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一十四章 玉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男人……”美女呢喃了一聲,旋即露出淺笑道,“我是這里的村長朱琳。”

  聽見朱琳的話,蘇晴明連忙道,“我是蘇晴明。”

  “你怎么進來的?”村長朱琳想了下問。

  蘇晴明撓撓頭,“我也不知道,就不知道不覺走到湖邊,然后跟著莉莉他們來到這里了。”

  聽了蘇晴明的話,朱琳瞥眉不語,似乎在思考他話的真假性。

  蘇晴明沒想那么多,直接說道,“朱村長,請問你知道李家村怎么走嗎?我好像迷路了。”

  朱琳并未回答他,一雙美目朝他看來。蘇晴明和她對視,朱琳的眸子宛如星辰,平靜卻不失光彩,有種勾人心魄的感覺,仿佛多看一眼都會陷進去。

  見朱琳不說話,蘇晴明有點著急,忍不住說道,“朱村長,如果你們覺得麻煩,可以告訴我位置,我自己走也可以的。”

  朱琳深深看了他一眼,忽然側過身軀,從額前取下戴的玉簪,又將玉簪遞到蘇晴明面前。

  蘇晴明不明所以,稀里糊涂的接過玉簪。朱琳見狀,俏臉微紅,低眉道,“離開村子一直向東走便可回到李家村。”說完便轉身離去。

  蘇晴明連忙叫住她,“朱村長,簪子簪子……”

  朱琳回頭對他微微一笑,“拿著玉簪你才可以走出去。”

  蘇晴明來不及思考她話的含義,焦急道,“那玉簪我怎么還你?”

  朱琳只是搖頭并未回答。

  蘇晴明的注意都在朱琳身上,并未注意到旁邊莉莉三女看見他手上玉簪,張大嘴巴驚訝的模樣。

  女村長朱琳離開后,莉莉收起驚訝的表情,笑著說,“走吧!我送你出村子。”

  蘇晴明隨著莉莉走到村外的樹林邊上,莉莉指著東方說,“一直向東走就好了。”

  在樹林里分辨方向并不容易,但好在現在太陽正在升起,紅色的曙光透過林間縫隙照進來,讓蘇晴明知道哪里是東。

  蘇晴明對莉莉說了聲謝謝,然后便拿著玉簪走入樹林。走了幾分鐘,蘇晴明便從樹林里走出來。他站在樹林邊上,看了看周圍,發現他現在站的位置是李家村的村頭。

  蘇晴明搖搖頭,“沒想到這么簡單就走出來。”這時他想起自己手上的玉簪,拿起來看了一眼,不禁皺眉,自語道,“我怎么把人家的簪子拿來了?”搖搖頭,蘇晴明將玉簪放入口袋。

  回到李邦業家時,太陽完全升起。剛進門,蘇晴明便看見姑父李邦國。李邦國臉上有掩飾不住的疲憊,看來他是連夜坐了長途汽車趕到這里。

  李邦國面前站著李邦業,兩人正在交談,蘇晴明回來后,兩人并未在意,仍在交談著。

  來到后院,蘇晴明看見了姑姑蘇丹,表妹李倩倩。一群人吃了早飯后,再度來到李和遠家中。

  隨著李邦業用鑰匙打開李和遠家的大門,李邦國在門口站著愣了半晌,才走進屋內。李邦國在屋內環視,眼神閃爍,落在身旁的雙手不自禁的握緊。

  李邦業的安排中,今天中午和晚上舉辦喪宴,明天早上將李和遠的棺材下葬。時間很快來到傍晚,李和遠家中來了十幾位客人,主要是村里的鄰居,賞面過來吃頓飯。因為沒有人哭喪,這場喪禮少了幾分悲戚感。

  喪宴在傍晚時分開席,到場的十多位客人加上李邦國這些人,一共坐了兩桌。沒有從外面雇傭大廚,燒菜的是李邦業的老婆何莉,蘇丹也打了下手。

  晚上喪宴結束后,客人們各回各家。

  姑父一家仍然住在李邦業家里。不過因為李邦國來了的關系,蘇晴明晚上要和李邦國睡一張床。

  轉眼便是第二天早上。天不亮,李邦國和李邦業就起床了,李邦正也早早趕來了。

  堂兄弟一行人來到李和遠的后院。李邦設開來了拖拉機停在外面。然后李邦國四人用扁擔將棺材抬到拖拉機上。

  因為抬棺材,蘇晴明也得以進入里屋來。他站在門口朝里屋里看了一下,家具只有一張床,一個矮柜和一個老舊的衣柜。而棺材就擺放在里屋中央,架在兩根長腳寬凳子上。

  蘇晴明還想多看兩眼,忽然被人從身后拉了一下,回頭看見是姑姑蘇丹。蘇丹瞪了他一眼道,“趕緊出去,別進這間屋子,不好。”聲音很小,似乎怕別人聽見。

  跟著蘇丹走到院子里,又聽姑姑說,“等下架棺材的那兩個長腳凳子你可千萬別坐。”

  姑姑的提醒是善意的,因為在農村有這種講法,放棺材的凳子和屋子晦氣,旁人不要進去。但蘇晴明鬼都見了不少,自然不太相信也不擔心這種事情,不過他也沒有說什么。乖乖的點頭。

  很快堂兄弟幾人費了一番力氣將棺材抬到拖拉機上,然后拖拉機司機開車,一行人跟隨,朝著提前選定的墓地位置趕去。

  跟隨車隊離開前,蘇晴明注意到姑姑蘇丹站在前屋,拿著掃帚向屋外掃灰。

  下葬的環節也很簡單,一行人將拖拉機停在提前挖好的墓坑前,兄弟幾人在墓坑里燒了把火,然后將棺材放下來,再在棺材上覆土填坑。

  這過程中,李和遠的兩個兒子一直站在旁邊看著,反倒是李和遠的妹妹,兄弟二人的姑姑李傳蘭撲在墓碑前哭的非常傷心。

  下棺材時,蘇晴明看見棺材頂頭的李和遠的遺照,瞳孔微睜,似乎看見什么。

  送完棺材回到李和遠的家,早上來的客人們沒有直接離開,因為中午還有一頓喪宴。中午的喪宴同樣擺了兩桌,飯菜都是何莉準備,到了差不多一點,客人們吃的差不多,各自擦掉嘴上的油光,三三兩兩的散去。只剩下李邦國,李邦業這些人還留在這里。至此,這場喪禮才算真正結束。

  喪禮結束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氣。李邦國特地向李邦業表示感謝,如果不是他從倒忙到尾,這場喪禮都舉辦不起來。如今雖然喪禮簡單了些,但總算是完成了。李邦國和李和遠的關系很差,但作為兒子,他也算盡到了最后的責任。

  之后李邦業用拖拉機將桌子和鍋碗瓢盆送回家。屋子里還剩下李邦國一家和李邦正。雖然是兄弟,但兄弟二人的關系并不親近,李邦業走后,兩人更是面面相覷無話可說。

  最后還是李邦國主動說,“邦正,帶我去你家看看吧。我這么久才回來一趟,以后……”話沒說下去,但意思已經很明顯。如今李和遠死了,李邦國以后回來的可能就更小了,更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在回到這個村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