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七章 闖王寶藏 重見天日1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二十七章闖王寶藏重見天日1

  既然下定決心,天朝文物保護部門的執行力還是非常強大的,短短半個晚上,能夠召集的人員、準備的器械設備,一切能夠動員的力量全部就緒。

  第二天早上,早起準備逛逛潘家園市場的人們突然發現,潘家園附近一條街道突然被圍了起來。

  對外的說法是道路施工再加上線路改造。

  然后就是各類的工程車輛,還有許多人一輩子都沒見過的奇怪物事紛紛進場。

  對于一般人來說可能是奇怪物事,但是對于潘家園混跡這么多年的老油條們,什么東西沒見過。

  再說了,洛陽鏟,金屬探測器,就這些玩意兒,對于來往與潘家園的土夫子們來說,還真就不算是什么稀罕玩意兒。

  帝都的爺們兒愛打聽,那是舉國聞名,打聽出來什么消息愛往外侃大山,同樣是舉國聞名。

  因為本身天朝文物保護部門也沒打算瞞著大伙兒。

  所以沒過多長時間,全帝都就都知道潘家園可能出現“闖王寶藏”的消息了。

  全帝都都知道潘家園“闖王寶藏”的事,那么全天朝就都知道了。

  全天朝都知道了,那么全世界也就都知道了。

  當初天朝文物保護部門老部長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現在整個世界都知道天朝文物管理部門在發掘“闖王寶藏”,如果發現了寶藏還好,即便只有那么一丟丟也行,至少能向世人有個交待。

  如果不能發現,那么天朝文物保護部門也就會在全世界面前丟了大臉,那么老部長能不能光榮退休都說不定。

  可以說,天朝文物管理部門還有老部長,把自己逼得有些騎虎難下了。

  但是,正所謂“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人在某些時候真的需要比自己一把。

  作為一輩子貢獻給天朝文物保護事業的老部長,始終相信自己的判斷,現在帶著白手套的雙手里拿著的金牌肯定是李自成親自刻字的。

  “沒有什么人會無聊到利用真的文物來調戲一個快要退休的糟老頭子!”這是老部長和他的老朋友們以及下屬們所說的原話。

  雖然圍起來的街道面積確實很大,但是楊子江標注出來的藏寶地點其實還是非常精確的,毫不夸張的說,誤差范圍不會超過10米。

  之所以天朝文物保護部門要把整個街區圍起來,其實還是害怕楊子江制作的藏寶圖不十分精準,畢竟在這些專家的眼里,楊子江制作的這張藏寶圖實在是太不走心了。

  當然即便是楊子江制作的藏寶圖再不走心,當下能夠給天朝文物保護部門提供線索的也就只有這么一個小小的藏寶圖了。

  因為帝都的街道上以及街道的地下都排滿了各種管線,金屬探測儀這種設備暫時是用不上了。

  當下最簡單實用的,就是利用洛陽鏟,在帝都城市規劃部門的指導下規避開各種地下管線,一步一步的來試探著地下的空間。

  因為楊子江藏寶圖標注的藏寶地點位于地下100米,所以這次天朝文物保護部門除了洛陽鏟以外,還從地質勘探部門借來了兩臺專業的探礦設備,別說100米,1000米都不是問題。

  隨著各種機器設備的進場,前期探測工作也正式開始。

  因為專業探礦設備數量較少,所以兩者之間安排的距離較遠,一個在標準的藏寶點正上方,另外一個距離這個藏寶點10米,其他的洛陽鏟之類的圍繞在這兩臺探礦設備周圍,每隔5米設一個探測點。

  天朝的文物保護工作者非常務實,一聲開工命令下來后,兩臺探礦設備轟轟作響,圍繞在這些探測設備附近的洛陽鏟也叮叮當當的開始了下探。

  一時間,處在整個探測挖掘現場的人們仿佛置身于繁忙的建筑工地一般。

  老部長站在楊子江標注的藏寶地點附近,眼看著自己眼前的探礦設備不斷的卷出沙土,探礦鉆頭顯示的深度不斷變化——“一米,五米、十米,二十米,五十米,八十米”

  人在專注的時候都會感覺時間過的特別快。不知不覺,時間已經快到中午,也許是夏末的陽光太過猛烈,此刻包括老部長在內,現場的很多人額頭上、手心上都布滿了汗液。

  “九十米、九十五米,九十八米,一百米,一百零一米,一百一十米”

  已經深入地下一百一十米了,位于楊子江所標注的藏寶點上方的探礦設備還在繼續的往下探測,而探礦鉆頭附屬的影像傳來的還是一片昏暗的泥土。

  目前還是沒有發現什么有價值的線索。

  就在眾人感到深深的失望之際,十米之外傳來了一聲大喊:“探到地下空間了,鉆頭下面是空的!!!”

  原來是另外一臺探礦設備,它向下探測的鉆頭鉆到了楊子江當初利用念力制造的藏寶大廳了。

  一時間,人們紛紛涌向這臺探礦設備。

  因為是要進行寶藏探測,此次從地質部門商借的這兩臺探礦設備都是非常先進的,內部都有地下探測錄像設備,可以實時的對探測到的地下空間進行視頻觀察。

  老部長作為現場最高負責人,搶先蹦到探礦設備上,看他敏捷的身手,一點都不像是一位已經65周歲即將退休的老者。

  坐在探礦設備上,打開探礦設備上的視頻觀察系統,一個黑洞洞的空間出現在探礦設備的顯示器上。

  要說這臺探礦設備也是運氣好,剛剛好就打在了楊子江制造成的藏寶大廳的一個角落上。此時,鉆頭上附帶的探照燈光向整個空間照去,一個面積約為200多平米,高度約為5米的藏寶大廳在顯示器上顯現出來。

  大廳的中間小山般的堆放著數不清的木箱,木箱旁散落著各種金銀珠寶(楊子江給推散了的)和兵器甲胄,還有各種瓷器玉器也是同樣雜亂無章的擺放在小山周圍。

  探照燈的燈光照射在這些金銀珠寶和兵器甲胄上面,一時間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映射的探礦設備顯示屏白茫茫的一片。

  “就是這里了!同僚們,就是這里了!我們找到‘闖王寶藏’了!”老部長猛然站起,不顧突入起來的眩暈,高聲的向在場的同僚們宣布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找到了?沒想到這么快就找到了!”

  “是啊,真的沒有想到這么快!”

  “也不知道這下面的藏寶究竟有多少?”

  “找到了!我們找到了!”

  “嗷………………”

  一時間,現場參與探測的人們歡呼起來,從一開始的不敢相信,到確信之后的歡呼,聲浪傳出了數百米。

  歡呼聲傳出老遠,在探測場地外圍翹首以盼的帝都閑散老爺們和聞訊而來的各國記者們可都是聽個正著。

  要不是因為有警衛攔著,相信這些人早就全部跑進探測挖掘現場去一探究竟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