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51章 籌糧千余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其實蘇錦繡想的法子也很簡單,而且對于北安州的一些富貴人家來說,壓根兒就不算什么。

  “兩位姐姐,我的法子說完了,二位覺得是否可行?”

  丁夫人看向蘇錦繡的眼神都變了,怎么也想不到,她能想出這樣的法子來。

  丁夫人真想掰開蘇錦繡的腦子好好看看,這里頭到底是怎么長的,怎么能總是想出這一出又一出的妙計?

  “錦繡,你這法子倒是不錯。只是這捐糧一事,可多可少,而且又牽涉到了粗糧細糧,再者,比如說這捐小麥跟捐面粉也總是不同的吧?”

  聽得出來,這丁夫人是真心地想幫她一把。

  蘇錦繡笑道:“姐姐說的是,我的意思是捐糧多少無所謂,一石不嫌少,十石不嫌多。我都想好了,到時候會弄一個名單出來,不僅僅是要在北安州的城門上張貼,還要讓夫君一并寫入奏折里。總得讓那些個男人們知道,咱們女人并非是除了生孩子便一無是處的。”

  周阮聽得眼睛都是亮晶晶的,“可是你不是說府衙缺銀子嗎?這只是捐糧有什么用?”

  丁夫人瞥了一眼過去,“你呀,還是沒有錦繡想的長遠。咱們女人家若是以節儉為由,省出來一些糧食捐給府衙,這些糧食自然是可以用到了那些個勞工身上的。這不就等于是銀錢了?”

  蘇錦繡連連點頭,“正是這個道理。像是咱們這樣的人家,哪一家敢說自己沒有余糧?捐些糧食出來,無論粗糧細糧,都是可以解了府衙的燃眉之急。若是捐地多了,也可以讓糧倉那邊儲備起來,若是少了,估計也能解決那一千多勞工一個月的口糧呢。”

  蘇錦繡這話可不是憑空而來。

  她早就算過了。

  北安州的有錢人不少。

  這些權貴們不要說捐多了,哪怕是捐出十石來,都不會影響到他們自己家的日子。

  而且礙于情面,總不至于真有人家只捐一石糧食吧?

  臉面還要不要了?

  丁夫人也想到了這一層,不由得對蘇錦繡豎起了大拇指。

  若是直接管這些人要錢,那肯定是這個捂著,那個哭窮的。

  可現在只是管他們要一些個余糧,而且粗糧細糧皆不限,這絕對不會讓那些富貴人家覺得太心疼了,也就不會讓他們對柳知州心存埋怨了。

  不得不說,蘇錦繡這個法子,真是妙極!

  兩位夫人都覺得此事可行,而且還積極地幫她出謀劃策,并且都想著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再多邀請一些人來響應她的這個提議。

  如此,蘇錦繡自然是萬分感謝了。

  蘇錦繡也直接放出話去,但凡是能為北安州出一份力,她便送牛肉醬一罐,若是捐贈糧食在十石以上者,可獲贈果酒一壇。

  左不過就是為了鼓勵大家多多捐糧而已。

  蘇錦繡率先而行,捐出了二十石的糧食,而且是十五石的細糧,五石粗糧。

  而丁夫人也緊隨其后,同樣捐了二十石的糧食。

  至于周阮也捐出了二十石,只不過,她捐了十石的細糧,十石粗糧。

  有了這三位作表率,北安州的那些個富家夫人們也就行動了起來。

  不過短短三日,便已經幫柳承恩籌集了二百十余石糧食。

  不得不說,果然還是人多力量大呀!

  蘇錦繡命人抄寫了捐獻糧食的人家,上面所書雖然是男人的名字,可是具體的內容卻是某某夫人,或者是某某家少夫人等字樣。

  如此一來,北安州的各界夫人太太們的名聲也就傳了出去。

  北安州民風剽悍,而北安州的女人在外的名聲那就更響了,出了名的母老虎!

  要說這個其實也是因為那么幾個女人就把整個北安州女人的名聲給拖累了。

  當初在這大山里頭就有一個女匪頭子,搶了一個俊俏的書生不說,還把人家的心上人給殺了,至此,這北安州母老虎的名聲也算是徹底地叫起來了。

  而北安州的百姓身高基本上都比其它地方的高,特別是女子,有些身材高挑的,比南方的一些學子都要高出一個眉眼來,是以,這南方人對于北安州女人的評價就更不怎么友善了。

  身高上占有優勢,其實對于南方人來說,就等于是有一種壓迫感。

  所以,北安州女子在外的名聲一直不怎么樣。

  如今蘇錦繡故意用這樣的法子,便是想著以此機會為北安州女子正名,也是借著這樣的一個由頭,讓那些個富家太太們都十分積極地響應了這次的善舉。

  每天都會有新的榜單張貼在幾個城門上,不僅如此,便是府衙外頭的那個公告欄上,都會同時張貼。

  這也算是柳知州給足了夫人面子。

  有了她們的帶頭,底下縣里的一些鄉紳或者是名流也都跟著行動了起來。

  最終,形成了一次浩浩蕩蕩的捐糧義舉。

  不足一月,整個北安州竟然累計捐糧超千石!

  這個效果,可以說是震驚了朝野。

  蘇錦繡更是借此機會,給了一些寒門學子以風向引導,讓他們在民間也寫了不少的詩詞歌賦來贊美這些個夫人小姐們的大義之舉。

  整個北安州的百姓們的心態,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而朝堂上,皇上命吏部尚書將幾道相關的折子念了之后,可以說是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皇上高坐于龍椅之上,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你看看你們這些吃著朝廷俸祿,享受著我大興給予你們的好處,有幾人能像這柳夫人一般有此壯舉?”

  底下人噤若寒蟬,個個縮了脖子,生怕再被皇上拎出來單罵一頓。

  “朕看過了,這主意是柳知州的夫人蘇氏所出,她一介女子,知道自家夫君為錢糧愁困,能慷慨解囊且想出這等依靠眾人力量的法子來為整個北安州解困,這等氣度,這等膽識,你們哪一個有!”

  皇上這是真怒了。

  以往哪里有個災有個事兒的,讓這般子人出點兒錢出點兒糧的,看看那個個摳門的樣子!

  現在再看看人家柳夫人,不足一月,竟然籌糧千余石,這簡直就是奇跡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