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9章 鮮花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蘇錦繡帶著蘇錦玉,跟在大哥后頭一起上山了。

  他們兄妹三個,今天是為了將背簍里都裝滿鮮花。

  當然,也不是什么花都能摘的。

  蘇錦繡先是給他們有了一個簡短的講解,之后,三人才開始剪花。

  一人一把剪刀,動作干凈快速。

  三人是趁著這會兒人少,所以一大早上山來剪花的,很快就裝滿了背簍,然后上面蓋了一層平時用的破布,下山了。

  “大哥,等會兒我們還得再上山一趟,花太少了。”

  “要不,我瞧著移植一些到咱們家的院子里?”

  蘇錦繡愣了一下,倒是沒想到這一招。

  就算是以后不能拿鮮花餅當營生賺錢了,也可以自己做來吃呀。

  “成,那回頭找幾株看著稍微小一些的,可以移植到咱家的后院兒。”

  姐弟三人進山兩趟,摘回來了六筐花,其實也沒多少,看著多,一清洗一分揀,好多都是不能用的。

  蘇錦玉就在家里給姐姐打下手,幫著分揀花朵,然后再清洗一下。

  新鮮的玫瑰花去蒂,將花瓣摘散,加入砂糖輕輕揉搓,再加入蜂蜜調味,保留花香,去除苦澀。

  蘇錦繡昨天買回來了幾個罐子,就是用來放這鮮花餡料的。

  封好避光發酵兩到三天,等入餡的時候根據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的熟糯米粉,增加餡料的粘稠度,吃起來,口感也會更好一些。

  前幾天他們兄妹倆拿回來三百兩銀子,可沒把蘇保柱和楊氏給嚇壞了。

  這筆銀子數量太大,所以,兄妹倆沒敢再跟別人說。

  蘇保柱也覺得得瞞著人,除了他們四個,其它人都不能再多說一句。

  蘇錦繡將自己得知的鮮花餅的做法說了,得知還得需要本錢,楊氏倒也大方地給了她十兩銀子。

  蘇錦繡做的時候讓楊氏和張桂花都過來看著,以后真要是做起來了,主要還得是由她們兩個人動手。

  用豬油、水、面粉制作油皮和酥皮,包裹餡料時,酥皮在里,油皮在外包入玫瑰餡。

  蘇錦繡做好之后,也讓她們兩人跟著試了試。

  自己家里先做了一爐出來,那味道真的是香甜的很!

  蘇錦繡嘗了一口,跟前世自己嘗的那個味道真是一般無二!

  若說比一下,還得是現在這個吃著更好一些,興許是因為剛出爐的,還帶著熱氣,所以格外地香。

  “大哥和阿娘一起去鎮上試著賣一賣吧。”

  蘇錦繡訂了親,又是姑娘家,不太適合拋頭露面的。

  蘇錦繡將大哥拽到一旁,又仔細地叮囑了一番,還特意帶上了兩個小盤子,專門放一些小塊的鮮花餅,可以給人嘗一嘗。

  “繡兒,這鮮花餅咱們咋賣呀?”

  蘇錦繡尋思了一番,這花是不要錢的,都是在山上摘的,可是這豬油和白面都不便宜。

  而且里面還有蜂蜜,那東西更是精貴,而且這點心做出來就好看,味道也香,若是賣地太便宜了,只怕是反而讓人看輕了。

  “我看不如就三文錢一個,五文錢兩個。”

  “這么貴?”張桂花先叫了一聲,“鎮上那點心鋪子里的一些糕點才賣兩文錢一塊兒呢。”

  “那怎么能一樣?咱們這吃食新鮮,而且里頭用的是鮮花,到時候阿娘就說這東西吃了可以美容養顏的。”

  楊氏一聽,好像也有那么幾分的道理。

  蘇錦繡也知道這東西再好,在這種小地方也是賣不上價錢的,所以,做的時候,就特意做的稍微小一些,這樣,他們才能有些賺頭。

  “行吧,那咱們明天就到鎮上去試一試,正好是集市哩。”

  鎮上逢二、四、八便是集會,人多熱鬧。

  所以蘇錦繡的意思也不必每天去,先看看效果如何再說。

  第二天,蘇大郎便挑了擔子,打算走著去鎮上,楊氏也背著一個竹簍,她坐了村子里的牛車去。

  頭一天,蘇錦繡心里也沒底,所以沒敢做太多,總共做出來了一百多個,自己家人分食了一些,又給二郎裝了一些讓大哥捎去。

  最后還余出來幾個,蘇保柱的意思是回頭拿到大屋那邊兒去。

  對此,蘇錦繡沒有意見。

  大屋那邊住著爺奶,雖說是跟他們這一房并不親厚,可到底是長輩,二哥要考科舉,也不能讓人詬病。

  到了晌午做飯的時候,張桂花就有些心焦。

  一方面擔心東西賣不出去,一方面又擔心他們娘兒倆在外頭再受了委屈。

  蘇保柱今天下地了,所以中午肯定是要做飯的,只是做的也比較簡單,張桂花弄了點兒面疙瘩,再加上蘇錦玉挖的野菜,算是一頓飯了,另外只熱了一個窩頭,留給公公吃。

  只是飯還沒做好呢,楊氏和蘇大郎便一前一后地回來了。

  楊氏是坐了村子里的牛車回來的,比大郎快一步。

  “阿娘,怎地這么早就回來了?”

  張桂花臉上有著幾分擔憂,眼底卻還是透著幾分期許的。

  只盼著是早早賣光了,而不是半天一個也賣不出去。

  “是呀,回來的早,那鮮花餅賣的可是快。一百個呢,哈哈,我是真沒想到繡姐兒的手藝這么好!”

  張桂花把竹簍缷下,后頭蘇大郎也到家了。

  于是,飯也不做了,一大家子人,圍著桌子就開始數錢了。

  等到蘇保柱回來,張桂花才意識到面疙瘩還沒拌呢,趕緊就往灶房跑。

  好在,就是水熬下去的少了些,再續一些也就好了。

  等到吃過午飯,又數了一遍。

  “娘,總共有一塊碎銀子,還有一百零三文。”

  “怎么會有碎銀子?”

  “是正好遇到了一位小公子,嘗了一口說好吃,他一個人就買了一半多呢。”

  “那要是這么說來,今天賣的快,也是趕巧了。畢竟這種客人,可不是每次都能遇到的。”

  蘇錦繡說完,蘇大郎也是連連點頭,“繡兒,我琢磨著明天再做一百個,我拿到鎮上去賣,看看能賣出多少,連著賣幾天,估摸著就能知道做多少合適了。”

  蘇保柱和楊氏一商量,也覺得可行。

  第二天吃過早飯,蘇大郎就挑著擔子去了鎮子上。

  他前腳走,后腳大屋那邊就來人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