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六百三十四章 冰上奇襲(4)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撤退,是趙權等人以極其強硬的姿態,堅持塞入東真軍中的戰術思想。

  中原的漢人士卒,面對蒙古人這種極善馬上作戰的軍隊時,正面的對攻不一定會落于下風,但往往都慘敗在撤退的路上。

  逃跑并不是可恥的,在逃跑中被殺才是最可恥的!

  如今東真軍的任何一支軍隊,論攻擊與防守能力,也許并不算強軍。但是論逃跑戰術的使用,可能天下已經沒有哪一支軍隊可以超越他們了。

  當然,戰場上的撤退并不僅僅是逃跑那么簡單,這是一個必須在高度組織與紀律的前提下,才可能實施的戰術技巧。

  首先需要一個將膽,需要一個始終擋在隊伍最末端、愿意以自己的生命為袍澤爭取撤退機會的將領。

  只有這樣,其他人才不會在撤退中因為驚慌無措而潰敗,才會堅信當自己停下來為別人抵擋后追敵時,不會被別人當作炮灰犧牲。

  而后,才是撤退時對于工具的使用。

  東真兵五人一組,各自迅速匯集。有人往岸邊狂奔,有人站在原地繼續殺蒙古兵,有人則開始在撤往冰湖的路線之上設置障礙。

  當時,趙權等人把兵鏟當作自己的武器時,絕沒有想過有一天,兵鏟竟然會成長為東真全軍撤退時的最大利器。

  即使是在這種天寒地凍的天氣中,利用銳利的兵鏟在地上挖出一條壕溝,也是件不太難的事。

  壕溝不用太深,二三十公分即可,縱橫無序交錯。這是在撤退中對付追擊戰馬最可怕的武器。

  鳴鏑出之后,丁武便在原地站住,叉劍在手,環視著混亂之中的敵軍后營。

  王顯見狀,略一猶豫,還是向后方奔去,像他這樣上帶傷的,必須在第一時間撤離,否則會連累到其他人。

  一支盾牌倚在丁武正前方,其余幾人手持弓、弩,不停地向從煙霧之中探出頭來的敵兵。

  五個人,卻將混亂的敵兵,擋在了二十步之外。

  十息之后,丁武手一揚,五人散開向后狂奔。

  腦后箭風襲來,丁武根本沒放在心上,子略微一側,“叮”的一聲脆響,一只箭矢正中他掛在后背上的兵鏟。

  丁武五人一口氣奔到隊伍的最后方,五人同時抽出兵鏟,開始以極為熟練的動作往地上挖坑。

  七八條坑道挖成之后,其他四支隊伍也已陸續撤至他們后面,有人已經開始坐在冰面上,著自己的冰刀靴子。

  “轟”的一聲炸響。

  撒在最后一條淺壕中的火油與火藥炸響,最后一批東真兵沖至湖岸邊上。迅速地整理著自己的裝備。

  丁武轉頭看了一圈,還好,有人掛彩,但沒人重傷。

  蒙古兵已經感覺到了抵抗力度漸弱,開始興奮地大叫著:

  “殺過去,他們沒力氣了!”

  “前面是冰面,這些賊人無路可逃了!”

  “殺光他們,重重有賞!”

  “啊——”

  又一波密集弩箭至,令這些狂躁蒙古兵的氣勢為之一滯,不由紛紛趴倒在地以避四處橫飛的弩矢。

  后面緊跟著又沖來一隊灰頭土臉的蒙古兵,直接踩過這些蒙古人,沖向湖邊的東真兵。

  “趴、趴、趴”收腳未及的蒙古兵,紛紛滑倒在冰面之上,如一條條脫水而掙扎著的肥魚。

  相互的埋怨與怒罵聲頓起,隨即卻被一聲驚吼壓制下去。

  “人呢?賊人呢?”

  冰面上,幾十條人影,貼在冰面之上,漸漸遠去。

  如一排低飛而行的大雁,在目瞪口呆的蒙古人眼里,漸漸消逝不見。

  “飛走了?混蛋!”

  脫迭一個耳光,將一個從后營跑來報信的蒙古兵幾乎扇飛出帳。

  “你當我是傻瓜嗎?敢用這種消息來糊弄我?”脫迭沖上前,又一腳直踹而去。

  塔察兒緊皺眉頭,上齒幾乎將下唇咬出血來。

  “報——”又有一個游騎兵沖進軍帳之內。

  “東真軍主力已至三里之外!”

  “好,隨我殺出去!”脫迭惡狠狠地吼道。

  “將軍,不是說要他們入營嗎?”邊上又有人提醒道。

  “個!咱們后營糧草都被燒了,拿什么敵?”

  “報——”

  眾人被不斷沖來的消息,都驚得有些氣浮氣躁了。

  “東真軍主力八千匹馬,騎兵只有不到一千,其他的全是馬匹!”

  “什么?”所有人都被這消息驚呆了。

  一千人,帶著八千匹馬,他們想干嘛?

  ——東真軍主力已經掉頭撤離。”

  跑了?

  脫迭已經完全被整蒙了。

  后營的敵人飛了,前營的敵人跑了!

  那應該是追擊那些飛的人,還是那些跑了的人?

  營內眾將面面相覷,只有端坐不語的撒吉思卻暗暗地松了口氣:跑了最好!

  他就知道,東真軍是不太可能直接攻擊塔察兒中軍的,這個有點不合邏輯,即使將這里攻破,東真軍也一定損傷慘重。

  一旦如此,今后可就再也別想跟南京府的做生意了。

  損失點糧草,那就損失點!

  漢人有句話說得好:錢財乃外之物,糧草沒了,想辦法再攢一些就行了。只要能熬過這個冬天,糧草自然會從地底下冒出來的。

  塔察兒失望的目光,從兩眼呆滯的脫迭,轉向老神在在的撒吉思,而后又停留在廉希憲上。

  廉希憲輕皺眉頭,正獨自一個盯著一副粗糙的地圖。

  根據他的計算,東真軍此次出動兵力不會超過一萬。數千北路軍東撤之后,已經從塔察兒部的游騎兵視線中消失;中路軍除了剩下的一千人,其他人一樣不知所蹤。

  廉希憲不相信,東真軍這么辛苦地越過蒙可山,只是為了燒他們一些糧草。

  那么,他們目的是什么?

  這些人,會被調到哪里去?

  是捕魚兒海?還是多泉子?

  如果東真軍正在集中兵力,發動對塔察兒部南路軍的圍攻,廉希憲還覺得無所謂。畢竟那里還有兩萬多的蒙古兵在,就是敗了對于自己影響也不大。

  如果是多泉子,那麻煩就大了。

  廉希憲覺得,此次忽必烈王子的辛苦布置,很可能將因此而付諸東流。

  難道說,此次東真軍出兵,真正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塔察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