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四十二章:難以置信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人是社互性動物,不是沒有人能獨自生活于沒有他人存在的環境中,但那種人都是萬中無一的。

  田福的事情姜云明沒有多說什么,村長以及村民們的那份歉意他不應該接下也接不下,但最終他還是接下了。

  這是一種安慰,只有自己接下了,他們心里才會安心。

  田家村眼下已經成了遠近聞名的村子了,誰都知道田家村的人救了一個淺灘之龍,換來的是一世甚至幾世的安穩與富貴。

  吱呀。

  涉及到了略顯沉重的話題后姜云明和村長都不約而同的沉默了下來,但是木門的摩擦聲卻吸引兩人的注意。

  “你怎么跑這兒來了?”絲毫沒有在意環境是否適合,李世民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

  “拜見陛下。”村長伏地而跪,而大牛也丟下了手中正搬著的糧食拉著自己的媳婦兒跪了下來。

  “父皇。”姜云明站了起來,不過拱了拱手后就和老丈人出了村長的院子。

  不管于公于私,村長的院子里都不是個談話的地方,姜云明怕老丈人說些什么不該村長他們聽到的東西,那樣子就不好了。

  “您怎么過來了?”漫步在田埂上,姜云明有點兒心不在焉。

  “怎么,朕就不能過來了?再怎么說麗質也快臨盆了,朕還不能過來了?”

  似乎是因為女婿和老丈人向來都是不對付的,李世民每每見到姜云明說不了兩句話就得夾槍帶棒的。

  拿李麗質說事兒屬實有些太早了,雖然不能像后世那般直接算出來一個比較準確的預產期,但李麗質是正月之前才有孕吐的,所以推算過來就是還得兩個月左右李麗質才會臨盆,最少最少也不會少于一個半月。

  “沒什么,就是害怕您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兒,村長他們聽了不好。”雖然心中腹誹,但是姜云明卻沒有說出來。

  不過他倒是覺得自己這個老丈人似乎是越來越傲嬌了。

  “你真的打算護著他們一輩子嗎?甚至讓你的兒子也護著他們的兒子?別否認,據朕的了解你是能做出來這樣的事兒的。”

  對于姜云明這一點李世民一直都不太滿意,因為他覺得姜云明有些過于優柔了,但他卻正因為姜云明的這一點而感覺到無比的放心。

  因為對于這種人來說打感情牌是最有用的。

  “能幫一把是一把吧,畢竟當初讓兒臣活命的飯都是大家一家一家地分出來的。”

  “報恩歸報恩,但總不能沒有限度的吧?”

  “貧賤之交見真情。當初的田家村條件并不怎么好,說揭不開鍋那有些太過了,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吃不飽的,然而即便是那樣他們也愿意分出一口來給我這個從未見過的陌生人,這就足夠了。”

  “話是這么說,但是你對那個田福的處理是不是有些輕了?畢竟再怎么說你也是大唐的縣公,而他卻意圖戕害開國縣公和公主的孩子。”

  “殺了他是因為律法不容觸犯,而讓他下葬卻是因為法外卻有人情。田福下藥是為了讓他的母親不在受罪,這是他孝順,但他觸犯了律法,我只能待他死后對他寬容一些。”

  姜云明不是什么圣人,對于意圖傷害他或者他親人的人不會簡單的饒恕他們。

  田福之所以能被下葬也是因為李麗質和她腹中的胎兒沒有收到影響,再加上田福也早有死志,如果田福意圖茍活的話姜云明是肯定不會放過他的。

  “話說您今天來不會就是為了這件事兒吧?糧食的問題還不夠您頭疼的?還有閑心思來教育兒臣?”

  田福并不是什么好的話題,所以姜云明也不打算繼續下去了。

  “那倒不是,不過你說對了一半兒,朕今天就是為了新糧才過來的。”

  姜云明不想說,李世民也不愿意多做糾纏,所以很是干脆的就把話題轉到了他來的目的上。

  “糧食?出什么問題了嗎?”姜云明有些奇怪。

  他之前已經把他能想到的所有變故都說了出來,再多的話他也想不到了。

  “你預料的沒錯,事情正在朝著你說的那些方向發展。有人開始大量收購新糧用以飼養牲畜,也有人就像他們一樣開始耕種菽和黍。”

  李世民說著指了指正在田間勞作的村民們。

  “雖然是沒有出乎兒臣的預料,但這屬實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絲毫沒有猜中了的興奮感,姜云明臉上剩下的只有苦笑。他雖然不是什么悲天憫人的圣人,但是這種事兒還是少發生一些為好。

  但是沒辦法,誰讓天下人皆是不撞南墻不回頭呢?

  “消息的確不是什么好消息,但也不是什么壞消息,最起碼事態沒有超出你的預期。不過眼下有件事卻不太一樣,不僅是你,即便是朕也沒有預料到。”

  “嗯?”姜云明愣住了,他沒想到老丈人的話還有反轉。

  “據下面傳來的消息,滎陽鄭氏的人正在派人大量收購新糧,而且價格要比市價要高一些。”

  “這件事是哪個‘下面’傳回來的?”

  沒有著急去思考問題,姜云明反倒是拋出了一個問題。

  “沒有人知道的下面。”

  “唔……”

  得到了確切的答案之后姜云明這才低頭沉思了起來。

  收糧,而且明明能以更低的價格收購但是他們卻偏偏用比市價還高的價格,是為了收割百姓的好感度?

  不太可能,百姓們雖然在某些地方是愚鈍的,但他們并不是傻子,與其效忠于那個給他們好處的世家,那還不如效忠于把新糧推廣開來的大唐。

  而且他們費盡心思的收割百姓們的好感度是為了什么?

  謀反?那是不現實的,眼下他們聚集不起來能和大唐官方對抗的隊伍。

  利用民眾讓他們重歸朝堂?也不太可能。眼下的大唐百姓們說話的聲音并不是很大,因為科舉的概念雖然早已經提出,但是因為很多人百姓都是從未讀過書的,再加上高句麗那邊也馬上要開始了,所以科舉還得往后順延,而沒有科舉百姓們哪來的話語權?

  可是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什么是能讓滎陽鄭氏寧肯散盡家財也要大量收購糧食的?

  嗯?散盡家財?

  “應該……不太可能吧?”姜云明喃喃自語,語氣很是不自信。

  天才一秒:m.173kxs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