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37章 百科全書的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一副駕駛就跟木雕一樣,也不說話。秦宗陽也就是隨口問問,倒也沒有一定要得到什么答案。飛行員又不是神仙,氣動構型本來就很復雜,也不是什么都能說清楚。

  可是徐顯卻是有點兒自己的想法,斟酌了一下:“我覺得還是飛機尾流的原因?”

  秦宗陽眼睛一亮:“此話怎講?”

  “師父,咱們應該都知道飛機尾流分滑流,紊流,噴流和翼尖渦流。”徐顯說道。

  “呃......”秦宗陽摸了下鼻子,他除了翼尖渦流,對什么滑流,紊流,噴流一點不知道,他真的好奇徐顯是從哪里知道這么些奇怪的知識的。

  徐顯沒有注意到秦宗陽的表情,而是繼續說道:“滑流主要還是螺旋槳飛機才有,暫且不談!噴流則是噴氣式飛機產生的高溫和高速氣流,咱們是渦扇發動機,也基本不存在類似的噴流。相比而言,由機翼表面橫向流動產生的紊流以及翼尖渦流的作用影響更大。不過,飛機尾流還是以翼尖渦流為主體。”

  徐顯就好像化身百科全書,開始細細剖析飛機尾流的原理。

  “氣動構型上,由于下機翼的壓力高于上機翼的壓力,這股壓力差就是升力。由于壓力差的存在,在翼尖處就會形成自下而上翻動的氣流,從而形成了以翼尖為中心,向后向下延伸的螺旋形氣流。”徐顯解釋道:“雙側尾流的方向都是外上內下,其寬度大約是兩個機翼長度,厚度約是一個機翼長度。由于其寬度原因,置于前機尾流的飛機大多是受到下沉沖擊。”

  這也就是秦宗陽在低速情況下,試圖通過頂桿增加速度,卻意外發現飛機的上升率比預計要小很多,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壓力在壓制飛機一般的原因。

  “那之后的風切變呢?”秦宗陽順著問道。

  在秦宗陽取消減推力以此來脫離低空速區域之后,遭遇到了風切變,秦宗陽很想知道這個風切變是不是飛機尾流所致。雖然這跟他問的問題沒啥關聯,純粹就是看著徐顯一副啥都懂的模樣,想要干脆把事情全弄清楚。

  當然,這次事件中雖然遭遇了風切變,但是并沒有太多影響,真正導致事件發生的還是那個說不明白的滾轉力矩。

  不過,要是能順道說明白風切變是咋回事,也不失為一件舒爽的事情,畢竟秦宗陽也搞不清楚是啥原因。

  “風切變的話,我還是覺得應該是前機尾流擴散之后形成的不穩定區域。等足夠長的時候,以供尾流消散后,后機也不會再遇到風切變了。”徐顯說道。

  徐顯的意思是他們剛才遭遇的風切變只是一處暫時的不穩定區域,并不會持續存在。而自然條件形成的風切變只要源頭不消失,通常能維持更長的時間。

  “你是說風切變不是天氣或者地形因素?”第一副駕駛問道。

  風切變是威脅飛行安全的一大原因,基本只要是飛行員首先要了解風切變的改出動作,這是保命的手藝,肯定是必備的。

  還有就是對前視型風切變和反應型風切變的工作原理要盡可能了解。因為不同情況下風切變的警告和警戒就有不同,飛行員必須對不同的風切變警告或者警戒所代表的含意有所應對。

  再就是明曉風切變的產生原理,這個就是為了讓飛行員知道什么地方最容易出現風切變,從而能夠有效避開風切變。

  當然,飛行員不是專業人員,大略知道風切變的產生原理和易發區域就差不多了,再繼續深挖實在沒什么必要。反正又不是要往著氣象學家方向鉆研。

  “應該不是!在地形上看,滇云機場雖然海拔高,但附近沒有太過于突出的山頭,水面區域也很少,附近雖然現在比以前的建筑物密度大了,但是除了21號跑道二邊轉三邊的位置處有一個新建的新豐大廈,其余基本沒有高層建筑。從地形因素上來說,滇云機場的地理位置是難以產生風切變的。不久前,局方下發的中,滇云機場在非惡劣天氣條件下出現風切變的頻率在所有機場排行里都是極為靠后的。”徐顯說道。

  說來也怪,滇云機場經常有大風天氣,但是少有風切變的情況,也是奇了怪了。

  “?”秦宗陽實在是無語了:“這啥玩意兒,你整天都是看些什么東西?”

