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九十六章:婦人之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唐的戰馬,尤其是火槍營士兵所配備的戰馬都是經過訓練的,并且戰馬所佩戴的面具上也特地制造了遮掩馬耳的部件。

  說到底,火槍營士兵的戰馬除了對火槍火炮的聲音更加耐受一些之外和普通的戰馬也沒什么區別。

  但就是這一點小小的改變卻能左右戰局。

  連綿不絕的槍響聲對高句麗騎兵的戰馬造成了影響,使其有些焦躁不安,雖然還能勉力控制住,但很快就不一樣了。

  被火槍射傷之后,焦躁的戰馬徹底亂了起來。

  看著已經有些混亂的部隊,溫沙門一咬牙,在自己胯下戰馬的屁股上狠狠地劃了一刀。

  “聽我命令,沖陣!”

  溫沙門知道,此時的他只能先將站在河岸邊的蘇定方沖垮,徹底阻止唐軍主力的渡河,然后他才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對付正在砰砰作響的火槍營。

  然而,事情的發展再一次出乎了他的意料。

  嘟嘟嘟!

  三聲急促的哨向,火槍營還在砰砰作響,但蘇定方卻已經翻身上馬。

  “大唐兒郎們,沖鋒!”

  在溫沙門不解的目光中,蘇定方之前糾集起的唐軍以及后來渡河的唐軍正飛速朝著他們沖來。

  難道他們不怕正在砰砰作響的火槍嗎?那些火槍也不顧自己人的安危?

  很快,火槍營的士兵就給到了他答案。

  一輪輪換齊射,火槍營的士兵令行禁止地停了下來,而蘇定方正好率軍沖到了溫沙門的面前二十余米的地方。

  那三聲哨響就是信號,燧發槍不是后世的藍火加特林,粗劣的工藝并不能支撐它連續的射擊。

  六輪輪換齊射,這是姜云明定下的最高標準,是火槍營的最高禁令,如非特殊情況,那么同一支火槍在徹底冷卻之前最多只能射擊六輪。

  而高句麗軍一直在勉力抵抗著火槍,可以說近乎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東北側,即便是知道了正前方的唐軍開始沖鋒都無暇顧及。

  是以,蘇定方僅僅率領了幾千人就殺了高句麗軍萬余人一個措手不及。

  僅僅兩個回合,溫沙門的頭顱沖天而起,高句麗軍徹底亂了套。

  冗長的號角聲響起,但這次卻并不是唐軍這邊發出的,而是站在城頭的高延壽派人吹響了撤退的號角聲。

  此時正在戰場中心的高句麗士兵可不管這是誰吹的號角,他們只知道在自己所經歷的訓練中這種號角聲代表著撤退,而這正是此時他們想要的。

  但在高延壽驚詫的目光中,蘇定方僅僅是在陣中沖殺了一個來回,似乎是早就有人給他規定了一個范圍,高句麗軍逃到這范圍之外后他就絲毫不戀戰地停止了進攻。

  但很快,高延壽絕望了。

  砰!遠比火槍要大得多的聲音響起,在高句麗士兵撤退的路上炸開了一朵花。

  薛萬徹那邊的投石車終于是出手了。

  河對岸,因為使用望遠鏡的原因李世民緊閉著一只眼睛,這讓姜云明看不清他的表情,但這并不妨礙他看到自己老丈人那張大的嘴巴。

  開花彈的威力屬實是有些駭人了,只要在人群中爆炸,那最少就是三到五個平方米的范圍的人失去戰斗力甚至直接死亡,四射而出的鐵釘鐵片還會對比這個范圍更大的敵人造成傷害。

  描述歸描述,但親眼所見是另外一回事。

  唯一的缺憾就是這次時間有些倉促,而且薛萬徹只有一架投石車,另一架還在李勣那邊。

  不是姜云明不想多帶一些,也不是因為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姜云明不清楚開花彈的傷害,而是因為這遼東地區的路實在是太難走。

  在這之前姜云明一直覺得在火炮出現之后投石車這種攻城裝備就應該退出歷史舞臺了,所以他也一直沒有針對投石車做出改進,這就導致了在遼東地區這種地方投石車單單是運輸就成了很大的問題。

  如果是草原那種地形,姜云明說什么也要多帶一些。

  不過這也是姜云明這么認為的,其余的不管是在他旁邊觀察戰況的李世民還是正在正面戰場上的薛萬徹等人都對投石車投射的開花彈很滿意。

  要知道,在火炮和開花彈出現之前攻城可是很難的,根本就做不到以如今這么小的代價就取得大勝。

  如果在早有準備的兩軍對壘之中,怕是敵軍還未沖到面前就要在開花彈和火槍的雙重作用之下落荒而逃了。

  “三林,吹號。”

  “是!”

  在李世民不解的眼神中,羅三林讓人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很快,蘇定方收攏部隊,薛萬徹所率領的水師挺近。

  一根根繩子通過冰面上的士兵飛快的傳遞到對岸的蘇定方軍中,一張張木筏被扔到了冰面上。

  冰面在大軍到達之前就遭到了泊汋城駐守的高句麗軍破壞,姜云明吃不準火炮這個噸位能不能順利過去,所以就用了這個方法。

  “你這是打著先把他們打怕了,然后在用火炮和那個開花彈攻城的主意?”畢竟是帶過兵的,李世民一眼就看出了姜云明的意圖。

  “嗯。”面對老丈人的半疑問半肯定,姜云明點了點頭。“火炮和投石車的射程都是略微比弓箭遠一點,站在城頭的弓箭手在拋射的情況下很難說會不會有流矢對我軍造成傷害,所以現在才是用火炮和開花彈最好的時機。”

  “但是你知不知道這樣做是在貽誤戰機?”雖然李世民知道姜云明是抱著盡量減少傷亡的想法,但他卻并不贊同。

  “戰爭就是要死人的,不管是敵方還是我方。超出尋常弓箭近百米的射程,這已經是很好的條件了,如果你一早就下令讓薛萬徹攻城,那么此時我們都極有可能已經進駐這泊汋城了。”

  “雖然我們的傷亡會有所增加,但這卻完全在可接受范圍之內,屆時敵軍的傷亡要遠遠高于我們,而且我們也能俘獲大批的俘虜。”

  雖然這一路上取得了極為輝煌的戰果,但對于姜云明這種婦人之仁李世民卻很不滿意。

  在天下未定之時他李世民不知道打過多少場戰爭,攻破過多少城池,每次的傷亡無一例外都比這次要高,而且是高得多。

  沒有火炮的攻城是什么樣的?是拿人命堆出來的!

  姜云明的做法的確是盡可能的降低了唐軍的傷亡,但卻也遺失了戰機,丟失了能取得更大戰果的機會。

  請:m.yqbiqu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