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零六章:小冰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正統三年元月初二。

  劉建起了個大早,洗漱完畢后,便早早的出門。

  年三十的狂歡一直持續到了后半夜,弄得新年第一天,劉建只是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了大半天才起。

  如今正月初二,家中諸事有各長輩操持,劉建也無需上心。

  而劉建也難得回來一趟,自然也要去拜訪一下自己的好友。

  也不知李兄如今是在學院,在杭州,還是在自己家中。

  先去學院中問問再說。

  自劉建到國子監后,一開始李出源和劉建還偶有書信來往,然至十一月后,書信便戛然而止了。

  然劉建只是覺得或許因什么事耽誤了,所以并未上心。

  如今返回杭州,且馬上要加冠,對于自己在杭州學院內唯一的好友。

  劉建自然希望李出源能夠來參加。

  自然如今已是過年,所以學院應無一人,然劉建除去知道李出源家住錢塘縣臨平山外,具體的并不清楚。

  故而要先去學院問一下。

  何況雖然過年眾學子應都會回家,然明年二月童試,八月鄉試。

  自然也有很多人選擇在學院過年。

  就如彭時呆在國子監不回江西老家一樣。

  一路頂著西風前行,劉建只覺得周身哆嗦,寒冷。

  看了看周圍那些還穿著單衣,薄麻,呆在墻角瑟瑟發抖的販夫走卒們。

  劉建哀嘆一聲。

  人比人,氣死人啊,想想那些貴族豪紳,皇親國戚們冬天住暖房,火道房,出門還有大裘,袍,襺等衣物,而這些販夫走卒們只能穿單衣,麻衣,最多也就是一些棉衣。

  住的房舍也是四處漏風,最多有一床厚被褥就自己非常不錯了。

  大多數人還是只能蓋草席,穿草鞋。

  過冬全靠抖。

  而如今的冬天又是自古以來最冷的冬天。

  小冰期可不是說著玩的。

  凍死之人,那是非常常見的。

  看著那些墻角抖動的百姓,劉建嘆息一聲。

  都是這混賬的世道害的啊,再加上小冰期,能夠活著,或許對于這些底層百姓來說,已經是一種奢望了。

  而劉建又不能將他們都帶走,或者給他們如南洋那些移民一樣的生活,也就只有空嘆息了。

  想想如今小冰期還僅僅只是開始,還沒有到最頂峰之時。

  這段小冰期會在明末清初之時達到頂峰,天氣寒冷,干旱,朝廷確不思如何安民,依然黨爭日盛,對百姓剝削也越來越重,再加上關外韃子崛起,內憂外患,最終引發了明年動蕩,天災人禍啊。

  更讓劉建痛心的是,明朝對這些底層百姓的生死實際上從未上心。

  不說和別的朝代比,就說和后來的滿清比也不足。

  如今大明本來一年稅賦本就是華夏歷史最低的。

  但其中最少四分之一,甚至一半的稅賦都是用來養活那些朱姓皇族。

  更別說那些朱姓皇族,王爺藩王們自己還有土地,佃戶的收入,甚至經商,貿易收入。

  那是是皇家,也是有皇莊的存在的。

  而真正反應在老百姓頭上的賑災款,最高的時候也沒有超過百分之二。

  清朝最出名的一句話是康熙康熙,吃糠喝稀,然而康熙之時,至少還有稀粥吃,有糟糠吃,明朝呢。

  不說晚明,如今的明朝內就有很多山民,流民吃草根樹皮觀音土呢。

  滿清之時,一年賑災支出最少也有二三百萬兩白銀,而明朝了,終明一朝,也沒超過八萬兩。

  清朝前中期,特別是所謂的康雍乾三朝,賑災投入超過四點五億兩白銀。

  而清朝一年的收入最高也就是六千萬兩而已。

  這樣的賑災投入已經非常可觀了。

  當然還有人說清朝是番薯盛世,然實際上直到光緒年間番薯種植也就不到十分之一,自古以來就沒有哪一地是靠吃番薯為主的。

  滿清人口爆炸,其實和番薯并沒有太大關系,最大的關系是官紳一體納糧,取消人頭稅,取消賤籍,永不加賦等等措,而明朝,皇室宗親,官僚士紳,都享有不納稅的特權,而皇明所有稅負全部都壓在了底層百姓頭上,因此,在明朝,大量的自耕農不堪忍受盤剝,投身大官僚為奴,投身為奴在皇明叫投獻,不僅僅肉身投過去,而且是帶著田產去投的,也就是說大家都跑去給宗親官僚當家奴和農奴去了。

  除去這些外,官員免稅也是非常大的,在明朝現任京官一品,免田一萬畝,以下遞減,八品可免田兩千七百畝,外官減半,致仕免本品十分之六,未仕進士優免田最高可達三千三百五十畝,未仕舉人優免田一千二百畝,生員,監生八十畝。

  明朝最可怕的還有徭役,勞役制度,老百姓都要免費給官府出工勞動,還需要自帶干糧,明朝每一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稅收轉運倉庫系統,都有權利征發老百姓出徭役免費干活。

  明朝有的世仆歷年一二百載,歷人一二十世,其丁口有時可累千百。

  只因一二人受主豢養,或執年遠無印舊契,遂至合族子子孫孫都不能出頭,賤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是賤民,奴婢的孩子叫奴產子,只能世代為奴,惰民,丐戶,蜑戶等等都是子承父業,除非明朝政府允許,不然不可能轉變身份。

  如此人禍之下,再加上小冰河天災。

  皇明不亡,那真是天理難容。

  華夏自古以來,一共經歷過四段長時間的冰期。

  除去明清小冰河以外,還有三段時期。

  第一段是周朝之時,準確是西周之時,前后持續兩百多年的時間。

  第二段影響力一點也不下于明清冰河期。

  那便是從西漢末一直持續到唐初的大冰期,前后持續了六百年之久。

  其中最著名的漢末三國,魏晉南北朝,五胡亂華都發生在這一時期。

  而這也是華夏歷史上最長一段冰期。

  第三段是唐宋之時,從晚唐到兩宋之時,直到蒙古崛起之時結束。

  前后也持續了兩百來年。

  最后一段,也是影響力最大的一段冰期。

  便是如今的明清大冰期了。

  從明初一直持續到清末,直到二十世紀初才結束。

  前后依然有四五百年的時間。

  而其中頂峰便是明末清初從萬歷開始到康熙末年那百來年的時間。

  想想那時的大饑荒,大干旱,再加上瘟疫橫行和剝削。

  爆發席卷全國的起義,也就不奇怪了。

  天災人禍啊。

  如今天氣寒冷都已經讓劉建有些受不了了。

  要是到了高峰之時,那還如何過啊。

  當然如今南洋一地因地處熱帶,所以天氣不冷,最低之時也不過十幾二十多度,雖然最高之時也有三十多度。

  但是也不是不能過。

  加上劉建發明的短衣短褲,再加上勤洗澡,勤換衣,夏天也能安然度過。

  唯一麻煩的,是頭發太長了。

  但劉建也沒法讓人剪頭發吧,如今也就先這樣吧。

  一路來到學院門口,劉建便徑直走進了學院之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