  徐顯:“既然決定吃這碗飯了,稍微多看些這方面的東西不是很正常?”

  “但是有必要都記下來?”夏情問道。

  她平時也會看看一些雜七雜八的書,但是看過是一回事,還能準確地記下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徐顯笑道:“大約都會記住一些!肯定還是稍有出入的!”

  “這還叫大約記住一些?”秦宗陽嘆息道。徐顯的腦回路跟他的腦回路好像有那么一些不用。對于“大約”這個詞的理解似乎也有一點點的偏差。

  “算了,你繼續說吧!”秦宗陽不想再受到智商上壓制的感覺。

  徐顯也沒有糾結于他的記憶力問題:“地形影響很小,那就說說氣象因素。剛才并沒有強對流天氣,也就是沒有雷暴云的強烈下擊氣流區,也沒有積雨云的前緣陣風鋒區。同時對于鋒面天氣,在氣象圖上也沒有冷鋒,暖鋒和錮囚鋒的報告,基本也可以排除。其實,倒是輻射逆溫型的低空急流天氣更加符合剛才的情形。”

  “你剛才不是說風切變是尾流發散導致,跟自然因素沒有關系嗎?怎么又說什么輻射逆溫型的低空急流天氣符合情形了?”第一副駕駛說道。

  秦宗陽嘖了一下嘴:“你這小子肚子里沒貨還在亂說話!”旋即,目光轉向徐顯:“你說說冬季條件和地面靜風的情況?”

  “沒錯輻射逆溫層常見于冬季,而且下層風速較小,甚至近地區由于地形摩擦的原因會使得出現靜風的情況。這種情況下,雖然地面風是靜風,但是在上層區域動量堆集,風速極大,在穿越交界處時,非常容易出現風切變。跟剛才的情況極為相似!”徐顯解釋道。

  “那你為何能排除這個因素?”秦宗陽問道。

  徐顯稍等片刻,像是在阻止語言,不久后便是說道:“一來,輻射逆溫層雖然常見于冬季,但是實在夜間的時候持續增強,到了日間,會漸漸消失。咱們起飛時間已經在下午了,按照道理,就算有逆溫層也應該散去了。二來,我覺得昨晚天氣并非形成輻射逆溫層的理想天氣。”

  “昨晚在進行航前準備的時候,我就查過METAR報文。雖然我們起飛的時候報告的是靜風,但是昨天夜間卻是不折不扣的大風天氣。同時,報文中還指出夜間存在滿天云的情況,而非無云天氣。”徐顯說道:“輻射逆溫層的產生在于強烈的地面有效輻射,貼近地面的氣層被迅速降溫,而遠離低空的稍高氣層卻受影響更小,這就造成溫度上高下低的反常現象。所以,要出現輻射逆溫層關鍵就在于有效輻射和地面冷卻。”

  “云的存在會減弱地面輻射,從而阻止地面冷卻。而風太大的話,會加強垂直氣層之間的對流,使得氣層難以出現溫度分離的情況。當然了,無風的條件的情況也是不行的,沒有適當的風量,就不方便將冷卻作用擴散至高層,這會將逆溫層的厚度壓縮到幾乎可以忽略的地步。所以,無云微風的氣象條件才是生成輻射逆溫層的理想條件,昨晚的天氣顯得并不符合。”

  徐顯一連串的分析,驚得秦宗陽下巴都快掉下來了。他感覺他這個小徒弟似乎不是飛行員,而是一個專業的氣象學家。

  夏情更是輕笑道:“怎么感覺你更像學者?”

  飛行員是一個偏重于技術,而非理論分析的職業。很多飛行員是知道這么回事,知道怎么處理,卻不明白其中原理。

  這樣看起來有點兒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嫌疑,但是能做到這一點就算是不錯的飛行員了。可不是每個人都是徐顯的。

  “學者?聽起來好像高端了很多呢!”徐顯笑道。

  “那滾轉力矩到底是什么原因?”秦宗陽問道。

  終于說道正事了!

