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813章 不如來波大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關于耗羨歸公這一提議,皇上其實還是很有意思想要試一試的。

  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吏治的問題,可是至少可以好轉,而且這對于百姓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只是,若是地方官再巧立名目,征納其它的稅務,這就又是一件麻煩事。

  等到了后晌,皇上又派人將柳承恩給叫過來了。

  這耗羨歸公的主意,原本就是柳承恩出的,如今將他叫過來,正好可以多問問。

  “皇上所擔心的,無非就是地方官貪婪成性,再另立名目收稅。其實說到底,還是朝廷賦予了地方官太多的權利。”

  皇上的眉峰微挑,聽著倒是很合心意。

  “咱們大興,一般按每畝年納一斗,江南等地每畝年納三斗。兩稅之外,復有丁錢與徭役,這是原本就該著由百姓們承擔的。只是除此之外,很多地方還有名目繁多的田賦附加稅,主要的有頭子錢、義倉稅、農器稅、牛革筋角稅、進際稅、蠶鹽錢、曲引錢、市例錢等。只是這些錢該不該收,由誰收,都得再做商議。”

  皇上聽明白了,柳承恩的目的從一開始就不是什么耗羨歸公,而是想要大力地改革稅制!

  一直以來,這稅都是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上繳國庫,一部分則是入了地方的府庫。

  前朝時還有分封制,一些藩王也都是以此有著大進項的。

  而大興創立之后,便取消了這藩王制,就算是冊封了親王或者是公主郡主,他們的封地也只是負責將每年固定的食邑送到,而并不能直接插手封地內的政務,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能離開京城,還如何插手?

  現在聽著柳承恩這意思,是可以把大部分的權利收回到了朝廷,而地方官在稅務上的權利被壓縮,可是俸祿又漲了,怎么看都像是給一巴掌再給一個甜棗吃。

  不過,這可是一件大事,這稅權怎么收,收成什么地步,是先試行還是直接推行,這都是大事!

  這可比那個耗羨歸公要難地多了。

  “你再回去好好想想,等三天后再過來朕這里回話。”

  “是,皇上。”

  柳承恩其實早就想要動一動這稅制了。

  自打他當上了這戶部尚書之后,對于大興的稅律其實就已經極其不滿了。

  特別是看到了各地的各種苛捐雜稅,只覺得若是不能加以改善,那這大興也興盛不了多少年了。

  他在這里扎了根,有了孩子,以后自然是有子孫要入朝為官的,就算是不能做官,也要在這里生活下去的。

  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子孫后代,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大興衰落下去。

  所以,這稅制改革,勢在必行。

  柳承恩知道皇上器重他,也知道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么自己以后是一定會入內閣的。

  入了內閣,便相當于擁有了前朝丞相一般的權利,屆時他想做什么,自然就會比現在容易的多。

  只是,柳承恩不想等到那么久以后了。

  如今皇上雖然是年邁了些,可是身體卻還算是康健,最主要的是,他自己的資歷不夠,才剛剛三十歲,這么年輕進內閣,只怕是沒有哪一位能服氣的。

  就算是新帝登基,他也得有一些拿得出手的功績,否則,實在是難以服眾。

  而稅制改革,顯然就是迫在眉睫了。

  不僅僅可以幫他迅速地建立功績,更重要的是,稅制改革事情太大,會牽扯到太多人的利益,所以,最好是在皇帝龍威浩蕩之時推行。

  若是等到新帝登基,只怕朝堂局勢不穩,若是再推行新政,只怕會更難。

  到時候朝堂內外,風雨飄搖,那他就不是為百姓謀福利,而是要將百姓們置于水深火熱之中了。

  這種事情,必須是在一位成熟且龍威甚重的帝王在位時推行,才是最好的。

  柳承恩回府之后,就派人將蘇二郎也請了過來。

  再加上了一個柳七郎,三人在書房里嘀嘀咕咕了一個多時辰,這才散了。

  稅制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耗羨歸公。

  緊接著,便是稅制改革。

  幾天后,內閣通過了新稅制的頒布,皇上也批了朱紅,之后再加蓋玉璽,開始頒布新稅法。

  新稅法的頒發,可以說是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

  這道政令,來地太突然了。

  “咱們大興朝自開創以來,一直很重視工農商的發展。特別是這十幾年來,隨著手工業的發展,將來這工商稅收必將成為我朝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課稅范圍也將日漸擴大。”

  柳承恩一邊解釋,一邊用戶部總結出來的一些數據說話。

  “皇上,您看這是去年的稅收相關的分類明細。就征稅物品來說,有谷、帛、金銀鐵、物產等四類二七品。還有鹽、茶、酒、礦產稅課或專賣,對內有關市之稅,對海外商業有市舶課。因為稅收的范圍廣了,所以加諸在了農人身上的稅務自然就輕了。”

  皇上看著柳承恩特意繪制出來的一張明細圖,可以說是一目了然。

  心中對柳承恩做事就更是滿意了。

  將一切都想地很周到,不錯!

  “皇上,稅制改甘之后,咱們戶部將進一步對工商各稅課征,沿江河口岸設立關卡征收關稅。設戶部稅關、工部稅關等,征稅對象包括衣、食、用物及雜貨等項,還兼收船稅。此外還有落地稅、牙稅、當稅、契稅等雜稅。當然,后面所提到的這幾項,可以說是與貧苦百姓無關了。”

  皇上看罷,哈哈大笑。

  按照柳承恩這折子上所寫,那么這就等于是有錢人繳納的稅銀就會增加,而普通老百姓自然就沒有什么額外的稅務了。

  不僅如此,一下子就將這關市之稅等都收入到了戶部,也就是朝廷的手中,也能極大的避免貪污和逃稅的情況的發生了。

  “皇上,微臣以為這稅制既然要改,咱們倒不如直接改個大的。再加設一監察衙門,可以隨時監控這稅銀稅糧的動向,當然,也能監督各地官員的手腳是否干凈。”

  張閣老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只是沒想到在他有生之年,竟然還能看到這么大的一項變革。

  皇上大筆一揮,“準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