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73章 糧食增產之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蘇錦繡這回是真地太意外了。

  沒想到侯府的一個賞花宴,竟然還能驚動了安王妃。

  安王,便是兩年前被皇上下旨冊封的二皇子,但凡是行了冠禮的幾位皇子,都被皇上封了王,而且都是親王,看不出高低來。

  目前幾位年輕的王爺也都住在京城,哦,除了那位被派到了邊關的靖王。

  親王爵是正一品的爵位,大興朝沒有超品這一說,正一品就是最高的品級了。

  不在品級之列的,就只有帝后,還有太上皇和太后了。

  當然,有時候,品級高,不代表了就真地是有實權。

  而且爵位的品級高低,其實沒有什么大用,真正有用的,還得是當事人自己在朝廷上的職位,換言之,就是手里頭有沒有實權,能不能讓人忌憚。

  一場賞花宴,引來了安王妃,自然不會有人離譜地想到安王妃是來給一個沒有品級在身的二少夫人賀生辰的。

  于是,因著安王妃的到來,所有人的注意力,也都放在了賞花上,大部分的夫人小姐們,都是在想著如何巴結這位安王妃了。

  姚明馨氣得肺都要炸了,可是卻毫無辦法。

  對蘇錦繡和高姍姍,她還能暗自腹誹幾句,可是對這位安王妃,她是連一個不滿的表情都不敢有的。

  畢竟,這身分地位的差別在這里擺著呢。

  回去的路上,蘇錦繡樂得一直在笑。

  這姚明馨的生辰過地也太憋屈了。

  自安王妃來了之后,哪里還有人記得今日是姚明馨的生辰?

  又有其它的夫人提了議,圍著幾盆牡丹分別作詩的作詩,彈琴的彈琴,完全就是在安王妃面前施展各自的才華了。

  至于姚明馨?

  呵呵,早就被人們給拋諸腦后了。

  回到家,蘇錦繡便看到了柳承恩在整理著幾年前的筆記。

  “四郎,你這是在做什么?”

  “哦,阿錦回來了!今天怎么樣?玩的可還開心?有沒有人欺負你呀?”

  “有江夫人在呢,誰敢欺負我?再說了,我現在好歹也是從四品大官的夫人了,豈是那么容易就被人欺負的?”

  柳承恩笑著握住她的手,“過來看看。我正在整理咱們之前在北安州用的一些提高小麥產量的法子。也不知道在京城這里是否適用。”

  蘇錦繡低頭,正好拿到的就是一張關于如何漚肥的記錄。

  “四郎是打算在咱們的莊子上試一試?”

  “嗯。畢竟地理位置不同,這氣候也不一樣,咱們之前在北安州能用的法子,在這里未必適用,先小范圍的試一試,比較保險。”

  蘇錦繡點點頭,“也好,那可需要我幫忙?”

  “我這手腕有些酸了,不如阿錦幫我整理記錄?”

  蘇錦繡自無不應,于是夫妻倆便開始整理這提高農田產量的相關法子了。

  第二天,柳承恩就被皇上特意叫到了勤政殿。

  “柳卿,朕聽聞你在北安州的這幾年,那農田的畝產量是一年比一年高,可有此事?”

  “回皇上,確有此事。”

  皇上的眉心微蹙,這是有些不高興了。

  一旁的范閣老笑道:“柳大人既然有能增產的妙法,為何不早早地獻出來?我們大興朝若是得以全國推廣,那戶部的銀兩必然也就不會這么吃緊了。如今邊關戰事一觸即發,大批的軍糧都還沒有著落,柳大人,身為朝廷命官,這眼光自然就要放地長遠一些,不能只是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話里有話,也不要說地這么明顯吧?

  柳承恩不徐不疾道:“范大人此言差矣。您剛剛口中提到的所謂的妙法,其實也不過是下官在北安州一次又一次的實踐中得來的。下官只是一介凡人,又無仙法,如何能保證了這糧食增產?”

  皇上的眉心微微舒展了一些,對于柳承恩的忠心,他從來沒有懷疑過。

  況且,孫旗也會不時地將他的一些消息傳回。

  皇上知道,比起其它的地方官來說,柳承恩下田的次數可是比他們不知道多了多少倍。

  “柳卿有話不妨直言,這增產一事,莫不是還另有玄機?”

  “回皇上,這農田增產一事,微臣豈敢輕易嘗試?每每有了法子,也都是先在微臣自己的農莊上試驗,若是有成效,才敢在民間推行。范大人只知道微臣讓北安州的田產增收了,卻不知微臣名下的農田里被強行拔苗多少次!”

  這話把范閣老給懟地啞口無言。

  張正陽無聲笑了一下,農田增產,豈是那般容易的?

  “皇上,其實您今日不詔微臣過來,微臣也是有要事啟奏的。”

  柳承恩說著,便自袖中取出一道折子外加幾張紙,然后呈于頭頂。

  德寶過來接下,然后快速地送呈到皇帝手中。

  皇上看了幾行之后,吃驚道:“這字跡?怎么會有兩種?”

  “回皇上,微臣因為昨日整理這些農田記錄,手腕實在是酸軟,后來便讓拙荊幫著微臣做的記錄。這折子是微臣親手寫的,只是底下附的一些個具體法子,乃是拙荊動筆的。”

  皇上點點頭,笑道:“柳夫人這字寫地當真是漂亮,娟秀中不失一分傲骨呀。”

  柳承恩訕笑著謝過皇上夸獎。

  “這上面所列種種,都是由愛卿親自試過的?”

  “回皇上,這是目前微臣去歲在自己的私產先試一試的,用的便是上述的法子,只是一切要等到麥收,才能確定這法子是否有效。即便有效,也要看看到底能增產多少。”

  范閣老自以為又捉到了他的把柄,冷笑道:“柳大人真是謹慎,這北安州都種了好幾年了,的確是可以增產,又何必再多此一舉?”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皇上看看幾人,他也不解。

  柳承恩解釋道:“啟稟皇上,北安州與京城的氣候、水土以及種植時間皆不相同,同樣的法子在北安州有效,在京城就未必有效。眾所周知,這小麥必然是要天氣炎熱之后方能催熟,可是在北安州,最熱的時候,也遠不及京城的溫度,所以,無論是選種還是在一些施肥的技巧上都會有所不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