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兩百六十七章 沈城重工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當明媚的春光透過車窗找到袁明的臉上時,袁明從鋪位上醒了過來,滿車廂的吵雜聲頓時傳入耳中,讓他心里很是厭煩。沒辦法,這次他決定自己獨立去沈城,坐火車是最好的途徑。另外,中途他還要去辦點事情。

  同車廂的有對夫婦帶著兩個孩子,這兩個皮猴子就在車廂內上躥下跳,袁明實在躺不下去了,只好起來。他看了看表,發現才7點多,不由無奈的苦笑了一下,晃了晃有點昏沉的腦袋,起床去洗漱了。

  買票時間晚了,他只買到了當晚的慢車,一個永遠不會記得的車次。從京城到山海關竟然要走12個小時!足足是普通快車的一倍時間!算了算時間,大概還有三個小時才能到達山海關。

  是的,這次袁明中途要去一趟山海關,并不是為了去旅游,他只是想去看看上輩子海子升入天堂的地方。海子的詩是他最喜歡的,世人了解海子當然是他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可是袁明了解海子是從“你從遠方來,我到遠方去,遙遠的路程經過這里”這句開始的。

  那一年他懷著滿腔憤懣毅然離開工作多年的機關單位,出走滬海,為的就是那句“我到遠方去”,似乎是逃避,也許是重生,反正從那一年起,他開始了他的事業,從那一年起,他喜歡上了海子的詩。

  有時候他覺得海子比他更像穿越者,海子的思想是那么空靈,是那么的超越生死,仿佛他有著別樣的靈魂,經歷了他所有的詩。也許是海子的思維太超脫了,終于他莫名其妙的弄死了他自己。有人說海子是死于情困,有人說海子是死于走火入魔,更有人說海子是精神分裂。在這些眾多的說法中,袁明更相信海子是走火入魔了,這點,從海子死前留下的5封遺書就可以看出來。

  不過猜測終歸是猜測,這一世他有機會親自去看看,總要去一趟的。不為別的,就為了那些曾經所失去的。

  看著窗外的綠樹和田野,袁明想著海子和海子的詩,也等待著火車到站的那一刻。旁邊有個老先生,不時看向袁明,眼中帶著一絲疑惑,似乎覺得這么個少年人,本不應該自己單獨出門一樣。

  終于老人家忍不住了,他笑呵呵的探過頭來,“少年人,你家大人啦?”

  袁明從深層的愣神中驚醒過來,轉頭看向這個老先生,見他一臉關切的看著自己,便笑道:“我是一個人。老先生,你也是一個人嗎?”

  老人家皺了皺眉頭,說道:“你才多大,你家大人就忍心讓你一個人出遠門?”

  袁明知道老人家是好心,也沒有太在意老人家多管閑事,笑著說:“我雖然年紀小,但本事大啊!”

  老人家哈哈笑道:“好小子,你倒是有志氣,來,給我說說,你都有什么本事?”

  袁明眼珠一轉,笑著說:“我知道老先生在哪里工作!”

  老人家一愣,有點不相信的看了看袁明,疑惑道:“你認識我?”

  袁明笑著搖搖頭,老人家更加疑惑了,“說說,我在哪里工作?”

  “您在沈城重工工作!”袁明肯定的說道。

  “啊”老人家完全驚訝了,他不可思議的看著袁明道:“少年人!你厲害啊!你怎么知道的?”

  袁明笑了,瞄了一眼老人藏藍色的工作服,在工作服的上衣口袋上繡著“沈重”兩個字。老人家順著袁明的目光看去,立刻恍然大悟,他自己哈哈大笑起來。

  笑完,他一伸手道:“少年人,不簡單!我是沈重的陳富文,來,認識一下。”

  袁明連忙伸手和他握了一下,有點驚喜的說道:“您好,陳師傅,久仰大名啊,我叫袁明,來自金嶺。”

  陳富文奇怪的問道:“小袁,你知道我?”

  袁明嘿嘿一笑道:“那肯定啊!陳師傅是國內轉子第一人,怎么可能不認識您啦?”陳富文是國內制造轉子的首位專家,打破了國際多項技術空白,是當時沈重十二位頂級專家中的一位。這十二位頂級專家,在沈重號稱十二金剛,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撐起了沈重大部分天空。

  陳富文“哦”了一聲,笑道:“不簡單,不簡單!小袁啊,你真不簡單。難道你家里有人在沈重?”

  袁明搖搖頭道:“沒有,我是喜歡機械制造,所以對這方面比較了解。”陳富文來了興趣,他拿了一些機械方面的問題詢問了袁明,袁明幸好這段時間在前俄聯體搞機械,又要參股沈重,對機械制造這塊做了一些深入了解,加上超前幾十年的信息儲備,一些不太深的問題,他都能回答上來。

  聊著聊著,陳富文越來越驚訝這個少年人的專業知識,很多觀點甚至能讓他這樣的專家都能有不少啟發,很多新的思路和想法,雖然陳富文一時搞不明白,但感覺上還是很超前的。

  最后陳富文不得不嘆息道:“小袁啊,你要是能在我們沈重就好了,你這樣有思想的青年,未來一定會成為沈重的頂梁柱!”

  袁明笑著說:“我這次就是準備去沈重的啊!”

  陳富文驚喜的問:“去看親戚?”

  袁明搖頭道:“去辦事。”具體的事情他沒說,否則老人家不知道會怎么想啦。

  “待多久啊?”

  “不好說,不過應該不會太短!”

  “太好了,小袁!”

  陳富文也沒細問什么事情,只是點頭道:“到了沈重,如果需要幫忙,就來找我!廠里沒有不認識我的。”

  袁明心想,到時候不知道情況如何,有個認識的人,說不定也是一股助力,便笑著點頭答應了。

  閑聊之間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山海關站到了,袁明起身和陳富文告辭,陳富文疑惑的問:“不是說去沈重嗎?”

  袁明笑著說:“是去沈重,只是既然路過了山海關,我還是要去看看的,以前沒見過啊!”

  陳富文明白了,笑著說:“那是,要去看看,山海關、老龍頭都要去看看!”

  袁明一邊收拾行李,一邊說:“陳師傅,我先在山海關待幾天,然后去沈重,到時候啊,一定去找您老!”

  陳富文笑著說:“一定,一定,倒時候我們好好喝兩盅。”

  這時的山海關城,除了火車站一帶是水泥馬路,其他的路包括內城,都是黃泥土路。他隨著一些路人進了城,到處都是矮小頗久的房子,破舊的城關,殘存的城墻,都顯得那么落后。唯一顯眼的就是城關處的前門樓子,四面外墻上的方形炮口,被涂抹的紅艷艷的,在整個城關處顯得特別醒目。

  此時進城出城的人大多都是步行,只有少量騎著自行車。汽車那更是只有屈指可數的幾輛小皮卡。袁明隨著人群進了城,在城內一家旅館住了下來。他帶的行李不多,只有裝著簡單的幾樣衣服的小箱子,其他必須的物品都放在了空間里。所以,他也不怕被偷,就在房間里隨便找了一個地方放下箱子。打水洗了把臉,鎖好門就出去了。

  看看時間已經到了中午,他就準備找個館子先吃一頓。只是路兩邊大多都是小攤點,大一點的店面很少見,找了半天也才找著一個賣餃子的。也沒別處去啊?他想想就這吧,點了2斤韭菜的,一上來差點沒把他嚇死。老大的一盆啊!他趕緊給退了半斤去,否則也浪費啊。餃子味道還不錯,就是鹽有點重。

  吃了飯,他沿著城門一直往南,一路探尋著去尋找當初海子所走過的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