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康清楚楊振宇的想法,楊家灣村引進兩頭烏最大的價值是制作火腿銷售,現在距離年前還有七八個月,是有可能趕在那個節點出欄的。
但是50頭基礎母豬豬場確實是最持久有效的養殖模式。
兩者想要同時兼顧,就有點困難了。
張明康腦子一轉,看向技術員,“要不建兩個養殖場?”
技術員從張明康的談吐可以看出來,在養殖這塊,他算是個外行。
沒等技術員回話,楊振宇直接搖頭否定了張明康的建議,“占地面積太廣了,而且額外成本會增加許多,一點也不現實。”
技術員同意楊振宇的看法,“楊總說的對,的確沒有那個必要。”
楊振宇突然來了靈感,對技術員說:“你剛剛講的兩種模板都是最常見的平房養殖場,有沒有那種樓層養殖場,一樓可以作為純育肥養殖用地,二樓可以作為母豬繁殖用地……”
技術員看著楊振宇一陣比劃,激動道,“楊總,你提到的是立體養殖。”
“對,就是立體養殖。”楊振宇道。
“目前國內有一些立體養殖示范點,但是技術方面不算太成熟,也很難推廣。這種立體養殖技術,不是簡單的疊加樓層,而是通過智能化管理達成生豬養殖的各項條件。”,技術員實事求是地分析道,“我對立體養殖也不算太熟悉,但是可以肯定一點,這種養殖方式節約土地,有利于提升養殖效率、促進規模化和智能化發展。”
楊振宇聽技術員分析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種養殖方式有什么弊端嗎?”
技術員思考道:“以我個人的經驗分析,立體養殖的飼養密度很大,防疫工作很難做,如果做不好病毒隔離,一旦發生疫情,后果不堪設想。
說到底,還是需要非常成熟的技術來實現封閉式區域管理和智能化控制通風,確保生豬和外來病毒隔離。
立體養殖模式的成本會更高,有可能是我們剛剛考慮的模式的預算成本數十倍。”
張明康破口道:“這么高?”
就按十倍算,建造這種立體養殖場也得上千萬的成本。
剛剛還覺得五百萬充足,瞬間感覺沒戲了。
張明康見楊振宇陷入了思考,沒去打擾,繼續和技術員討論兩種常規養殖場。
楊振宇突然回過神,問技術員,“你知不知國內哪家公司在做立體養殖?”
技術員似乎已經感覺到楊振宇的決定了。
楊家灣村建什么類型的養殖場,家華種豬保育基地不會有多大損失,本身就是考慮到楊家灣村要從基地大范圍引進兩頭烏,張總才讓他來現場提供技術指導的。
如果楊振宇選擇立體養殖模式,他還省了不少力氣。
所以技術員也沒必要為了公司利益藏著掖著,反過來如果他的建議真的能夠幫助到楊家灣村,更有利于促進兩家公司的友好合作關系。
技術員回應楊振宇道:“楊總,不瞞你說,在四川的廣安地區已經有公司開始采用立體養殖模式了,從我得到的信息看,效果還不錯。”
“哪家公司?”楊振宇問。
“新希望集團。”,技術員如實講道,“據我了解,新希望集團的立體養殖模式在廣安取得成功之后,今年有準備建設一個更大的立體養殖項目,你可以在網上查一下,據說總投資2.7億,占地739畝,設計存欄種母豬6750頭、育肥豬4.8萬頭,年產豬仔16萬頭,出欄育肥豬10萬頭。”
張明康露出一副驚訝地表情,“這么大的養殖規模!”
楊振宇接話道:“洗希望集團的養殖規模越大,就越說明他們的立體養殖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
技術員點頭道:“楊總分析的很有道理,洗希望集團前不久提出了總投資超過300億的川豬壯大計劃,我猜測這個立體養殖項目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嗯嗯,我們可以嘗試和新希望集團接觸一下。”楊振宇道。
張明康的想法雖然有些不同,但是他也不反對楊振宇的意見。
他選擇的是眼下最適合楊家灣村現實條件的養殖場模式,楊振宇看的是長久的養殖模式。
只要建設成本夠,立體養殖也不是不可行。
不過張明康聽完剛剛技術員的話,關心道,“新希望集團會看上我們這種幾百頭的小項目?”
楊振宇露出了笑容,“幾百頭只是眼下的規模。”
張明康道:“楊主任,我知道你眼光看的長遠,但眼下的問題是我們對這種立體養殖一無所知,能不能接觸到新希望集團的項目負責人都很難說,何況他們的技術不一定會給我們用。
即便可以,投入的成本可想而知,我估計千萬都少了。”
技術員以為張明康和楊振宇之間產生了分歧,坐在中間沒插話,有些尷尬。
楊振宇看到技術員的表情微笑道:“我們只是正常討論,要不這樣,你先回公司,等我們決定之后再聯系你們。你回去告訴張總,豬是肯定從你們基地引進的,讓他放一萬個心。”
看向張明康,“張支書,這段時間的伙食住宿費,還有來回的車費都給他報一下,確實是我們先前考慮不周,麻煩他跑了一趟。”
楊振宇做出這個決定,張明康基本清楚楊振宇的選擇了,沒站出來繼續爭論,而是對技術員說,“你跟我一起去一趟財務部吧。”
“好,感謝張支書和楊總。”技術人員起身感謝道。
張明康和技術員出去之后,楊振宇上網查了一下新希望集團的立體養殖項目。
能夠從網上了解到的資料有限,據公開資料顯示,新希望正在研發面向未來的5S立體樓房養豬模式。5S指的是“科學、安全、智能、節能、聚落化”。
新希望集團已經正在京城平谷建設了“5S智慧豬場”。該項目將使用軌道測溫機器人實時監測及時預警異常體溫豬只 使用自動分群系統,根據豬只體重分群管理精準飼喂。
使用智能保溫設備、鏟屎機器人、人物車智能追蹤和消洗設備體系等。
該項目力求做到:“一豬一防控、一豬一環境、一豬一飼喂、一豬一檔案”。
楊振宇大開眼界,真正意識到了楊家灣村距離現代農業的遙遠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