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7章 漫長的黑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這個時候寶石村村長家的這一部只能接不能打的電話就派上了用場。

  寶石村村長反饋過來的信息是,村小學大門緊閉,從袁老師住的宿舍窗戶看進去,里面收拾得齊齊整整,袁老師那個好看的紅色行李箱也不在。

  由此村長判斷,袁老師應該是走了。

  袁小芳不在村里,也沒有跟大學同學聯系,那么她去了哪里?為什么一個星期過去了,沒有她的半點消息?

  都說女人的直覺準起來,閻王爺都害怕。

  陸淑芬腦子里翁翁地響,一方面祈禱女兒只是有什么事情在中途耽誤了回家的路。

  另一方面,她又覺得女兒八成是出了什么事。

  前段時間才看了一個新聞,兩個女大學生在火車上被人販子拐賣到大山里,賣給了當地娶不著媳婦的老光棍,跑也跑不掉,還替老光棍生兒育女。

  被警方解救之后,那個有孩子的女孩放不下幼小的孩子,最終向命運低下了頭,選擇留在大山里。

  這個時候,這一則新聞就一直在陸淑芬腦海里揮之不去。

  女兒從小心思單純,她會不會在回家的途中,聽信了有心之人的話,被騙到大山里當了別人的媳婦。

  有了這個念頭之后,就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耳邊甚至有了幻聽,總聽見女兒在哭,在喊救命。

  袁辰華總覺得老婆想太多,安慰她,讓她安心地睡一覺,說不定一覺睡醒之后,女兒就活蹦亂跳地出現在面前了。

  女兒到底沒能出現在面前,在女兒25歲生日之后的第四天,袁辰華和陸淑芬選擇報警。

  一個二十幾歲的鄉村女教師不見了,起初也并沒有引起警方的重視。

  對于陸淑芬擔心自己女兒被拐賣的想法,警方仍舊覺得不太可能。

  袁小芳是一名人民教師,她不是還在學校上學的單純女學生,她真的有那么容易被拐賣嗎?

  2000年的時候,不管是汽車票還是火車票都不用實名制。

  公共場所的監控也還沒有普及,袁小芳究竟有沒有搭上回家的火車?沒有人知道。

  警方調查案件基本靠走訪。

  大河鎮派出所總共有四人,所長,兩名警員和一名內勤人員。

  所長趙強時年55歲,臨近退休的年齡,又是一名老煙槍,走一步喘三步的那一種。

  他就適合坐在辦公室里泡一杯茶,將桌子上的報紙翻來覆去地看。

  偶爾接待一下來派出所辦事的鄉民。

  所以,實際能出外勤的只有兩名警員,陳明和王同。

  經過大河鎮,通往南前縣縣城的汽車每天有且只有兩輛。

  而大河鎮只是一個兩輛車途經的中間站,不管任何時候,車子停在大河鎮街頭的時候,上面都是滿滿當當的人。

  這種車也頗為神奇,你以為它再也裝不下任何人的時候,售票員站在門口使勁往里塞,也能塞進去五六個人。

  陳明和王同先是詢問了7月12日開往南前縣的這兩輛車的駕駛員和售票員。

  袁小芳當天是否有乘坐這兩輛車到達南前縣城。

  從北前縣開過的那輛汽車,陳明認識,是大河鎮街頭頭上的周大兵承包的路線。

  售票員是周大兵的老婆馮秀。

  馮秀對陳明說:“陳警官,7月12號那天,大河鎮是逢場天,趕短途的人多得很,我哪里有注意到有沒有什么女老師上車嘛。”

  其實袁小芳有沒有上車,還是挺容易辨識的。

  那就是她那個紅色的行李箱,鄉下人有那種行李箱的人少之又少。

  而且見過袁小芳的人都知道,姑娘漂亮,一看就不是鄉下人。

  一般見過的人都應該有印象。

  馮秀的回答也不肯定:“如果她真的有提一個行李箱的話,我應該有印象。那個時候車上擠滿了人。她要有行李箱的話,肯定要將行李箱放在汽車下面裝行李的地方。

  我好像不記得有這么一個行李箱來著,但是也說不準,每天上車下車的人那么多,萬一我沒注意到呢?”

  另一輛從春陽市開過來的長途車,這輛車的售票員和馮秀的說法基本一致,并沒有注意到拿一個紅色行李箱的年青姑娘上車。

  僅僅是這樣也不能確定袁小芳有沒有上車。

  兩輛車天天在這條道上跑,跟司機和售票員相熟的乘客也不少。

  于是,陳明和王同兩個人將7月12號那天,售票員反映的有乘坐那輛車的乘客也走訪了一遍。

  并沒有得到期望的結果。

  甲乘客說:“我從北前縣上車之后就開始睡覺,哪里有注意到有啥子漂亮姑娘上沒上車。”

  乙乘客說:“我暈車,又坐在最后一排,一路上連膽水都吐出來了。哪里有心思注意到有沒有姑娘上車。再說了,即使有,那么多年青的姑娘,我曉得你說的是哪個。”

  丙乘客:“警察同志,車子上人擠人,悶得要死,我只看到好多人的后腦殼,假設那姑娘在車里,我也不曉得哪個是她。”

  更多類似于甲乙丙的乘客說法。

  于是,陳明與王同改變了方法,兩個人每天就在開往南前縣城的兩輛車上打卡。

  也不是沒有回應。

  某一天,陳明擠在車子的中間,順便抓了一個三只手。

  三只手名叫趙小明,跟陳明一樣是在大河鎮上車的。

  這小子上車之后就往人堆里擠,眼神鬼鬼祟祟的,引起了陳明的注意。

  這小子才將第三只手伸向一名姑娘的手提包的時候,就被陳明給逮了個正著。

  車子從大河鎮開到南前縣,又從南前縣開到大河鎮。

  大河鎮派出所所長趙強一眼就認出趙小明這孫子,屢教不改的一小偷。

  趙小明交待得也麻利,說自己天天搭從北前縣開往南前縣的車,伺機下手。

  趙小明心有不甘,說自己天天擠得滿頭大汗的,有的時候連車錢都沒賺回來,到頭來還將自己給弄進了局子。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陳明關注到了重點,趙小明天天擠車,那么也就是說,7月12號那天,趙小明在大河鎮也上了這輛車。

  盡管過去了那么多天,但趙小明還真記得十分清楚。

  這小子,時年18歲的小伙子,也不光是干小偷的活計。每天擠車上上下下的,年青漂亮的妹子自然要多留意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