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零四章:韓雍南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能有永熙兄相助,乃我華夏萬民之幸也”

  劉建大喜,拉著韓雍的手,笑道。

  “建德兄休要多言,我只是愿意過去看看,若是滿意,我自當相助,若建德兄不是出自公心,我必與建德兄割袍斷義”

  韓雍又瞪了劉建一眼,說道。

  “能有永熙兄這句話,我便心滿意足了,若是永熙兄看后,想離去,我絕不阻攔”

  劉建拜道。

  “建德兄真不是為了自己私利否”

  見劉建如此說,

  “永熙兄覺得是我自己想稱帝嗎,剛才我也和永熙兄說過,我的理想中,皇帝只是一個國家的象征,是國家的最高領袖,但不是國家的直接管理人,皇帝不能直接管理國家,而是要在憲法的基礎下,以民眾的意志來治理國家,而國民都會享受全民掃盲,十二年義務教育,如此隨著全民素質提高,也能更好的管理全國”

  劉建說道。

  在劉建的思想中,后世那種君主立憲制,是如今最佳的,也是最適合如今天下的政治體制。

  不過劉建到不是完全照搬。

  在劉建看來,我種花家依然要以集中,集權為主,因為只有一個強有力的集權政府,才能統管,統掌全國,畢竟要是普通后世那種議會多黨制,只會分化全國,反而會危及華夏大勢。

  但是劉建的集權不是如現在一樣集中于君主一人,而是集中在憲法之下,集中在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之下。

  在劉建的計劃當中,首先要興教,要全民教育,提高國民綜合素質,這是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教育,每一個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

  同時劉建會組建國民大會,由全體國民參加,并建立參議會,由貴族和在社會中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參加。

  如此以國民選舉產生議員,再由國民大會選出常委主持會議,常委再選出一委員長管理國民大會。

  國民大會職責其一便是制定,修改,監督憲法和各種國家律法,監督各地行政管理,有權選舉,罷免各級官員,官吏,制定,審查和監督國家發展大計,計劃和預算等。

  當然這些都是以后慢慢發展才會逐漸具備和完善,如今的國民大會主要的職責還是監督和監管,畢竟如今國民素質還未提高,大部分人還是剛剛完成掃盲,所以暫時還不能履行職責。

  不過劉建到是可以等,如今劉建打算先把隊伍拉起來,讓國民監督官員,官吏,并有彈劾的權利。

  而憲法,律法先由自己制定,以后再逐步移交即可。

  至于參議會,劉建只給了參政,議政的權利,其他的劉建就不給了,同樣等以后再逐步完善不遲。

  韓雍看了看一臉淡然的劉建,暗嘆一聲。

  算了多的也不問了,等去親眼看看便知。

  “那建德兄打算如何讓我平安到達小琉球,呂宋”

  “我昨日已命人派三艏大沙船沿海路北上,由大沽口入天津到達通州,他們會打著運糧的旗號,而等過完年后,我便會送永熙兄和伯父伯母由海路南下,先到舟山,再由海路到達小琉球,呂宋”

  “海路?海路不危險嗎”

  韓雍一聽,吃了一驚。

  劉建確搖了搖頭。

  “永熙兄放心,我們已經通過海路,向南洋移民上千萬,海路雖然風浪巨大,然也不是沒有規律可尋,也不是不能走的,何況從舟山到小琉球和呂宋,這條航路算是容易的了,因為這些只是淺海而已,真正的,一望無際的大海洋,那才是真正的兇險,真正的挑戰”

  韓雍一聽,更加驚懼了。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移民一千萬人,這得多大的手筆啊,而且居然不動聲色,這簡直匪夷所思啊。

  “這,朝廷難道就沒有絲毫察覺嗎”

  “當然,各地官府可不僅僅有知縣,知府,還有眾多屬吏,屬員,官員,屬官,雜役,衙役,只要把這些人喂飽了,他們自會幫我們掩蓋,做一些假賬,再弄去一些假象,如此自正統元年至今,明年便是正統四年,三四年的時間,南移千萬并非難事,更別說我的目標主要是流民,山民,逃戶,隱戶以及一部分佃戶,匠戶,這些人本就屬于大明戶籍以外的人口,不被朝廷重視,也沒有入籍,大明查也查不到”

  “千萬人在大明戶籍之外”

