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十二章 合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袁明看著茍慶春的傻樣,不由笑了:“現在知道錢多了吧?看你傻不啦嘰的,說吧什么事兒要借錢!”

  一萬塊對袁明來說還真不是事情,國外不論,國內經過快一年的發展,光復興燒烤每個月都能帶給他一百多萬的利潤!還有奶茶店、大王雞排、便利店、超市、物流、搬家公司,這些雖然都剛剛起步不久,但合起來每個月也有兩三百萬的純利!更何況他現在是蘇省最大的包租公,旗下袁氏資產管理公司打理著不知道多少門面,每個月的租子都收到好幾萬!算下來,他每個月純利四百多萬,在這個時代簡直就是華夏首富了!

  當然袁明不在乎虛名,所以他從來不在臺前指揮,都是招聘各種專業的人才來幫他打理產業。目前已經逐漸開始正向循環了,借著華夏經濟騰飛的契機,他的產業也會逐漸壯大。

  茍慶春被他嘲笑的有點不好意思,訕訕的說:“我有個舅舅開公司賠了,我媽想借錢救他,這不我看你錢多,就和她說了找你借,你可以一定要借我啊!否則我回家就太沒面子了!”

  袁明沒好氣的打了他的頭一下,說:“你這就把我賣給你媽啦?你這個大嘴巴!”他有叫小伙伴們替他保密的,但大狗這個臭嘴,他沒指望過,不過他也不太在乎,一是和他直接有關的生意都是光明正大的,不怕查!第二是他這么小,誰信一個14歲的孩子做生意?別逗了!

  茍慶春不好意思的捂著腦袋,嘿嘿的笑著。袁明白了他一眼,又問:“你那個舅舅作什么生意?”自己朋友借錢,那肯定要借的,只是要問清楚,別讓他被人騙了。專騙親人的二五仔不要太多,后世的傳銷遍地都是例子。

  茍慶春說道:“我舅舅好像是做飼料的,我也是聽我媽媽說的。”

  袁明點點頭,正當生意就行了,他剛想答應大狗,突然想到:“我不是在找能主持農業公司的人嗎?他這個舅舅不知道能不能用?”

  想到這,他就對茍慶春說:“這樣,你晚上帶你舅舅到公司來,我在公司等他,我和他見見!”

  茍慶春“哎”了一聲,應了。

  放學后,袁明和陸倩打了個招呼,便直接去了姬合路8號。現在他的培訓班上課進度已經追上了初一的課程,小伙伴們也挺自覺,他就可以用不著天天留學校了。平時黃佩佩都要先送陸倩回家再去公司,所以他就沒等她一起。

  晚上在公司吃過飯,等了一會兒,茍慶春和他舅舅劉大慶就到了,在袁明的辦公室見了面。

  劉大慶這下見到了真人后,不由嘖嘖稱奇。你看啊,這公司,這布置,還有這辦公室,都比大公司還要氣派!而他面前的這個看似幼稚,實則顯得成熟老練的少年,更是讓他吃驚不已。

  這時茍慶春介紹道:“袁明,這就是我舅舅,劉大慶。”

  指著袁明對劉大慶說:“舅舅,這就是我說的那個同學,他叫袁明!”

  劉大慶立刻走上前,伸手和袁明握了握手,客氣的笑道:“你好,袁明,哦,不袁總!”

  袁明也笑著說道:“你好,劉先生,你叫我名字好了,別客氣。我和茍慶春是好朋友!”

  劉大慶哈哈笑著說:“好,好,那我就不客氣了!袁明啊,你這里可以是大公司氣派啊!”

  袁明請他坐下,然后對茍慶春使了使眼色,讓他先離開。茍慶春和袁明相處這么久了,也明白袁明意思,便和劉大慶說了一聲,就推門出去了。

  袁明在辦公桌后坐下,給劉大慶斟了一杯剛沏好的茶。笑著對劉大慶說:“哪里,我這是小廟,離大公司差遠了。來,嘗嘗,我托人從航洲搞來的龍井。”

  劉大慶笑著謝過,端起茶杯淺嘗了一口,一時間清香撲鼻,溫潤的茶水入口生甘,令人回味無窮。他不由贊道:“好!好茶啊!”國人多愛酒和茶,劉大慶同樣不能免俗,不過他以往都是喝蘇南的碧螺春,這是第一次嘗到航洲的龍井。

