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五十七章:列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稟都督,明軍正在列陣,一營,二營,三營請示,何時開始進攻”

  一參謀上前向戴東安拜道。

  “這是何時的消息”

  戴東安看著墻上的地圖,問道。

  “五分鐘前”

  參謀拜道。

  “如此說來,最多兩刻鐘,那李隆便會列陣完畢,又過兩刻,那李隆便會展開攻勢了”

  長史陳存忠說道。

  “哎,要是能即時通信就好了,這電報機還是有延遲,我該去第一線的”

  戴東安看了一眼陳存忠,嘆道。

  “如今已經很好了,陛下也是好心,不想讓我們受危險不是”

  陳存忠笑道。

  “傳令各部,按計劃進攻,并隨時向師部專遞消息”

  戴東安向一邊的參謀說道,眾參謀自是領命,下去發報去了。

  戴東安則繼續看著墻上地圖,若有所思起來。

  這還是戴東安第一次在指揮部內,而不是前線指揮戰斗。

  雖然相距不遠,有時候或許派個參謀,傳令兵來傳令也花不到五分鐘。

  但是因為劉建強烈要求,故而各部如今都在以電報機與指揮部通信。

  雖然不知道劉建為何如此要求,但是戴東安并不會去質疑劉建所為,各部也只是多花了一些精力而已,故而各部完全照做,而戴東安也開始試著坐鎮后方,統掌全局。

  不久電令傳至各部,左翼第一營千戶李彪吉,右翼第二營千戶曾志雄,中間的第三營千戶張正虎,第四營千戶唐駿生,第五營千戶董興田等人紛紛領命,舉著望遠鏡,看著前方正在集結的明軍,等待著最后時刻的到來。

  不知是否因為之前明軍遭殃,這次明軍學聰明了,在離棱堡一千五百步的距離上集結列隊。

  很明顯,這是為了避免進入棱堡的火炮射程,而被提前轟擊。

  看來明軍是打算先列隊,再緩步突進,逐步推進到適合的距離上再進攻。

  或者就是想辦法引誘棱堡內眾軍出來野戰。

  “左堡電報”

  “右堡電報”

  “中堡電報”

  一眾參謀將電報交給了參將謝慶良,謝慶良接過看了看,便向戴東安走去。

  “都督,前線電報,明軍列陣完畢后,便在原地等著,并沒有前進的打算”

  謝慶良拜道。

  “看來明軍那個李隆是打算引我們出去野戰啊”

  戴東安冷笑道。

  “不對啊,明軍既然先于其水師前來,就說明那李隆打算在水師到達之前,拿下青浦,可為何都到地方了,確不來進攻呢”

  陳存忠想了想,說道。

  “我想那李隆或許也對那六十六斤重炮心有余悸吧,而且大明雖然有新式火炮,但是也就是陛下所言的大號臼炮而已,樣式和外觀與我們的火炮相去甚遠,火藥還是粉末狀的,也不是最佳配比,更不是精加工,精細化的,至于硝化炸藥,就更比不了了,這些雖然那李隆肯定不知,但是李隆也沒有傻到自己進入我們火炮射程,故而列隊,引誘我們出城野戰,就是最佳選擇了”

  戴東安笑道。

  “我聽說那李隆如今也有四十余歲了,在南京十七年,也算清正謹慎,嚴守成法,治軍嚴謹,深得百姓,軍士愛戴,而且早年鎮守山海關,還多次隨那明太宗朱棣北征蒙古,因功而得襄城伯,算是明軍之中少有的功勛,資歷,將略,影響都俱佳之人,如今其提前來功,多半還是想立功封侯,但是如今到了又不主動開打,怕是也不想冒什么風險吧,畢竟在李隆看來,我們這里也就是兩三千人,等水師到后,又可斷絕我們海上通道,后路,所以提前而來,確又不急于攻城,的確老道矣”

