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九章 元晶壁壘的秘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四十九章元晶壁壘的秘密  楊子江圍繞著那枚恒星級元晶結構體,嘗試著轉了那么三圈。

  倒不是說楊子江對于這枚恒星級元晶結構體起了貪心。

  以楊子江的尿性程度,起貪心肯定是起貪心了.

  但是相對來說,弄明白這個空間是怎么同質化所有進入到空間內的其他物質,使其在短短的不到一秒鐘之內,就已經成為了一種元晶結構體……

  對于楊子江來說更有意義。

  畢竟,作為楊子江擁有了念力入微能力以來,唯一不能復制的物體,在這個地方卻又突然大規模被這個空間制造出來。

  對于咱們的楊子江大人來說,實在是有點被人家把臉打的啪啪響的感覺。

  “尼瑪,老子總覺得,這個什么恒星級的元晶結構體里面,應該是有點什么與眾不同的東西,能夠把整個空間變成了一個制造元晶的加工車間。”

  的確,這個元晶壁壘給楊子江的第一印象,倒是有點像是當年人類戰國時代,各個國家那些比較高端的全自動生產工廠。

  楊子江當初發現的那個能量吸收入口,就是整個加工車間的原料進貨口,負責的就是元晶能量的提供。

  而巨蟹族和寄生族的兩個空間蟲洞,則是整個加工車間的成品輸出口,負責的就是制成品的輸出。

  至于元晶的加工過程,應該就是跟這個巨大的恒星級元晶結構體有關。

  只不過,楊子江的念力風暴,覆蓋和滲透了整個恒星級元晶結構體,仍舊還是沒有發現這么一個元晶結構體到底和其他的普通元晶在結構上有什么區別。

  信手從自己的后背抽出一柄長劍,這是當初在和肖劍的那柄長劍置氣的時候,楊子江制造的第一柄符合真神器性質的寶劍。

  剛才,為了跟自己的空間戒指內騰出來點地方,楊子江可是把自己的武器都騰了出來,為的就是能夠裝下哪怕是那么一枚小小的元晶。

  用力的揮舞著手里的真神器材質的寶劍,楊子江想要試一試,以自己手里的真神器,是否能夠對這個恒星級的元晶結構體進行傷害。

  ‘哐當!!

  和楊子江預料的差不多,真神器的武器,對于恒星級元晶結構體,竟然沒有產生任何的傷害。

  “我尼瑪,這肯定是了,你尼瑪根本就不是自然形成的東西能夠做到的。”

  楊子江之所以敢這么判斷,主要就是因為,他手里拿著的真神器,竟然連一個元晶結構體都砍不碎。

  要知道,楊子江手里的真神器,那可是要比肖劍當初寄生的真神器還要強大、還要鋒利。不要說自然形成的東西,一般的土木石塊等一旦遇到這柄寶劍,起碼能夠保證所有的紋理都給你切得明明白白的。

  至于合成物,楊子江曾經用這玩意切過自己用念力生產的最新款戰甲,當時楊子江可是認為這個戰甲肯定是整個宇宙之中最堅固的。

  本著最強的矛對陣最強之盾的理念,直接就拿出自己的真神器長劍,對著自己的最新款戰甲就是一頓亂砍。

  結果,不言而喻。

  反正從哪以后挺長時間,楊子江也都是光著膀子,再也沒有給自己的真神器找一個需要試一試的對象。

  這一次,楊子江可是發現了,剛才這么一下子,要是天然形成的東西,早就已經碎的不成樣子。

  當年矛盾相爭的矛,在上一場勝利之后,終于在這一場遺憾的失敗了。

  不過矛失敗了,不代表楊子江就得感到沮喪,恰恰相反,楊子江還真的就是非常的高興。

  因為他終于找到了這個元晶壁壘之中的基本秘密,原來這里還真的就是人造的。

  當然,說是人造的,肯定也不是指人類,只不過就是一個泛稱而已。

  “尼瑪,這得是多先進的文明,才能做出這么厲害的寶貝?”

  楊子江完全可以肯定,以天人帝國這樣河系霸主級別的文明程度,根本就不可能創造出這么強大的元晶加工生產車間。

  別看現在人類和天人帝國之間還是在文明程度上存在著一些細微的差別,但是在一些主流科技領域,人類的科學家那可是都在迎頭趕上。

  現在的人類,不論是在科技上,還是在武力上,已經完全是能夠做到和天人帝國平起平坐。

  所以,人類都難以撼動的恒星元晶,送到天人族其實也是一樣一樣滴。

  “這尼瑪,簡直就是一種無力感油然而生!”楊子江可以充分地肯定,一旦人類要是遇見能夠制造出這么一款元晶制造車間的種族,甭管你有沒有1000萬的主神境界強者,還是非常友好的四處傳遞信號為妙,負責光是人家這種科技發展程度,就已經足夠人類吃上一壺了。

  剩下的五天時間里,楊子江一直在用自己的念力,不停的在對整個元晶壁壘之中的這個恒星級元晶結構進行念力入微式的探尋。

  即便是在楊子江都已經將念力入微滲透到了比自己當年制造真神級宇宙長劍時還要小的境界,眼前的恒星級元晶生產車間,仍舊還是那種完全顯現出自然的元晶構造。

  可是正是因為這種呈現出來的自然元晶構造,才讓楊子江更加肯定了這個東西就是一個人造物。

  畢竟這個元晶恒星內部,一個個的夸克結構排列的整整齊齊,簡直就是規矩無比。

  這可跟楊子江當年初初得到元晶進行念力滲透時發現的元晶內部結構完全不一致,天然的元晶,內部的結構可是沒有這么整齊,多多少少的都會存在這種那種的問題。

  這也激發了楊子江的好奇心,究竟是什么能力,能夠將這一切的元素、夸克歸攏的這么守秩序。

  就這樣,五天時間內,楊子江一動不動,專心的將所有的念力進行了入微。

  終于,在第五天末的時候,楊子江終于在自己念力入微的盡頭,發現了端倪。

  原來,這些所謂的元晶內部構造,竟然會是一個個極其微小的機器人。

  不同于楊子江早期發現的皮米機器人,這些極其微小的機器人甚至都不能用皮米來測量,也許,皮米的百萬分之一,才算是這么一個機器人的測量單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