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八十三章:本該退出時代舞臺的武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在蘇定方的指揮下將士們井然有序地下了船,并且在下船的那一瞬間就開始動了起來。

  手持藤甲的步兵全部都沖到了隊伍的前方,訓練有素地結成了一道長龍,手中的藤甲也形成了第一道防御,防御的主要目標就是遼東城上的弓箭手。

  隨后下船的是火器營的火槍手。

  在大軍行進的過程中其實火器營一直都是屬于拖后腿的存在,因為火炮的笨重導致火器營每每都是在隊伍的最后面,大軍甚至還時不時的要停下來讓他們修整。

  畢竟高句麗這邊是山地居多,不像當初進攻定向時放眼望去都是一望無際的草原。

  在山地里行軍,火器營還要負責搬運極重的火炮和彈藥,這也就算了,偏偏一路上都沒有看到高句麗方的一個人影,這樣火器營的將士們心中都憋了一股氣。

  期待了許久的戰爭就在眼前,在姜云明的安排中,火槍手是火器營中最早動起來的,他們很是迅速地就在藤甲兵的后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這是第二道防線,而且還是以攻代守。

  兩種兵種卸完,戰船上也基本上空掉了,除了兩艘戰船依舊還停在河對岸之外其余的戰船都已經開始往回退走準備開始接送第二批士兵了。

  然而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到了那依舊停留在河對岸的兩艘船上。

  兩架堪稱是龐然大物的投石車在慢慢的從船上被運了下去。

  在整個戰場上,除了戰船之外就沒有比投石車還要大的東西了,即便是火炮也不行,所以投石車甫一出現就吸引了近乎于全部人的目光。

  已經到了城門口準備開始帥軍沖鋒的乙支文德有些疑惑,他不知道為什么唐軍明明有火炮,但卻還是要費盡力氣把這笨重的投石車運到戰場上來。

  但現實很快就給了他答案。

  低沉的號角聲響起,是剛剛渡河的將士們這邊發出的,而在聽到了號角聲之后,在遼東城南方向的水師瞬間結陣。

嗚嗚嗚  一長兩短的號角聲,乙支文德不知道這代表了什么,但他知道這里面肯定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因為他看到遠處薛萬徹率領的水師已經動了起來。

  結陣推進,但在薛萬徹的指揮之下,水師的推進速度卻很是緩慢,而且僅僅推進到了離遼東城三百米多不到四百米的地方時就停了下來。

  不用去探究乙支文德也知道這是為什么,因為他也曾經這么做過。

  為了預防遼東城頭上的弓箭手。

  這個時代,弓箭的射程普遍都是在兩百米左右,而且這還是最大射程,能造成一定殺傷的有效射程不過是在百二十米左右。

  三百多不到四百米,這足夠讓乙支文德預先留在城頭上的弓箭手廢掉了。

  然而乙支文德的絕望還沒有結束,已經渡過遼水的唐軍也開始動了起來,然而他們并沒有直接朝著遼東城這里推進,反而是向著南方唐軍水師那邊靠近。

  直到與水師結成犄角之勢才停了下來。

  眼看著唐軍那冒著黑煙的船已經開始運送第二趟渡河的士兵了,乙支文德一咬牙,大手一揮,讓士兵吹起了沖鋒的號角。

  作為高句麗的第一道防線,榮留王對遼東城這座城池不可謂不重視,單單是這么一個城池他就派遣了近七萬士兵把手。

  聽起來很少,但實際上卻已經是很多了,畢竟這里離高句麗的國都平壤還遠得很,不可能在這一個城池上就耗費一半甚至大半的兵力。

  乙支文德一馬當先,但卻并不敢沖得太遠。唐軍水師因為忌憚遼東城頭上的弓箭手而停在了三百米開外的范圍,而乙支文德也不敢離開自家弓箭手的射程范圍之內。

  裝備本就不如大唐,乙支文德更加不敢和大唐打以少打多之戰了。

  然而他卻不知道,正是這份踟躕葬送了他在此戰中唯一獲勝的可能。

  隨著第二批次的士兵渡河,姜云明笑了起來。

  “在平州時小子給大總管的東西呢。”

  “在呢”李勣拍了拍胸口。

  “趕緊用起來吧,小子保證大總管能見到您從未見到過的一幕。”姜云明伸手入懷,掏出了一個筒狀物。

  望遠鏡,還是單筒的。

  在突厥之戰過后,姜云明回到長安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這望遠鏡造了出來,在定襄之戰發生前,他不止一次懊惱自己為什么不早點兒把望遠鏡弄出來。

  所以他在回到長安之后就立刻著手于望遠鏡的制造,這次也總算是能派上用場了。

  不過雖然望遠鏡的原理很簡單,但姜云楓卻并沒有能弄出來多少,因為望遠鏡也是要調整焦距的,這在什么都缺乏的大唐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最終姜云明也只做了十來個,自己留了一個,給李靖和李道宗等大唐的武將一人分了一個,再給老丈人一個就沒了。

  在出了平州之后李勣也不是第一次用這望遠鏡了,他熟練的拉開望遠鏡的短筒,朝著河對岸的戰場上望去。

  不看還好,一看就讓李勣有些蒙圈了。

  率先動作的不是站在最前面的藤甲兵,也不是藤甲兵后面的火槍手,更不是被李勣賦予重望的火炮,而是先前他最不看好的投石車。

  “這是……”李勣多少有些不滿。

  在李勣的設想中應該是藤甲兵在前推進,當推進到二百五十米左右的范圍內停下來,用比弓箭射程更遠且殺傷更大的火炮轟擊,在轟擊對方城門的同時盡可能多的打掉對方城頭上的弓箭手,隨后就全軍出擊,一鼓作氣拿下遼東城。

  但眼下藤甲兵沒有動作,火槍手和火炮也沒有,反而是他先前認為都不應該帶過來的投石車。

  他不知道在上傳之前姜云明對蘇定方說了些什么,但事已至此,李勣技能安心等待后面的發展了。

  但他沒想到的是,他從未見過甚至連想都沒想過的一幕景象就這么發生在了他的眼前。

  就是他最不看好的投石車,用它不如火炮的射程,造就了一番遠勝于火炮的戰果。

  看著一旁微笑著觀察對岸戰況的姜云明,李勣打了個寒戰,感覺不寒而栗。

  他無法想象,這個平時雖然算不上溫文爾雅但也算是個頗有才能的少年能締造出這么一副景象。

  一副堪比人間地獄的景象。

  請:m.yqbiqu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