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百零九章 武裝游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兵部前往京營堪驗的是右侍郎謝三賓,此人曾在天啟年間為嘉定知縣。

  崇禎五年,孔有德、李九成等圍萊州,謝三賓疏言成事在人,不過數月,即敕巡按監軍。后萊州圍解,登州平,謝三賓敘功進太仆少卿,然而不久卻因母親病故丁憂歸。

  弘光朝成立后,在籍的謝三賓先被重啟為太仆少卿,不過一年又舉為兵部右侍郎,成為弘光朝的重臣。

  而這一切,全因謝三賓有個叫錢謙益的老師。

  只是南京城中幾乎人人都知道,謝三賓同他恩師錢謙益關系并不好。

  導致師生不和的原因卻是“師母”柳如是。

  當年謝三賓中舉時,錢謙益是主考官,愛才心切的錢謙益立時就將謝三賓收入門下,然而這對師生誰也想不到,他們會在十幾年后雙雙愛上秦淮名妓柳如是。

  同恩師錢謙益一樣,謝三賓家也是浙江巨富,其對柳如是情有獨鐘,曾多次為柳如是寫詩,并耗費巨資欲得美人心,最后可以稱得上是死纏爛打了。

  可惜的是,柳如是最終還是選擇了年紀更大的東南大文豪,這讓謝三賓耿耿于懷。

  錢謙益這邊因同弟子爭女人撕破臉皮大為惱火,但最終抱得美人歸的錢謙益也是大度,不與弟子一般計較。后來因為給柳如是建兩座樓導致手中缺錢,還向弟子兼情敵的謝三賓借錢。

  謝三賓恨老師搶自己的女人,便趁機提出要老師將珍藏的宋版《漢書》孤本賣給他,趁機壓價,以泄心頭之恨。但也僅是如此,此后謝三賓再沒敢騷擾柳如是。

  畢竟,名分已定。

  錢謙益這邊可能是出于愧疚,不斷以自己的身份和影響力向朝中推薦謝三賓,加之當年謝三賓曾在平登萊叛軍任過巡按監軍,有“從戎”經驗,是南京城中少有的識軍人材,弘光便命謝三牢出任兵部右侍郎,主管武庫司和職方司。

  謝三賓來南京后也沒有去過錢府,讓人覺得這對師生關系已經鬧僵,謝能為侍郎,大概也是那位勝利者對失敗者的補償。

  按理報功堪驗由職方司派一個主事前去即可,根本無須侍郎前往。

  但為了表明朝廷絕不是懷疑武安公殺良冒功,此次堪驗僅是程序需要,弘光便特意讓謝三賓這個右侍郎同保國公朱國弼一起前往,并且再三強調此往京營主要目的是犒賞有功將士,為此特意讓戶部撥銀三萬兩,又命備美酒百壇運往軍中。

  接旨之后,謝三賓便同保國公朱國弼會合前往武安軍中。二人到時,京營上下正在慶功。

  聞聽陛下遣兵部侍郎同保國公來犒賞三軍,武安公孫武進立時眉開眼笑,叫統領三千營的總兵馮漢親自來接。

  三千營原是以歸降蒙古兵為主建成的京營,后來成祖北遷帶走了原三千營官兵及家眷,南都這邊的三千營名存實亡。

  孫武進接管京營兵權后,以馮漢所領的一千騎兵為主,重新擴編整頓三千營。現營中有騎兵5600人,戰馬7000余匹,乃三大營最精銳的一支。

  宣讀了皇帝犒賞京營將士的圣旨后,謝三賓以“程序”為由讓隨從的職方司人員點驗賊兵首級,然后具功上表,為將士請賞。

  朱國弼一聽急了,心想謝三賓未免太過急切,怕是會叫孫二爺同京營將士對朝廷不滿,連帶著給他們這幫人難堪。

  這年頭,秀才遇上兵,那可是有理說不清。

  更何況是這幫北來的兵。

  正想說此事明日再驗也不遲,那位孫二爺卻是一點也不介意,笑呵呵的直接帶領眾人來到一處山腳,然后隨手指了指山腳下的一片空地,揚聲道:“賊人首級俱在此,還請兵部點驗!”

  什么?

  朱國弼以為自己聽錯了,確認聽的沒錯,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空白不假,不禁臉皮一抽,暗道孫二爺這是跋扈的連表面文章都不肯做了。就算你孫二爺冒領軍功,謊報大捷,你好歹也殺些百姓弄些人頭來充充數啊!那個病死的寧南侯不就是靠這起家的么。

  這般指鹿為馬,啥都沒有,任是他朱國公再想同二爺親善,也不能厚著臉皮、昧著良心說眼前這空地上,真有上萬賊人首級吧!

  做戲也要做全套,哪怕做不了全套,總得有個底子吧。

  這干干凈凈的,叫人如何幫襯你?

  胡鬧,胡鬧,這丘八,這賊子,當真是...

  “武安公,賊人首級莫非在林中?”

  自知得罪不起孫武進的朱國弼沒法硬挺著當睜眼瞎子,便裝模作樣的問了一句。

  言下之意他這保國公不打緊,可人謝侍郎卻是朝中派來的,不能胡亂來。

  哪怕現在派些兵去到附近砍上幾百上千百姓人頭回來,總能算個數。

  “哎,就在那里。”

  孫武進卻是重新指了指,還是那片空地。

  朱國弼臉上一訕,心道老孫辦事也太不講究了,讓他的面子往哪擱,讓人謝侍郎同兵部的人怎么想?

  這事傳到京里,那朝堂還不得炸鍋!

  正愁如何打圓場,把這事先壓一壓時,耳畔卻傳來謝侍郎的聲音。

  “既然賊人首級在此,那你們就去驗吧。”

  一臉長須、年過五十的謝三賓在看過武安公所指處后,微微點頭,與隨行的職方司人員低語幾句,一幫職方司人員便去了那空地處。

  轉來轉去,不久便來報,說是賊人首級核驗無語,寶華山之戰,確是大捷!

  “武安公真乃國家棟梁,大明興盛于否,全賴武安公了!”

  謝三賓一臉敬佩的看著戎裝在身的孫武進:武安公不愧是南都首臣,社稷重柱啊。

  兵部一眾人員也都是向武安公道賀,否則對不住武安公給他們的銀票。

  朱國弼面頰微抽,饒有深意看著謝三賓和那幫瞎子似的兵部人員,不用問,這幫人都叫銀子塞得飽飽。

  “保國公以為如何?”

  孫武進習慣性的拍了拍朱國弼的肩膀,這個動作自他從都督那里學來后,幾乎就成了他孫二爺的標志性動作。

  “好,很好。”

  朱國弼深深一躬,這事當然好了,你孫二爺連兵部右侍郎都給買了,還有什么不好的。

  戰功堪驗不假,自是好事,接下來武安公自當乘勝追擊,再奏凱歌。

  可是京營又不動了。

  轉而朝堂上就有奏疏遞上,說是武安公孫武進率領京營將士取得大捷,理當晉封王爵。

  “阿、吳、左、王等人于朝廷寸功未有,皆能封王,況大功之人乎?”

  也不知什么人在煽動,反正朝堂上為武安公請封王爵的臣子不少,民間更是接連幾天為寶華山大捷搭臺唱戲,熱鬧慶祝。

  “吊皇帝再不給我封王,我便叫兒郎們到京中武裝游行去!”

  自覺功課做足,銀子也花了不少的孫武進沒了耐心,原型畢露。

  天才一秒:m.24kwx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