  袁明笑道:“看來劉先生也是愛茶之人啊!”說完又給劉大慶續上一杯,自己也喝了一杯,然后道:“劉先生,不知道做什么生意啊?”這話也是個由頭,袁明知道他是做什么的。

  劉大慶說道:“我是小本生意,主要是研究飼料添加配比,然后自己加工生產飼料售賣。”

  袁明點點頭,看來這個劉大慶也是個懂技術的出身。便又問了劉大慶的其他一些情況,劉大慶一一答復了。劉大慶知道這是應有之義,沒有不耐煩,也沒有不好意思,實話實說。

  袁明聽完劉大慶的敘述,沉思片刻,便開口道:“劉先生,恕我直言。”

  劉大慶一愣,不知道袁明想說什么,便謙虛的道:“沒事,沒事,袁明,你說。”

  袁明喝了一口茶,慢慢的道:“錢好辦,我不缺這一萬塊錢!只是我想問,劉先生借到這一萬塊之后,打算怎么辦?”

  劉大慶一聽,便來了精神,看來有門,這個問題他早就想過的,便解釋道:“我打算避開和政大的直接競爭,改做養雞,我調查過,養雞不限制場地,成本低,市場需求更大!”

  袁明不由點頭,劉大慶是個有頭腦的人,懂得避實就虛的道理,確實按照他的實力,和政大集團競爭純屬找死,只能換一條賽道重新來過。關鍵是劉大慶并沒有被政大擊倒,而是勇敢而又靈活的繼續奮斗,這樣精神確實難能可貴!

  袁明對茍慶春的這個舅舅非常滿意,只是不知道為啥茍慶春就不能像他舅舅更多些?整天二的可以。

  于是袁明對劉大慶說道:“我覺得你的辦法可行,不過關于借錢的事情,我有更好方案,不知道劉先生愿不愿意聽?”

  劉大慶哪有不愿意的,現在只要能搞到錢,讓他喊爸爸他都愿意!他連忙說道:“愿意!愿意!”

  “我想和劉先生合作,我給你投資,你繼續干你的計劃,如何?”袁明問道。

  “啊?”劉大慶一聽這是要合股啊,這是好事啊,這樣就不用借錢了,只是不知道他要占多少股。于是便小心的問:“合作當然可以,只是不知怎么個合作法?”

  “哈哈”袁明很高興,便繼續解釋道:“這樣我投資你公司一千萬,用于飼料和養殖,占股70%,你出人和技術占30%。如何?”

  劉大慶一盤算,一千萬啊!不是小數目啊!占70%倒也合理,心里便打定了主意,高興的點頭道:“我看行,袁老板拿出這么多錢來支持我,我愿意跟著袁老板干!”這不,連稱呼都改了。

  袁明便站起來和他握手道:“那就好,這樣后面的事情,我的手下會和劉先生談,預祝我們合作愉快!”

  劉大慶也站起來和袁明握手道:“合作愉快!”

  如此一樁足以影響后世三農的大型農貿集團就此成立了!一周后,華商商貿有限公司投資鼎立科技有限公司一千萬,占股70%。變更完成后,劉大慶干勁十足,在金嶺市郊月牙湖附近圈了一塊地,投資建設養殖場。并在袁明的建議和幫助下,開始建立自己的引種技術底蘊。

  養雞并不是一個簡單蛋生雞、雞生蛋的過程,需要經歷曾祖代雞-祖代雞-父母代-商品代的流程,而上游種雞基因好壞又決定了下游父母代雞、商品代雞的生育和產肉能力。因此,下游雞多不多,全要看上游引種好不好。在國外,這已經是個長達百年的產業,袁明通過華商商貿開始在米國高薪聘請專家來幫助劉大慶。

  這主要是指對白羽雞的引種,長期以來,我國養雞以黃羽雞為主,也就是常見的家養土雞。白羽雞養殖周期更短,最短可以實現42天即出欄,黃羽雞最快也需60天。再者,白羽雞比黃羽雞出肉量多達1斤,而每斤肉轉化所需的飼料,只要1.8斤,正常黃羽雞的料肉比也要2.5。成長周期短、出肉量大、料肉比低,白羽雞的生長特點契合了工業化養雞的各項條件。

  在袁明的指點下,劉大慶好好研究了下養雞的專業知識,這時他才發現,以前他想的太簡單了!如果沒有袁明的指點和支持,別說養雞了,光一個引種他就搞不定。這下他真心服了這個比他小十歲的少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