慈前來救援孔太守,并不是想要在您這里做官,而是奉母命前來,報答孔太守直接的照看。

  如今北海這里,已經沒有了別的事情,黃巾賊寇的圍攏,已經解決,太史慈也完成了母命,這就告辭歸家……

  家母年紀大了,太史慈想要侍奉在左右。

  而且,太史慈本身也沒有想要做官的意思。

  不若將這些,都給鄭校尉好了……”

  太史慈這出乎預料的拒絕,一下子就讓孔融懵了。

  他沒有想到,居然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在短暫的懵逼之后,心里面立刻就有了一些別樣的想法。

  覺得這家伙,是想要的太多才會如此。

  當下就接著提高價碼。

  但太史慈依舊是拒絕了……

  孔融挽留不住,太史慈一匹馬,一桿槍,帶著武器,和一些錢財,從孔融這里徑直離開,返回東萊老家……

  孔融看著離去的太史慈,一時間整個人都顯得有些呆愣。

  “文舉公,這人就是一個狂徒,以為自己有了一些武力,就自視甚高,不必理會。

  走就走了,一介武夫罷了。

  今日離開了文舉公,今后有他后悔的時候……”

  邊上有名士,望著太史慈離開的背影,吐了一口吐沫,這樣說道……

  黃巾軍被打退了,這些所謂的名士,又覺得自己可以了……

  孔融心中,也一樣是覺得有些氣惱,覺得這太史慈有些不識抬舉……

  太史慈騎著馬,提著槍,一路往東萊老家而去。

  走的義無反顧,半分猶豫都沒有。

  通過這一系列的事情,他對于孔融以及孔融身邊的那一幫人,看不起到了極點。

  這些人,屁本事沒有,還偏偏自視甚高。

  黃巾圍城他們本分作為都沒有,全靠下面的一些人在拼命。

  黃巾之圍解除之后,立刻就開始蹦跶了。

  話里話外都在那里說他們的功勞。

  一番事情下來,他們這些只會放一些嘴炮的人,居然成為了最大的功臣一樣……

  孔融也差不多一個德行。

  這樣的人,他太史慈是真的看不上。

  不屑于與這些人為伍……

  騎著馬行走的路上,回想著這些事情,太史慈忍不住搖搖頭。

  孔融孔文舉,一個沽名釣譽,又很是虛偽沒有腦子的人罷了……

  太史慈回到東萊老家,見到自己母親,將這些事情說與自己母親聽。

  慈母聞言笑道:“我兒做的很好,我們家不欠那孔太守什么了。

  那樣的人,確實不能侍奉左右,不能為之做事。”

  這樣說完之后,又開口望著太史慈道:“現在的世道與之前不一樣了,我兒有著一身的武藝,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候,可以大展身手了。

  不知道我兒可有什么想法?”

  太史慈道:“孩兒就在家里待著……”

慈母道:“我兒,不必如此,我的身體還可以,能夠照顧自己,左鄰右舍也好,你在家鄉有名聲,沒有人會為難我  你不必為我擔憂,只管出去闖蕩。

  大丈夫生在天地間,就是需要有一番的作為……

  你出去闖蕩一番,我才歡喜。

  不然你一輩子就守在我的身邊,又能如何?”

  太史慈聞言,跪地對自己的母親叩首……

  隨后說出他的打算:“揚州刺史劉繇,與我們乃是同郡之人。

  以前與孩兒相識。

  如今聞聽他那里落了難,被人攻打,孩兒有心前往他那里。

  幫助他解決爭端,解決作亂之人。

  這樣的話,到時間孩兒也能剛到他的麾下,就立下大功勞,得到重用……”

  慈母聞言笑道:“如此就好,我兒有想法就好。

  有了想法,就只管去做,阿母這里,你不必擔憂……”

  太史慈在家里停留了五天,五天之后,再一次的離開家。

  這一次則是前往了揚州。

  準備去投奔劉繇。

  這一次他不再是一個人。

  身邊跟隨了七八個人,這些都是與太史慈相熟的鄉人,聞聽太史慈要去投奔劉繇,所以隨著太史慈一起前去。

  他們相信太史慈的本事和為人,覺得跟著太史慈絕對不會吃虧……

  時間一點點流逝。

  太史慈很快來到距離揚州不遠的地方。

  再然后,他就聽到了一個令的他很是驚愕的消息。

  揚州刺史劉繇已經死了!!

  在和孫堅的戰斗之中,被打了一個慘敗,兵敗奔逃之中,被兵卒砍了腦袋,拎著到孫堅那里去領賞去了……

  太史慈在聽聞了這個消息之后,一時間顯得呆愣。

  他有些不敢相信這事情是真的,接下來就進行了多方打聽,結果一番的打聽求證之后,最終得到的結果,與之前所知道的一樣,劉繇就是兵敗身亡了。

  太史慈坐在那里,握著槍,望著揚州的方向,顯得有些呆愣,一時間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何去何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