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26章 教子有方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靠著大迎枕的蘇錦繡嘴角抽了抽,就她這個女兒,溫婉兩個字,怕是挨不著邊兒了。

  長大了不舞刀弄槍的,她就要燒高香了。

  另一邊,孫旗已經換了一身行頭匆匆進宮了。

  小皇子遇刺這可是大事,孫旗不敢隱瞞,一五一十地都說了。

  皇上聽得怒極攻心,旁邊的德寶一連幫著順了好一會兒的氣,皇上的臉色這才好看了些。

  “這個清川倒是腦子活的,關鍵時刻,倒是有擔當,也有這個勇氣,不錯。”

  “回皇上,清川的脖子上受了傷,若是那刀再深半寸,怕是這位小少爺的命就沒了。”

  也虧得當時只是擦皮而過,若真是再深些,清川這會兒已然是一具尸體了。

  “嗯,是個好孩子,他不知皇兒的身份,卻愿意舍身相護,不管是沖著皇兒,還是沖著柳夫人,就沖著這份兒膽色,也值得夸獎,將來,這孩子絕非泛泛之輩。”

  孫旗低著頭,等著皇上的吩咐。

  皇上此刻內心也是極其復雜的。

  他怎么也沒想到,竟然有人敢當街行刺,而且還差一點兒就成功了。

  特別是想到了蘇錦繡為了護著他的皇兒,竟然還小產了,這也實在是欠了人家一個大恩情。

  可是這要如何賞賜呢?

  而且還不能將她救了小皇子的事情給曝出來,要不然,皇兒不就又有危險了?

  皇上思及此,這內心又是一陣怒火翻涌。

  早就知道前朝后宮有不少人都盯著這個小兒子,可是沒想到,這些人竟然如此地喪心病狂,竟然敢直接痛下殺手!

  這次若非是清川和蘇錦繡兩人護著,自己豈非是要痛失愛子了?

  只是蘇錦繡已嫁為人婦,如何賞,賞什么,以何緣由而賞,這些都得再三斟酌。

  “那柳夫人現今如何了?”

  “回皇上,柳夫人小產后擔心再有追兵,所以便讓人匆匆趕路,許是路上有些急了,所以氣色一直不大好。而且這才回府,蘇家舅爺說要請大夫,卻被柳夫人給攔了,說是不合適。”

  皇上的眼神一暗,為何不合適,他自然想到了。

  雖說孫旗他們將痕跡都處理干凈了,可若是再讓人查到了一點點的蛛絲馬跡,再聞聲而來,那就不妙了。

  所以,柳夫人的做法是對的。

  皇上嘆了口氣,一介婦人能有如此遠見和大局觀,實在是令人佩服。

  倒是一旁的福寶給提了個醒。

  “皇上,上次柳知州進宮的時候,不是提了一句,說是此次北安州的冬季既長且冷,多虧了柳夫人事先備了一些御寒之物嗎?”

  皇上一聽,確有此事。

  “你倒是提醒了朕。那朕便以此為由,再給她一些封賞便是。”

  思來想去,這蘇錦繡是已經是五品的誥命夫人了,再賞,也便只能是一些俗物。

  “皇上,聽聞這些御寒之物,大部分都是柳夫人的大哥從江寧府運過去的,這位蘇大爺也是個有仁心的,給官府運送的那些物資,聽說是一文錢不賺,拿到手,也不過是將將夠了那些車馬人力錢。柳知州不是說他們來京后,江寧府又有一大批糧食運往北安州了嗎?奴才多嘴問了一句,蘇大爺給報的糧價,那可是比咱們京城低了兩成呢。”

  這意味著什么?

  那些個嘴上說沒賺著錢的人富商們,怎么可能會以這么低的價格來回折騰?

  不是白費功夫嗎?

  可是蘇家大郎竟然愿意不掙錢也要先保證了北安州一方百姓的生計,不管是為了幫柳承恩,還是真地心系百姓,就沖著人家干的這件事兒,那就值得賞!

  “這個蘇家大郎,叫什么來著?”

  “回皇上,奴才記得,好像是叫蘇瑾文。”

  皇上點點頭,兄妹倆倒是都不小家子氣。

  “皇上,奴才聽說此次的會試中,還有蘇家二爺,叫蘇瑾軒。”

  “哈哈,不過是鄉野出身,這蘇家的幾個兒女倒是格外出色!”

  德寶看得出來,皇上心情不錯。

  “是呀,要不是確定了這蘇家祖上幾代都在江寧府的蘇方村住著,奴才也不信一個小小的農戶能培養出這般優秀的公子夫人來。”

  皇上心情大好。

  如今他的兒子可是一直管蘇錦繡叫一聲姑姑呢。

  有人夸蘇家人優秀,他自然也高興。

  至少證明了自己有眼光!

  “蘇錦繡這里的確是不太好賞了,那就先給她記著,著重賞她家里人吧。”

  德寶的眼睛一亮,什么叫福星呀!

  這位柳夫人真真是位大福星呀。

  皇上大筆一揮,寫了‘仁商’二字,再加蓋了自己的玉璽寶印,這下子,蘇家可就成了江寧府最負盛名的人家了。

  皇上又一想,既然是惠及家人,那便干脆再給蘇家老夫人一份兒體面,下旨賞了她一個正五品的誥命夫人的頭銜。

  其實皇上吧,倒真的是有點兒偷奸耍滑的意思了。

  因為就柳承恩所言,若是蘇二郎此次高中,那么,為其母請誥命,那也是早晚的事兒。

  皇上如今,也不過就是把這份賞賜給提前了。

  后來轉念一想,人家蘇大郎和蘇錦繡也的的確確是都為北安州做了不少的事,人家不求名不求利的,他這個皇上知道了,總不能就只給了一個‘仁商’的牌匾就打發了。

  思來想去,又寫了四個字:教子有方!

  柳承恩才剛剛回府,得知媳婦兒小產了,人還傻乎乎地不知道應該怎么安慰人呢,就被一道口諭又給叫到了宮里頭。

  柳承恩急匆匆地進宮,在聽完了皇上的意思之后,人都有點兒懵。

  皇上這賞賜,要說大手筆吧,畢竟一來人家的確是做了有利于北安州百姓的事,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呢。二來,這蘇錦繡也是實實在在地救了小殿下一命,這么算來,這份兒賞賜,實在是不算厚重。

  可要說皇上小器吧,又想著蘇錦繡救人這事兒是秘而不宣的。

  所以,只看第一件兒功勞,倒也還行。

  不過,柳承恩知道蘇錦繡的小心思,眼珠子一轉,“皇上,那不如,您再降道恩旨,干脆連其它幾位夫人一道賞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