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五十三章 孔明大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城衛軍都頭緩緩的看著,若有所思起來。

  當即,

  他便是叫了身邊一人,是他的妻弟,當即開口道:“你速速去稟報陛下,就說有一群穿得破破爛爛的人來,其中為首之人自稱是臨晉侯楊彪!”

  “喏!”

  其妻弟飛速朝著太守府而去。

  這卻是這都頭想給其妻弟爭取一個在陛下面前混個眼熟的機會的。

  而且,這件事不大不小,也確實正好上報一下,再加上此事可以以緊急的接口越過城衛軍指揮那邊,算是難得的機會了。

  你好我也好的事情,自然就是可以去通報一下的。

  但當即,這都頭又是喊住了他的妻弟,悄聲開口道:“你就說根據你的判斷,這人或許真的是臨晉侯楊彪!”

  “好的!謝謝姐夫提拔!”

  “去吧!”

  其都頭的妻弟,這才真正的飛速的朝著太守府的方向而去了。

  汝陰郡郡城太守府內。

  劉邪微微頓住,指著那朱倍兒:“你不是告訴朕,這下水道能修的嗎?怎么現在又不能修了?”

  朱倍兒已經快六十歲了的人了,這一瞬間是嚇得噗通一下就跪在了地面。

  “陛下……陛下!地下水道的修建,需要能夠支撐得起地下水道,能不影響整個城市地面的結構……這就需要很多的支柱,需要很多支柱去承重,可是,用木頭的話,本身下水道常年潮濕,容易腐爛,經年累月的修整,容易導致……”

  容易導致某一天誰忘了去修整那下水道的支柱之后,說不定那哪一天一場暴雨席卷而來的時候,整個汝陰城就直接徹底天塌地陷了。

  劉邪滿臉無語:“木頭不行的話,不能用那水塔塔柱的方式嗎?”

  “陛下……磚和水泥的生產速度跟不上啊……”

  劉邪徹底頓住了。

  生產力!

  生產力!

  這個時代的掣肘,從來都是生產力,而不是人的聰明智慧。

  這個時代跟兩千年后的現代化全球化的大世界相比,人們差距的只是平臺,而在根本的智商和智慧之上,實際上是沒有任何的區別的。

  老祖宗和新人類,是一樣的智慧和聰明的生物,一樣的是地球的霸主。

  而生產力,又不是一個可以快速提升的東西。

  這是需要時間去積累,而后依靠量變引發質變的東西的。

  生產力又究竟是什么呢?

  劉邪淡淡的開口道:“那就有多少水泥青磚,修多長的下水道出來!”

  想著這些,劉邪轉頭,朝著諸葛亮看去,開口道:“孔明,即刻下令,讓其余六郡,也即刻開始征調民夫,開始鑄造水泥和燒制青磚!在驚蟄以前!”

  “驚蟄之后,所有民夫歸位,以糧食種植為根本!”

  諸葛亮點頭,而后卻是開口道:“陛下!要不就由臣成立戶部巡查,由臣擔任戶部巡查大都督,即刻巡查七郡,同時指導其余六郡的各項工程建設?”

  劉邪微微沉默。

  確實有這個必要,否則官場都是這樣,上邊的命令挺好,但一層層的傳遞下去之后,就很難保證原汁原味兒了。

  而無法保證原汁原味的話,不知道多少善政會被扭曲成苛政執行下去。

  但,說實話,讓丞相親自去負責這巡查工作,劉邪又覺得不是很妥當。

  可如今,看遍身邊所有人,適合干這件事的人,都有各自的事情需要忙碌。

  比如,徐庶在構建大漢的情報機構巡天軍和巡天使的建立,整個人忙得腳不沾地的,還天天要劉邪再想辦法給他找兩個助手……

  而陳香一個人承擔了整個汝陰郡的各種雜務,也基本是腳不沾地。

  李典則是被劉邪派去做陳郡太守去了,那邊也是百廢待興的局面……

  其余各郡都是如此。

  豫州大地,人才輩出,可是……可惜的是,豫州大地的人才,都是從潁川郡出來的。

  而潁川郡,落入了曹操的手里……

  劉邪思索了片刻,也確實是沒有人可以替代諸葛亮去做這個戶部巡查大都督之后,劉邪點了點頭。

  緊接著,劉邪卻是開口問道:“那孔明,你說說你打算怎么做?”

  諸葛亮微微頓住,道:“巡查,讓各地可以嚴格按照善政的標準執行!”

  劉邪微微沉默,也不知道諸葛亮現在是在藏拙。還是不愿意搶了他這個領導的風頭,還是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當即,

  劉邪開口道:“自古以來,帝王都是孤家寡人……而孤家寡人,都容易犯錯,犯錯之后還不會有人提點……孔明,你我從微末相識相互扶持至今,你也要,讓我劉邪,做那孤家寡人嗎?”

  諸葛亮微微動容,長長一拜:“臣……比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劉邪擺了擺手:“那有什么話,你便直說!”

  “是!”

  諸葛亮當即便是開口道:“亮打算不止是巡查,而是統合,集中下達指令,根據各郡情況,因地制宜!”

  劉邪眼睛微微一亮:“如何因地制宜?”

  諸葛亮走到了劉邪背后掛著的那副大漢地圖邊緣,而后指向了其中大概占據了十分之一不到的七郡之地。

  諸葛亮當即淡淡的開口道:“南陽、汝南、義陽、弋陽臨近長江,當并無多大干旱災情出現,固,這四郡之地,以疏通水渠為輔,同時全力以赴鑄造水泥以及燒制青磚!”

  “而汝陰、陳郡、譙郡三地,境內僅僅只有大河支流,有旱災奉獻,當以興修水庫蓄水防旱。”

  “亮的想法是,在汝陰、陳郡、譙郡與汝南等四郡之間的中點位置,選擇質量上乘的泥土之地開挖,挖出的泥土送往汝南等四郡邊緣進行青磚燒制,而泥土挖出來之后的天然大坑,則可以配合燒制完成的水泥,進行底部的防漏水處理修建,而后,以之位水庫蓄水防旱!”

  “如此一來……”

  因地制宜,環環相扣,可持續,生態,環保……

  劉邪這一刻是真的服氣了,心服口服了。

  以孔明的才能和智謀,就算是放到二十一世紀去,也輕輕松松就是無敵的存在啊!

  至少,劉邪自己就還真沒想到,可以將就燒制青磚挖泥土的地方建立水庫蓄水防洪……

  當即,

  劉邪點了點頭,而后開口道:“民夫征調,不可以徭役方式開啟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