  韓雍這下更加驚駭了。

  “不止呢,永熙兄想想明初時戶籍人口還有近六千萬,可經過洪武,永樂,仁宣之治三大盛世后,如今的大明人口只有五千萬出頭,不升反降,為何,實際上據我估計,如今大明實際人口最少也應該在七千到八千萬人,多出的兩三千萬人則是山民,逃戶,隱戶,佃戶以及山民,流民,他們或自己求食,或依附豪商乞活,或被豪商隱藏,而大明連自己戶籍內的人口都管不過來,何況這些人乎,他們大多只能吃觀音土,吃草根樹皮過日,那場景,真是慘不忍睹啊”

  劉建說著說著,長嘆一聲。

  韓雍又癱坐在凳子上,神色恍惚,黯然神傷。

  如今韓雍不僅自己的信念崩塌了,連對大明最后一點念想也坍塌了。

  是啊,一群大明法外之人,在死亡線上針扎,苦苦度日,這時劉家伸出了援手,他們又怎會不順從劉家,前往南洋安居。

  “那建德兄以后是打算將這化外的兩三千萬人全部移民南洋嗎”

  韓雍想了想,問道。

  “不,如今移民千萬我就用了三四年的時間,要是都移走,耗時會更長,很難保證這個時間內大明會不會有所察覺,而且如今沿海和近海一代我已移民完全,再想移民就只能深入內陸,中原,如此這些人要跨越大半天下前來,一是很難保證路上不會有人凍死,餓死,病死,二也不能保證大明會不會阻攔,所以目前我暫時不打算再移民了,等以后有機會再說吧,再說未來三五十年后會如何,猶未可知矣”

  韓雍聽后,心中暗嘆。

  以劉建才能和眼光,加上千萬人口跟隨,要是順利,未來反推大明,入住中原都不是問題吧。

  大明都不在了,還考慮他干嘛。

  韓雍心中一陣苦笑,苦澀。

  “如此我便在家中,靜候建德兄佳音”

  韓雍向劉建一拜,便告辭離去了。

  送走韓雍,劉建則獨自坐在院中,嘆息一聲。

  未來如何確實不好說啊。

  正統四年一月二十日。

  大沽口外海,韓雍回頭看了看大沽口的海岸線,仰天長嘆一聲。

  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返回中原了。

  不過韓雍到是領教了劉建獵守隊的厲害。

  上元節剛過,韓雍和韓貴,柳芫以及一些家仆,被獵守隊化妝暗中帶出了宛平城,并在通州碼頭登船,一路經天津,大沽口出海。

  接下來便是順海路南下舟山了。

  這一路并未引起任何人注意,可謂相當順利。

  從這里,韓雍算是領教了獵守隊的能力。

  難怪能一夜之間就讓京城內外傳遍沈家惡名。

  一群比錦衣衛還可怕的隊伍。

  對于這次行動,韓貴和柳芫一開始并不認同,不過再韓雍的哭求下,最終二人還是同意了。

  “我們已經離開大沽口了吧”

在船頭,韓貴向  “孩兒向父親請罪”

  韓雍拜道。

  “哎,我兒不必如此,好男兒當志在四方,何況劉解……劉郎所言非虛,還有那天文望遠鏡所視,我兒未來當好生努力才是”

  韓貴回頭看了看船艙內的木箱。

  這里面所裝的正是天文望遠鏡。

  這望遠鏡,韓貴自然也見過,和韓雍一樣,一瞬間驚恐萬分,差點就急火攻心。

  也正因如此,韓貴才點頭同意和韓雍一同南下。

  “父親放心吧,建德兄也說了,會在臺灣為我們新建房舍,并分土地五十畝,到時父親也可在臺灣安居”

  韓雍拜道。

  “我除去會經商,還會干什么啊”

  韓貴嘆道。

  “建德兄也說,以后他會去西洋,東洋貿易,到時父親自不會愁無事可做”

  韓雍說道。

  “好,這風大,我先進船艙了”

  韓貴笑道。

  “父親自便便是”

  韓雍對韓貴一拜,韓貴便獨自走進了船艙。

  而韓雍回頭看了看逐漸消失在地平線上的大沽口,又抬手看了看手中的漢字習冊,再想了想船艙木箱內的各種科學書籍,韓雍長嘆一聲。

  建德兄啊,我還是低估了你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