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十九章 農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解決了缺貨事件之后的第二天,袁明就召集馬丁、蘇蔓開了一個小會。袁明向他們說明了,自己想要購買農場的事情。馬丁對這方面還是畢竟了解的,他大概介紹了一下米國農場的情況。

  “老板想要買農場的話,其實伊塔伊利洲就有很多。”馬丁說道:“在米國主要的農產區在伊塔伊利洲、愛德華洲和印第安那洲,全米國80%的玉米和大豆都出產自這三個洲。”

  “哦?”袁明對這些不了解,聽了馬丁介紹,才知道資加哥所在的伊塔伊利洲竟然就是農業產地!

  “是的,在伊塔伊利洲80%的土地為農業用地。每個農戶平均耕種140公頃(約2100畝)農田。大豆產量居全國首位;玉米產量有時占第一位,有時居第二位;豬肉和牛肉產量亦均名列前茅。”馬丁繼續說道。

  “如果老板想要買農場,在伊塔伊利洲每年就有很多破產的農場等著被收購,這方面還是很簡單的。”他停了一下,問道:“只是不知道老板買農場是希望自己用,還是想做的一個產業?”

  “做一個產業!”袁明肯定的說:“未來全世界谷物類糧食需求會越來越大,這方面如果投入會有很高利潤!”

  馬丁和蘇蔓聽了都點了點頭沒說話,蘇蔓是因為不太懂,反正都聽老板的。而馬丁則聽出來老板說的,并不是全部原因。在他看來,老板手上有太多賺錢的項目在做,比如安德魯那邊的獵豹基金,每年投資回報基本在50%以上!又比如他正在全世界投資的多個項目,無論是半導體、港口、地產、能源還是連鎖店,都是穩定增長的高回報產業。

  估計老板另有原因吧,他也沒往深了想,這并沒有太多意義,作為職業經理人,他只要負責把生意打理好就行。至于方向的把控,交給老板就好。

  袁明見他們沒說話,就又說到:“我準備在米國、巴西、歐洲、華夏這些產糧大國投資農業,馬丁你負責做一個計劃書,蘇蔓配合馬丁。”

  馬丁和蘇蔓領命,準備去做事了,袁明讓馬丁留下。

  “目前我們看中的幾個港口投資情況如何?”袁明問道,去年袁明對投資項目分了組,分成半導體、港口、地產、能源、連鎖店5個組分別行動。半導體是馬丁自己帶的,前期已經配合理查德收購了神童、DSE;港口、地產、能源、連鎖店是新招來的幾個經理人在負責,后期的招聘基本上是馬丁自己負責了,所以袁明也沒見過這些人。

  去年他們已經商議過在20多個主要國家的港口進行投資,能收購的盡量收購,能占股的盡量占大股,實在不行就買下泊位。時間一長,袁明自己都有點忘了,這次過來他才想起來,就詢問馬丁進展情況。

  馬丁說:“老板目前我們只收購了新家波港30%的股權,這還是小喬治幫忙的。其他港口還在想辦法,不過這些港口的泊位我們已經買了幾十個了。具體的,要不喊負責的皮特進來?”

  袁明點了點頭,在內線呼叫凱瑟琳,把皮特喊進來。不大一會兒,傳來了敲門聲,凱瑟琳帶著一個健壯的亞裔小伙子推門走了進來。

  袁明一看認識,這不是當初資加哥唐人街碰到的譚家誠嗎?三木公的兒子。譚家誠進來看見坐在首位老板桌后的袁明,也是一愣,有點不敢相信。不過袁明沒有直接認他,只是淡淡的看著他。

  譚家誠見袁明一副面無表情的樣子,也不敢貿然相認,就在馬丁的介紹下向老板問了好。

  “皮特,你把最近港口項目的情況匯報一下。”馬丁吩咐道。

  “好的”譚家誠打開手中的文件夾,“報告老板,港口項目目前已經完成投資只有一個新家波港,我們投資了4.5億米刀,占股30%。正在談投資占股的有六個,分別是斧山(寒國)、H港九龍(H港)、拜蒂(阿蓮球)、陸特單(單賣)、洛山磯(米國)、旦榮波拉帕斯(馬來)。這幾年由于能源危機的影響,這些港口都不大景氣,我們的收購還算比較順利。”