  “飛機的翼尖渦流都是外側朝上,內側朝下。由于前機尾流寬度的原因,后機大多只受到兩股內側向下的氣流的影響。不過,不知道什么因素,可能是我們稍微偏離了一點航跡,可能是一邊轉彎處導致內圈縮緊的原因,反正我們離開了尾流中心線,應該是偏向右邊了。這就使得我們飛機的右側機翼搭上了前機右邊外側的向上渦流,左側機翼則是碰到了左邊內側的向下渦流,左機翼向下,右機翼向上,這不就是左滾轉嗎?”徐顯說道。

  秦宗陽嘖嘖稱奇,這事兒還真就被徐顯給解釋通了,不過他還有一些疑問:“那為什么起初滾轉力矩不大?而到了后期突然變大呢?”

  “因為高度!”徐顯道。

  “高度?”秦宗陽迷糊了。

  徐顯:“由于空客380的起飛重量過大,所以起始爬升率并不比上我們的737。也就是說,我們的爬升軌跡其實應該高于空客380的爬升軌跡。如此一來,其實我們一開始受到的尾流并不強烈。便是這個原因,開始階段,我們只遭遇了顛簸。不過,即便受尾流的影響小一些,但終究總體還是被下擊氣流壓制住了爬升率。這就導致我們原本高于空客380的爬升軌跡逐漸與重合,那么受到的影響也就慢慢加大。接著,隨著深入尾流內部,顛簸加強為風切變。可能是風切變期間飛機軌跡產生了不可預期的變化,或者一些什么其它未知的原因,反正飛機從單受下擊氣流轉為了開始受到雙側機翼不同方向的氣流影響而產生了左滾轉力矩。同時隨著我們的爬升軌跡與空客380的爬升軌跡進一步重合,滾轉力矩也就會進一步加大。這就是滾轉力矩越來越大的原因。”

  “那還是局方的文件有問題?”第一副駕駛說道。

  講道理,管制已經按照標準間隔來放行了,他們還受到了這么強的尾流,那不就是局方規定的間隔有問題?

  “其實也不能說局方的規定有問題!”徐顯糾正道:“這次情況的發生只能說是種種巧合集合而導致的。”

  “在空客380推出之后,由于還是延續之前成熟的尖刀小翼,不久就被曝出尾流過大的問題。在此之后,空客380推出了空客380的PLUS版。除了重新布局客艙,增設座位之外,最大的變化就是改造了翼梢小翼。空客380PLUS的翼梢小翼更大,可以更為有效地減小翼尖渦流。”徐顯說道。

  第一副駕駛:“你是說剛才那架空客380是初始型號?這你都看得出來?”

  “凡是改進后的空客380在翼梢小翼處都有A380PLUS的標識,剛才那架飛機上就沒有。這是為數不多的未經改裝的初始型號。空客380PLUS的翼梢小翼并非可替換的部件,也就意味著,初始型號的空客380并不能通過技術手段改換新型的翼梢小翼。這就使得初始型號的空客380的尾流要比改進后的空客380要大上很多。當時,初始型號的空客380的出貨量之后十架,而且皆不涉及國內公司。我不曉得局方是不是考慮到極小量的初始型號的空客380少有在國內運行的情況,所以并沒有制定相對保守的間隔標準。局方發行的間隔規定更像是按著空客380PLUS的尾流強度來制定的。不過,依著國內局方的保守風格,這次應該只是意外。初始型號更強的尾流和無風條件下,尾流難以散開,兩相作用下才導致了今天的情況。”徐顯分析道。

  “那個什么空客380PLUS的玩意,你從哪里知道的?”秦宗陽問道。

  徐顯:“我曾經在國外坐過空客380PLUS,在飛機上的雜志讀物里就有關于空客公司對于空客380PLUS的詳細介紹。”

  “所以,你就記下來了?”夏情問道。

  徐顯點點頭:“記了個大概,也沒有全都記住,還是忘了一些的。”

  “忘了一些?”秦宗陽嘴角抽了抽。光是今天,他覺得自己在智商上被徐顯瘋狂壓制,自己幾十年的飛行生涯算是白混了。

  相比較而言,夏情則是覺得徐顯身上多了一層別樣的魅力。沒辦法,徐顯剛才透露出來的獨樹一幟的感覺太強烈了。

  秦宗陽忽然問道:“我說......你有這腦子,干啥不行?來干飛行,不是可惜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