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三十五章:思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吃得慣嗎”

  后院圓桌邊,劉建向張婉清問道。

  “這些我雖然是第一次吃,但我還是很喜歡這些菜色”

  張婉清笑道。

  “剛剛我讓后廚專門準備了一些特色又不油腥的菜品,我就知道張妹妹一定會喜歡的”

  一邊的劉艷笑道。

  “你別光顧著吃啊,張小姐的房間準備好了嗎”

  劉建瞪了一眼正在吃食的劉艷,問道。

  “這事有蓮姐管,關我什么事兒啊”

  劉艷并未理會劉建,依然我行我素著。

  看著眼前活泛的劉艷,張婉清也只是微微一笑。

  在一個圓桌前同桌進食,這還是張婉清第一次。

  不過這樣的用餐方式,張婉清到覺得非常溫馨,至少不用像以前那般拘謹,拘束。

  “那行,明日我要去南城,你把寧妹叫上,你們帶著張小姐在舟山四處轉轉,游覽一番”

  劉建說道。

  “好啊,那我們什么時候回臺灣啊”

  劉艷點頭問道。

  “三天后吧,舟山有些事我還需要處理,最后一批移民也得盡快安排南移才行”

  劉建又說道。

  “那成,你忙,我們自有安排,走的時候吱一聲就成”

  劉艷吃完飯,拿了兩張紙巾擦了擦小嘴,說道。

  晚餐結束,劉艷便興沖沖的帶著張婉清和其侍女云兒一起,去后院偏房,參觀為張婉清準備的房間去了。

  而劉建則返回了自己的書房,在書架上掃視了一圈。

  雖然搬家無數,但劉建的書房內的陳設,布局就從來也沒有變過。

  而且因為印刷方便,所以劉建幾個書房中大部分的書都是一樣的。

  只有一些常用的書和隨身攜帶的書會有不同。

  另外就是一些自己所編寫,所設計,所整編的圖紙,書籍,這些一般都會放在專門的地方保管著。

  而且因為事關機密,故而大部分都是由蓮兒負責。

  書房內除去書案,書架外,劉建還命人放了一張床榻在內。

  有時看書,作圖太晚了,劉建便會直接在此休息睡上一覺,而不是回房間內睡。

  自從劉家開始向南洋發展,劉建便絕少會回自己的房中睡過,大部分時間就在書房安睡。

  在書架上掃視一圈,劉建拿出了一本從國子監內偷來的關于華夏古船的書籍,又拿了一本關于西洋的書籍,在書案前坐著,研讀起來。

  南洋穩定后,西洋便會是劉建下一個目標。

  只可惜如今自己那個馬奴劉蒙子正在臺灣喂養自己的寶馬赤風。

  不然也可叫來問上一問。

  雖然劉建從劉蒙子口中得知了不少來自西洋,西昆侖和泰西諸國的消息,但這些對劉建來說,還遠遠不夠。

  看來找機會還得去西洋親自跑一趟。

  不過那得先解決南洲諸國,天竺諸邦,以及東洋的倭國,朝鮮再說。

  對了東北那邊最近建州女真也有些蠢蠢欲動,東北黑土地,那可是一個產糧寶地,留給三部女真太可惜了,得想辦法占據在手才行,還可以此為基地,進軍蒙古大漠。

  劉建心中思索著。

  一切都好說,只要多花一點時間,便可徹底解決。

  只是這船,哎,這船啊。

  劉建心中嘆息一聲。

  雖然如今已經有了改進型的福船和風帆戰列艦,但沒個三年五載,甚至七八年,都不能實現全軍裝備。

  何況未來隨著劉建所控制的區域越來越大,一支強大的海軍是必不可少的,到時候海軍絕對不止兩個艦隊,十來萬人。

  像東華洋,大西洋這樣龐大的海洋,每個最少也得兩三個艦隊長期駐守吧,國內還需要兩三個艦隊衛戍吧,西洋還得一個。

  這么一算就十個艦隊了,更別說還需要兩三個機動艦隊。

  到時候恐怕光海軍主力艦隊,都得十三到十五支,還不包括各種輔助艦隊。

  到時光海軍各支主力,候補人數都要有個一兩百萬人。

  而為此配套的海船,戰船就更多了。

  如今船廠劉建已經計劃在呂宋和南興縣等地修建第二,第三船廠。

  原有船工加大明拐來的船工和學院培訓的船工,加上學徒工,如今也有了二三十萬人。

  未來船廠肯定不止這三個船廠,船工也不止三十萬。

  就算如今可以年產上萬艏各型艦船。

  但劉建還是不滿足。

  畢竟蒸汽機進度喜人,就算劉建不安排,估計要不了多久,隨著蒸汽機動力,功率越來越大,肯定有人會考慮開發蒸汽車或者蒸汽船。

  真到那時,自己這些新打造的風帆戰列艦和新式福船豈不是一朝過時了嗎。

  雖然以如今蒸汽機的動力和功率,要想弄出讓劉建所滿意的蒸汽船,或許要十多年的時間。

  只是目前還得加緊趕工才行。

  何況除去戰船和海軍,未來的戰略方向,劉建也得拿一個主意。

  是先東進,發現,考察,開發新大陸,還是西進沿著宋元海上絲綢之路和鄭和下西洋的腳步,前往西洋。

  就利益來說,西洋無疑是眼前看得見的利益,而且也非常符合劉建未來征服世界的理想和戰略。

  而新大陸那還是一個被云霧環繞,不被人所知的處女地。

  何況要想前往新大陸,首先東洋兩國必須完全掌握在手,其次東北也得入手,并進行一定的開發,最后就是嶺北之地必須建有可靠的永久據點。

  畢竟跟著洋流和季風前往東方新大陸,劉建不可能從臺灣運糧,運送物資吧。

  那樣線路就太長了。

  而要完成這些,沒個三五年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何況對東北大地的開發恐怕還不止三五年。

  就如現在的南洋各地,雖然已經安民上千萬,但也僅僅只是初步開發而已,只是基本實現自給自足。

  而這還建立在南洋諸國原本就有一定農業基礎和南洋一年三熟的基礎上。

  而東北天寒地凍,三部女真除去建州女真有一些農業生產的意識,進行過部分開發外,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各部,包括嶺北地區的狗族,鹿族,通古斯等完全就是原始人的生活方式或者是游牧,漁獵等方式。

  所以東北大地雖然是黑土地,但如今也是一塊完全未開發的處女地。

  更別說在東北農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必須精耕細作,還得注意保溫保暖方才有些收成。

  想想后世北大荒不也經過了數十年,數代人前赴后繼,方才變成北大倉嗎。

  那可是幾百萬人啊。

  如今劉建在南洋這千萬人都感覺人力太少,又上哪去找幾百萬人去東北大開發呢。

  總不能找那些異族去開發吧,那樣東北之地還會是華夏的嗎。

  何況已經在南洋過上穩定生活的移民,也不可能再讓其北遷東北吧。

  看來人力,人口還得從大明入手才行。

  哎,麻煩啊。

  劉建只覺一陣頭疼。

  要不把大明推了自己來?

  可如今掃盲,學院,學堂還沒完全解決呢。

  人心思定。

  現在去推大明,那不是找死嗎。

  雖然如今劉建不敢說半年推平大明,但是最多兩三年,劉建還是頗有信心的。

  可現在還不是時候。

  劉建想了想,又嘆息一聲。

  不知不覺,夜已深沉,劉建也有些困倦,也不知自己何時睡著的。

  早上起來,只發現自己躺在床榻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