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四十章:蒸汽轟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鐵軌車研制成功,這就意味著劉建所創造的制動器和變速器也已經成功了。

  雖然剛剛劉建試過,有些笨重,不容易拉動,但是目前看已經不錯了。

  要是把兩樣東西應用在馬車上,再將馬車車底改為鐵板,再配上四輪,以后杜仲膠甚至橡膠投用后,還可以換成橡膠輪胎,這樣的四輪馬車,豈不是比現在的馬車更加平穩,坐起來也不會顛簸。

  劉建想著。

  制動器和變速器是劉建專門為手搖式鐵軌車設計配置的,稍微改進一下,應可以應用到馬車上。

  反正原理是相通的。

  制動器并不復雜。

  劉建所設計的制動器類似后世車輛的摩擦式制動器,內置鋼片,摩擦片,彈簧,連桿及操作桿,如此只要拉動操作桿,由彈簧,連桿帶動摩擦片和鋼片與車輪摩擦,由此使得車輛制動。

  至于變速箱,同樣和后世類似,只是只有前進,后退和空擋三個檔位。

  由齒輪和連軸,操作桿組成,以操作桿帶動齒輪連軸轉動,以此控制車輛前進和后退。

  如今這兩樣在鐵軌車上成功,只要將其應用在鐵制四輪車底盤上即可。

  有了這種底盤,在上面安裝各種車廂,便可完成各種車輛用途。

  如此統一底盤,而無需打造各種車型。

  看著思索的劉建,李出源并未打斷。

  也不知劉兄又在尋思什么新玩意啊。

  “公子,我們計劃先用鐵軌路將工業區內各工廠和船廠,雞籠城,雞籠城碼頭連接起來,如此也能方便各地運輸,也可以此來測試鐵軌道,也好及時發現問題,進行改進,以后再慢慢用鐵軌道連接各城”

  霍佟上前拜道。

  “好,今夜回去,我設計一種鐵軌車廂,以馱馬拉動,運貨,坐人均可,如此便可連通兩城和各鎮鄉,至于這種手搖式車頭,用于礦山中運出礦石即可,另外我再設計一種新式馬車底盤,你找人成立車廠,專門打造”

  劉建說道。

  “那就由伍綜強來為廠長負責成立車廠,打造車頭,鐵軌車及公子所言馬車吧,他是鋼鐵廠的廠丞,之前是個鐵匠,這鐵軌道基本就是他帶人打造出來的”

  霍佟拜道。

  “哦,他人呢”

  劉建四下看了看。

  “伍綜強拜見公子”

  伍綜強上前拜道。

  “好,術業有專攻,既然你能成功打造出鐵軌道和車輛,那此事我便交給你了,好好干,做得好,必有重賞”

  劉建打量一番身材魁梧的伍綜強,這打鐵的出生果然身材都不一樣啊。

  劉建點頭笑道。

  “請公子放心,屬下必不負公子所望”

  伍綜強又拜道。

  “其實四輪馬車與這種手搖式軌道車差不多,一個鐵制底盤,配合四個車輪,之間又有制動器和變速器,如此統一一種底盤,以后無論是拉人還是拉貨,只需在底盤上安裝各種車廂即可,另外鐵軌車廂也分為拉人和拉貨兩種”

  劉建笑道。

  “如此甚好啊,統一了底盤,那樣就無需在打造各種馬車了,只需要打造不同的車廂即可,省時省力啊,更妙的是可以利用這種底盤打造全新的炮車,用來陸軍和各軍拉火炮,妙啊,太妙了”

  伍綜強拜道。

  劉建聽后。笑了笑。

  過人一點就通,這專業人士還是不同嘛。

  伍綜強本就是打鐵的出生,又通過劉建識字認字和一些簡單,基礎的科學知識教育培訓。

  所掌握的知識和自己的手藝,可比那些大明的鐵匠,匠戶強多了。

  不僅是伍綜強,如今工業區內的工匠基本都是如此。

  當然在劉建看來,這些人要是放在后世,那就差太遠了,不過只要這些人有上進心,能夠用心專研劉建所編寫的教材,同時自己實踐,總結經驗,也說不定這之中幾十萬工匠,工人中有那么一兩個或者更多有可能接近后世那些高級工程師和高級科技人才。

