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53章 好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興朝總體來說應該算是人多地廣,用其它屬國小邦的話來說,應該是強盛之邦,當是由萬國來朝的。

  只是,有些東西,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

  比如說是兵馬不夠強壯,可以操練;糧食不足以裹腹,還有粗糧果子野物等;可是有些藥材根本就不適合生長在大興朝,你便是使盡了心機,也是枉然。

  只能買,無法移植。

  這就等于是大把的銀子要送去了鄰國。

  哪怕是他們大興朝兵強馬壯,也不能因為一點兒藥材,就舍了大國的臉面,強行白得人家的東西。

  這么沒臉面的事兒,別說是大興朝的皇帝做不出來,便是普通的百姓也是覺得過于寒摻的。

  如今,一下子在北安州發現了十余種的藥材,而且是相對于大興朝來說是珍稀藥材,那當然算得上是一件轟動朝廷的大事了。

  而且柳承恩有預感,若是繼續深入,應該還會再找到更多的藥材。

  這北安州連綿不絕的山脈,簡直就是一處寶藏呀!

  找到藥材之后,看看能不能人工培植是其一,再要確定一下這些藥材的產量到底能有多少,此其二。

  最重要的一點則是要辨別一下這些藥材的功效,是否也能如人參一般,比其它地方的都要好。

  派人封山,哪怕并不是真正的將整座山封起來,也是需要大批的人手。

  僅靠著知州府衙的那些人,是想都不要想的。

  而柳承恩在通知了丁指揮使之后,接下來便是安排自己的手下開始人工做出一道隔離墻來。

  就地取材,直接就用山林中的一些綠植做為天然屏障,移栽一下,或者是用山上的石頭來做阻隔。

  總之,就是怎么方便省事怎么來。

  他現在可是窮著呢,沒有那么多的銀子來再放到這上面了。

  哪怕是就地取材,也得需要不少的人工呢。

  柳承恩派人往上遞折子之前,就已經開始動手了,直到現在,這隔離帶也并沒有完全弄好。

  到底是不行呀,科技落后,資源也匱乏。

  沒辦法,想轍吧。

  柳承恩除了派人做這些隔離帶之外,還命人就在隔離帶的里外兩側都做了陷阱,并且直接對外張貼了告示,告知大家這是為了保護里面的藥材不被損毀,所做的必要措施,主要是防野獸的,可如果是人被傷著了,或者是送了命,朝廷一概不負責!

  為了怕有些人心存僥幸,柳承恩還命山腳下的各個村子都敲著鑼都通知了一遍。

  所幸這里原本就是屬于半深山地帶了,尋常百姓不會到這里來,通常也就是獵戶和藥農才會上到這么高的地方。

  這要防的人也就少了許多。

  這里已經有北安衛的人搭起了軍用的帳篷,有人一天十二個時辰都在值守。

  丁指揮使也親自過來了一趟。

  柳承恩則是小心翼翼地挖下來一株藥材,然后指揮著下人小心地背下山,然后移植到指定的地方。

  丁指揮使哪怕藥材呀?

  不過看到柳承恩的做法,還是起了幾分的興趣。

  “賢弟這是?”

  “哦,丁兄有所不知,這里面發現的一部分藥材是可以移植到山下,然后批量的種植的。最近幾天我們已經移植了七八種藥材,不瞞丁兄說,這些藥材在外頭的價格可不低,丁兄放心,我也不會讓你和兄弟們白忙活。等到培植成功了,這好處也是少不了北安衛的。”

  丁指揮使一聽,眼睛立馬亮了。

  有門兒呀!

  這是柳知州又尋到來錢的門路了?

  “賢弟,為兄不懂這個,講講?”

  柳承恩撣了一下衣袖,引著丁指揮使到了一處稍為僻靜一些的地方。

  “再往上走,在那里發現了至少有十株以上的百年人參。考慮到了北安衛兄弟們的不易,所以我沒有少報了兩株,這兩株回頭我會差人挖下來,丁兄是想直接要銀子,還是拿這兩株人參?”

  百年人參?

  這可是好東西呀!

  丁指揮使眼底的雀躍都不屑于再去掩藏了。

  “好兄弟!這樣吧,我要一株百年人參,另外一株,就拜托柳兄處理掉,如何?”

  柳承恩自無不應。

  “這一株百年人參的價格,估計就是在八百兩到一千兩銀子間不等。這銀子是送到您的府上,還是?”

  “就直接拿到北安衛吧。還得勞煩賢弟到時候幫我兌成了銀兩,十兩銀錠一個的。如何?”

  “好說!”

  聽這意思,就知道丁指揮使這是打算用來籠絡手下人的。

  手底下人這么識趣,總得給點兒好處的。

  他自己得一份兒,再給兄弟們分一份兒,說起來,那些千戶百戶還得念他一句講義氣!

  都是一群大老粗,重的就是一個情義!

  “丁兄放心,除了這個,等以后小弟差人種植的藥材若是也能成了,也不會忘了丁兄那一份兒的。”

  如此識趣,而且還這么大方,丁指揮使滿意的不得了。

  “賢弟這就見外了。你自己手下辛苦半天,哪能不得些好處?我們有這些就可以了。”

  “一碼歸一碼。若不是北安衛諸多兄弟的配合,咱們也不可能這么快就將這里給圍起來。這樣吧,改天我讓人送些酒水到北安衛,犒勞一下辛苦的兄弟們。”

  丁指揮使大笑數聲,“賢弟果然有情有義,我老丁沒有看錯人!”

  丁指揮使在北安州待的年頭也不短了,而光是打過交道的知州,算上柳承恩就有四個了。

  他也就看著柳承恩還順眼些。

  主要是以前來的那幾個,個個都是下巴朝天的樣子,瞧不起他們這些個粗人,總覺得跟他們多說一句話,都能讓他知州的名聲給墮了似的。

  只有柳承恩,不是虛情假意,是真心地跟他稱兄道弟呀。

  這該給的好處,那是一樣沒落下過。

  為什么丁指揮使之前不樂意剿匪呀?

  不就是因為兄弟們拼了命,也得不了多少好處?

  都被那幾個文官派來的眼線盯著,眼瞅著他們拿命拼來的東西,一箱接一箱地進了那些個狗東西的口袋里。

  丁指揮使能樂意?

  如今遇上柳承恩這么懂事的,丁指揮使真不樂意讓他走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