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五十一章:到達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拜見會長”

  淡水港碼頭,劉昂帶領眾人向劉信拜道。

  “二弟快快請起,不必多禮”

  劉信扶起劉昂,笑道。

  “一年不見,大哥更加光彩照人啊”

  劉昂立身,看了看劉信后,笑道。

  “如今我們可都闊了,今非昔比,自不可同日而語啊”

  劉信笑道。

  “還不是全奈大哥坐鎮,也奈建兒神妙,換做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啊”

  “對了二弟,建兒和艷兒哪去了”

  劉信聽后,問道。

  “前日去虎頭城了,我已派人去傳信,想不日便會返回”

  “好,不急,讓他們去游玩一番也好”

  劉信點頭笑道。

  “昂兒”

  正當二人交談之時,后方船上下來了一位神氣昂然的老者,正是劉信,劉昂之父,如今董事會董事長劉理。

  “孩兒拜見父親大人”

  劉昂上前拜道。

  “昂兒不必多禮,讓老夫好好看看,瘦了,也憔悴了”

  劉理看著有些瘦弱的劉昂,關心的問道。

  “父親,孩兒無事”

  “恩,我兒越發健碩了,好,好啊,哈哈”

  看著一身圓領緋紅長袍,頭戴頭冠的劉昂,捋了捋胡須,笑道。

  “父親也當多保重才是”

  “萬事有你兄長操心,我這董事長就是湊數的,昂兒放心吧,等去了呂宋回來后,我便留在臺灣,不走了”

  劉理笑道。

  “不是都住在舟山劉家莊園嗎,聽兄長大舅哥所言,那邊房舍都已建好了”

  劉昂聽后問道。

  “讓小輩兒他們去住吧,我覺得這臺灣挺好,就住這了”

  劉理笑道。

  “永興城那邊莊園,院舍也已接近完工,整個永興城預計年底前便可完成,到明年七月前,我也會一直呆在臺灣管理,安排諸事,北山上的避暑山莊也快完成,父親若想住在臺灣,也不怕沒有住處,也不怕沒人照顧”

  劉信笑道。

  整個永興城位于雞籠河和淡水河交匯處,完全依山傍水而建,坐南朝北,向北乃淡水城及淡水城碼頭,向東沿雞籠河便是雞籠工業區及雞籠城。

  整個永興城布局以莊園,庭院為核心,外依城墻,內為劉家居住的莊園,庭院,外為內城所在,外有環城路,而內城則主要是各司處局科府衙。

  永興城莊園,庭院與舟山莊園布局差不多,向后有一條直路直通后山,也就是北山。

  北山之上有山莊,用于休閑,避暑所用。

  山莊可俯瞰整個永興城。

  雖然劉信尚未立國,但如今永興商行基本可以和一個國家劃等號。

  稱帝立國只是早晚之事。

  故而劉昂在主持修建永興城之時,或多或少的已經將其按照一國首都的樣式在修建,特別是莊園,雖布局和舟山莊園差不多,但前堂,中堂,后堂及其后的書房,二堂等等建筑已經有以夯土為基,前堂更是定立三層二十八級臺階,房舍也完全按照皇宮的標準修建。

  當然雖然永興城是按照國都的標準興建的,但是舟山劉信可沒打算放棄,舟山莊園自然可以住人,永興城皇宮同樣可以住人。

  而且萬一以后舟山守不住,劉信還可以帶人退守臺灣不是。

  只是劉信覺得,憑借海軍和火炮之力,守個舟山應不成問題,只是有備無患而已。

  “兄長若是有意,一會我便安排,我親自陪父親,兄長和眾股東前往永興城查看,這之間的水泥路已經建造完畢,坐馬車前去,只需半個時辰”

  “也好,父親和岳父以為呢”

  劉信看了看崔先程和劉理,笑道。

  “賢婿自己做主即可”

  崔先程笑道。

  “信兒安排吧”

  劉理也笑道。

  “好,那我們便先去永興城查看,二弟再去派人告訴建兒和艷兒,我在永興城等他”

  劉信說道。

  于是一眾人陸續上了馬車,劉信與劉昂同乘一輛馬車,十多輛馬車排著隊,浩浩蕩蕩的往永興城而去。

  “這幾日建兒和艷兒沒給二弟添亂吧”

  劉信問道。

  “兄長應該說是艷兒沒給我添亂吧”

  劉昂聽后,打趣道。

  “哎,這艷兒的確不讓人省心,明年等其及笄后,早點安排人嫁出去”

  劉信搖頭嘆道。

  “兄長就那么舍得嗎,我看還是先等等吧”

  “我與夫人商議也是不忙著張羅艷兒的婚事,到是建兒,如今也已加冠,我們也算事業小成,我看該給建兒物色物色了”

  劉信笑道。

  “那兄長可有人選”

  劉昂問道。

  “沒有,原本我想找其他十六家,但又覺得他們家風不好,而且是我們的附屬,我們讓他們干什么,他們就干什么,門不當戶不對,自然不會考慮,而找其他人吧,如今我們這個環境,也有不妥,故而還在猶豫呢”

  劉信嘆道。

  “兄長打算幾時稱帝立國啊”

  劉昂看了看劉信,問道。

  “沒想過,等明年拿下南洋后,再說吧”

  劉信揮手說道。

  “兄長,小弟到有一言”

  劉昂說道。

  “二弟有何話,但說無妨”

  劉信看了看劉昂,問道。

  “如今我們劉家早已今非昔比,南洋一地入手只是早晚之事,換句話說,如今兄長事實上已經是皇帝,開疆立國那是早晚的事,何況建兒是兄長嫡長子,我們有如今成就,也全奈建兒謀劃,出力,也是建兒帶領我們走到今天這一步,可以說兄長百年后,建兒是繼承我們事業不二之選,故而我們給建兒找妻子就不是尋常妻子,而是可以母儀天下的后位人選,當慎之又慎啊”

  “此事我豈能不知,只可惜我們身邊都是如你我一般的商賈之家,找其他書香門第雖然如今以建兒的地位不難尋找,但他們若真了解我們后,又會作何反應,可想而知,想那國子監李師就想把其侄女配建兒,若不是我們因此故,我早就答應了,何必等現在,哎,難啊”

  劉信嘆道。

  “其實有一個人選,而且就在建兒身邊,我看建兒也有些心意,不如我們撮合一番”

  “哦,何人”

  劉信一臉懵的看著劉昂,今天二弟怎么當起媒人了,何況建兒身邊的女子不就是那十六家的嗎,這些人哪些劉信不知,就沒一個合適的,不然劉信和崔穎不早就張羅了嗎。

  更別說這十六家中,除去梁家,張家,李家,吳家,韓家,陳家和劉家,崔家一條心,其他十家和劉家或多或少都有些隔閡,只是離開劉家,就沒法生存,而且利益和劉家已經捆綁,屬于一根繩上的螞蚱,更別說如今永興商行所擁有的一切誰不眼紅啊,這些家族誰不想分杯羹啊,自然也沒有公開和劉家對著干。

  但劉信對于這十家是不信任的,自然更不會從這十家找女子。

  而除去劉建母家崔家外,另外六家目前也沒有合適女子啊。

  劉信不知道劉昂所言者究竟是何人。

  “兄長忘啦,那李出源兄妹”

  劉信聽后,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啊。

大明豪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