  “除了以上的幾個投資的港口外,我們還在其他國家共收購了125個泊位,具體的位置我這里有個清單。”說著譚家誠從文件夾里拿出一份清單給袁明,在袁明審視的過程中,他繼續說道:“目前我們一共投資了14.5億米刀,預估年回報應該在10億米刀。未來的兩年,我們計劃在全球50個主要港口都要進行投資,預計將有150億米刀以上的支出,年回報預估在100億米刀左右。”

  袁明在清單上看到了滬海、輕島、惠州、檸泊這四個華夏城市的名字,便問:“我們在華夏的投資是什么形式?”他知道華夏目前對進出口管控比較嚴,應該很難被外資購買泊位,就不由得有些奇怪。

  譚家誠笑著說:“米國華夏商會在華夏有投資的公司,他們早些時候購買了一些泊位,我們和華夏商會做了一些交流,出資收購了他們在華夏的投資公司,華夏海航運輸有限公司。我們收購后,又以這家公司的名義出資收購了更多的泊位。”

  袁明看看他,心里清楚他估計是走他父親的門路了,不過他能為了公司做貢獻,也是一件好事。有著這層關系,以后在華夏的投資又有了一個支點。

  會后,他單獨留下了譚家誠,笑著問他:“三木公身體還好嗎?”

  譚家誠激動不已的說道:“周先生,想不到真是你!”頓了下,他發現忘記回答袁明的提問了,便繼續道:“父親身體還好,他要知道周先生在這里,一定很高興。”

  袁明對他擺了擺手,示意他別激動,然后笑著道:“想不到我這個小衙門,竟然會把你招來了。”

  譚家誠點點頭,“是的,我去年辭掉華爾街投行的工作,回到了資加哥,主要是投行那邊對待華夏裔很不好。后來我看您的公司招投資經理,我就來試試看了。”

  袁明也點點頭,鼓勵他道:“你好好干,后面有機會我請你和三木公吃飯。”

  兩人又聊了兩句,譚家誠就出去了。

  一周后,馬丁和蘇蔓做好的計劃,送到了袁明案頭。他們計劃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在伊塔伊利洲收購或者自建一家農業公司,然后以這家公司為中心,收購并整合伊塔伊利洲的農場,公司化管理,產出直接由資加哥國際貿易公司出口。員工可以招聘也可以直接接收原農場主及員工,并送入資加哥大學農業學院委托培養。初步實現全部計算機化管理,采用統籌供應鏈,合理安排品種、產量、銷售、運輸、倉儲,降低整體運營和生產成本。

  第二階段如果第一階段成功形成一整套機制,就在米國之外的芭西、扶桑、越難、歐洲等地收購整合農業公司,在米國國內選用核心管理層接管。

  第三階段以合資的方式在華夏、前俄聯體建立合資企業,利用當地的人才、資源,背靠米國公司的技術、設備進行擴張。

  計劃中有更詳細的收購清單、市場調研、財務分析等,看得出這幾天他們花了很大心思。

  袁明看了以后很滿意,不過他提出幾點。第一,各國的農業生產產品不能有太多重復,允許冗余30%以內,但每個地方要有自己的特色;第二,要和米國生物科技公司加強合作,最大限度地提升產量,降低成本;第三,要注意環保,對農藥、化肥地使用要有節制,更要注意土地降毒增肥。

  馬丁和蘇蔓記錄下了袁明地要求,后面會對計劃做些修正。后面就是誰負責這個大項目,蘇蔓倒是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叫蘭布羅斯·諾爾斯,是新東蘭裔移民后代,在伊塔伊利洲有一個農場,后來破產后加入了資加哥貿易公司。蘇蔓認為這個人出身農業,又開發過農場,又做過貿易,非常適合接手這個項目。

  馬丁想了下,也說這個人還算精明,為人也不錯,可以讓他試試。最終袁明拍板,暫時就讓蘭布羅斯負責這個項目,如果不行再換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