  魏勇遠上前說道。

  “那就等吧,第一艦隊已經北上,已到茶山,想明日便可到達青浦,而大明水師要到后日才到吳淞口,故而李隆不急于攻城,也就可以理解了,八成其想我們一定會沉不住氣,出城死戰,而這確正中那李隆下懷”

  湯萬駿點頭說道。

  “難道那李隆不怕我們出城把他們全殲嗎”

  謝慶良笑道。

  “我想那大明應該從南洋,南洲獲得過我們全火器化的情報,而大明如今又有新式火炮,雖然說是射程有上千米,故而其打算引我們出戰,發揚其火器優勢,將我們全殲,但是據我們探查,其有效射程也就是百米到一百五十米而已,另外還有一窩蜂,神槍,三眼銃,霹靂炮等火器,射程就更近了,更別說火藥斷代般的差距,我想我們真出城應戰,必然讓其大吃一驚”

  陳存忠也笑道。

  “那就傳令吧,命中堡第三營,第四營,第五營以扇形線列陣出戰,命第三營千戶張正虎負責指揮,命左堡第一營,右堡第二營以空心陣據兩翼配合正面三個營,各部炮兵隊也一同出戰,只留警備軍重炮營守衛棱堡”

  戴東安再次下令。

  眾參謀又前往傳令。

  過了幾分鐘,三坐棱堡一同開堡門,第一師各部陸續出門,在明軍前方六百步的距離上,開始變換隊列。

  “看吧,這些人等不住了”

  李隆看著從棱堡內出來的各軍,心下大喜,對左右說道。

  這正是李隆的謀劃。

  “但是,軍門,這些賊軍是不是太多了點啊,中間的差不多就六千來人了,三個星堡加一起怕是有上萬人吧,而且他們隊列為何如此齊整,還有他們那陣”

  任禮指了指前方大軍,說道。

  “看來這伙賊寇應是他們的援兵,這隊列和這陣看著的確新奇,他們為何如此布陣,還有你們看在左右兩翼中間還有中間扇形陣后方,那應該是他們的火炮吧,只是火炮為何是這種樣式,為何不放在軍前,而是放在軍后和陣中,難道他們不怕火器誤傷自己嗎”

  李隆一時也不明白。

  不過想了想這是一支全火器部隊,或許這之中有什么不同吧。

  看著眾軍列隊,布陣,李隆心中也思索著。

  他們為何如此列陣,軍中為何沒有戰車,沒有車陣,沒有盾牌,前方完全沒有防護,還有他們手中的那些黑管應該就是他們的火器吧,還有那火炮,為何如此形制,看著是那般奇怪,怪異。

  正在李隆思索之時,第一師已經列隊完畢。

  左翼第一營李彪吉,右翼第二營曾志雄以空心陣,內設火炮,立于明軍兩翼,正面三個營由第三營千戶張正虎指揮,以扇形列隊,后方便是火炮方陣。

  而且讓李隆和明軍上下奇怪的是,第一師不僅陣型奇怪,更奇怪的是無論是兩翼空心陣,還有中央扇形陣,整個方陣都只有兩排士卒,他們頭帶一個非常奇怪的圓頭頭盔,一身綠色軍裝,腰夸皮帶,皮帶上有眾多小包,還有一個刀鞘和一個小壺。

  更奇怪的是與兩翼空心陣嚴密不同,中間的扇形隊列相比就要稀松許多了,扇形陣之中有眾多小陣,每個小陣大約五百多人,小陣之間有大約一個人的間隔,大約三個小陣組成一個大陣,大陣之間大約兩人距離,而正面扇形陣,共三個這樣的大陣,中間一個,左右各一個。

  每一個小陣左側,都有一個沒有拿著黑管,而是腰跨戰刀的戰士,戰士之后還有兩個腰跨奇怪號角的軍士,同樣的還有每一個大陣左側也有。

  這怕是軍官吧。

  看著六百步開外的奇怪軍陣,李隆心中想著。

  “我們火器可以射到他們嗎”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