  畢竟人才都是學出來的,動手實踐出來的嘛。

  和這些工匠接觸久了,劉建發現其實他們并不笨,有些識字認字學得非常快,也就旬月之時,便可掌握幾百上千字,甚至兩三千字都能熟練掌握。

  而一些基礎科學知識,同樣上手非常快,這些都讓劉建非常驚嘆。

  古人不笨,只是缺一個機遇而已,而且就大明這樣的制度,再是人才也沒法發光吧。

  就如這伍綜強一般。

  還有動力廠廠長劉戲隆,同樣是鐵匠出生,同樣從鋼鐵廠走出,同樣只有三十七八歲,如今已是動力廠廠長,承擔制造蒸汽機之責。

  假以時日,這一類人必能打開起科學和工業的曙光。

  當然劉建也知道,未來靠著這些人也是沒有出路的,畢竟他們雖然學得快,雖然如今讓劉建非常滿意,但是他們還是或多或少保留了一些舊有思想和觀念,包袱。

  要想完全打破,就只能重頭培養真正的科技,工業人才。

  而這便要靠如今的學堂和學院那些年幼的學子們了。

  從鋼鐵廠出來,眾人便向此行最后一個工廠,也是如今工業區最年輕的一個工廠,動力廠走去。

  剛走到動力廠門口,一聲巨大的機器轟鳴聲便從屋內傳來,讓劉艷,李出源,李霜寧一陣驚駭。

  而劉建則范出一陣狂喜。

  一行人走進動力廠后,便被眼前一臺巨大的機械所吸引。

  “稟公子,這便是我們用二十多天,三班倒,不分晝夜研究,打造的抽水式蒸汽機,這里是鍋爐,由這里將蒸汽傳入氣缸,帶動氣缸內的活塞做上下往復運動,以這跟鐵桿帶動這根連桿運動,最終帶動這邊的水桶運動,我們測試過,可順利將水井內的水打出,不過我們覺得這種蒸汽機需要很多的煤來驅動,沒有充足的煤,根本驅動不了,而且輸出似乎并不穩定,這個問題我們正在想辦法解決”

  動力廠廠長劉戲隆向劉建拜道。

  “馬力有多少”

  劉建問道。

  “我們用公子所說的方式測試過,有五馬力”

  劉戲隆拜道。

  “哥,這馬力是啥”

  劉艷在一邊問道。

  “馬力是一種計量功率的單位,和另一個單位沈一樣,是專門的功率單位,他是以馬來作為參照來判定的,我命人從馬匹中選擇了一匹最強壯的馬,連續工作四個時辰,如此算出一秒鐘能夠將多少水提升一米,最后得到的是七十六千克水,也就是一馬力是七十六千克力·米每秒,要是換算成沈括,那就是七百三十五沈括”

  劉建笑道。

  為了方便各種計算,劉建也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新單位。

  如以宋代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命名的功率,替換了西方命名的瓦特,作為功率新單位。

  同時還引入了馬力的概念,并重新用馬匹按照西方的方式進行重新的計算。

  當然在劉建看來馬力實際上并不是特別精確,用沈括更好。

  不過作為參考,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劉兄可真是有趣啊,不知夢溪丈人要是知道被劉兄如此對待,會作何感想,不僅是夢溪丈人,還有記載力的墨子,大氣壓的尹子,做功的馬鈞,不知這些先人知道劉兄如此安排,是喜,是憂,還是怒也”

  李出源在一邊嘆道。

  “其實科學我華夏先人便有涉獵,只可惜缺一人將其系統化而已,在下不才,愿為第一人,為華夏打開一扇新的窗戶”

  劉建看了看李出源,笑道。

  李出源也是一笑,看著這些工廠,還有那科學教材,劉建還真能做到啊。

  “這種蒸汽機已經很好了,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打造出這樣的機械,已經非常不錯了,你們能發現這些問題,我心甚慰,說明你們是用了心的,你們可以進入下一階段了,打造完整版的蒸汽機,這些問題很多都可以解決了”

  劉建向劉戲隆說道。

  “那這種抽水式蒸汽機呢”

  劉戲隆問道。

  “就放這吧,以后進個博物館也挺好”

  劉建向劉戲隆微微一笑。

  弄得劉戲隆一臉疑惑。

  這博物館又是何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