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十一章 滬海拿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1988年,滬海民航進行重大體制改革,實行政企分開,機場和航空公司分營,滬海虹橋機場從同年6月25日起將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為了更好提升滬海虹橋機場的整體經濟實力,4月滬海民航和滬海市政府準備出讓虹橋機場旁虹橋開發區的31號地塊的使用權,總面積約2.18萬平方米,使用期限50年。

  當時的滬海市政府第一次出讓土地使用權,而且在全國沒有先例,對于認定土地出讓的方式問題,有的說應該找國有大型企業來協商,有的說應該采用國際上通用的競拍方式。

  認為找國企的是認為虹橋機場這樣國之重地,只能讓給國內企業,國內民營企業尚在起步狀態根本無力接手,只有國企才有能力接手這樣的土地開發。認為應該競拍的是,當前改革開放已經多年,土地出讓也應該和國際接軌,不應該搞內幕交易,這樣對整個市場經濟建設是不利的。

  因為國內沒有前例,所以有同志翻出民國時期的案例來做參考。滬海市1933年外灘和平飯店地,每平方米540兩白銀,一兩折合1.15盎司,按1987年8月郎敦市場白銀價格每盎司8.15米刀計算,每平方米地價應為5661米刀。他們準備出讓使用權的虹橋開發區的31號地基,面積2.18萬平方米,使用期限50年,土地等級比外灘低二個等級,打兩個8折,每平方米地價為3239米刀,即近6500元華夏幣。

  另一些同志不同意這樣的比法,認為那時的經濟情況和現在華夏不同,沒有太多可比性。他們拿H港的地價來做參考。H港的地價一般占上蓋總投資的60~100%。滬海虹橋開發區的那塊31號地基,要求容積率為1:6,每平方米建筑造價800米刀,總造價10464萬米刀,總地價按50%計算應為5232萬米刀,每平方米地價2400米刀,即4800元華夏幣。

  大家在這個問題上誰也說服不了誰,“在地價的計算上,我們不主張過低,那將使肥水外流,損害國家利益;但也不主張過高,使用地者無利可圖,望而卻步,也不利于國家。我建議采用競拍的方式,以4800華夏幣為底價,公開招標價高者得!”

  領導的話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這樣的方式再合適不過了。因此4月滬海市對虹橋開發區31號地塊進行公開招標,這是華夏近代歷史上第一次以公開招標的形式進行土地出讓,為后續土地改革和住宅改革提供很好的指導。

  袁明早就關心著這塊土地的招標了,因為這次是最廉價的一次公開招標,等這次招標以后,后面的成交價逐漸上升,形成了日后的地王、標王。而且這塊地緊靠虹橋機場,最適合做大型商超聯合體,后世這里可是著名的黃金地塊——虹橋中心地塊!

  3月底剛剛新鮮出爐的金嶺第四建工集團也趕了一周的標書,向招標委員會投遞的標書。4月頭,啟元工業園區向金嶺第四建工集團注資2億港幣,折合華夏3.6億幣。這些錢是袁明用來拿地的,走的是啟元工業園區的帳戶。為此還驚動了申圳市政府,趙佩珊解釋說是資加哥國際貿易公司在國內成立了一家合資房地產企業,這是為企業注資。并且保證,挪動的啟元工業園區的資金,會很快補上。第二天資加哥國際貿易公司,就在啟元工業區的賬上補充了2億港幣的資金。就算這樣,當時也鬧得動靜很大,讓趙佩珊里里外外跑了很久。

  這就是袁明不愿意站到臺前的原因,目前的華夏正處在政治思想和市場經濟變革的時期,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就會鬧得雞飛狗跳。比如說這一年的蛇口風波,又比如說“4分錢”風波等等。

  4月5日虹橋開發區31號地塊開標,袁明沒有去,只讓虎頭和唐季堯帶著財務趙雅涵去了滬海。他怎么去?一個明顯一看就是小孩子的人去舉牌子?別鬧了。

  不過現場袁明讓分身混了進去,參與競拍的主要是國企和外企在滬海的合資公司,包括兩油、槐潤集團、大縱、野村花園酒店、匹爾敦公司、環球公司等。

  主持人首先介紹了標的地塊的情況,以及經濟價值,然后感謝了諸位企業參與了投標,最后報出了大家其實都心知肚明的低價1.2億華夏幣。

  先是大縱、野村花園酒店、匹爾敦公司、環球公司四家合資公司相互爭搶,幾輪之后價格升到了1.5億華夏幣。這時槐潤集團加入進來,報了1.6億的價格,其他人都望而卻步。只有兩油加入了競爭,又經過數輪報價,價格已經攀升到了1.85億!槐潤集團已經放棄了,只剩兩油在一百萬、一百萬的加價。大家估計最終勝出的也就是他們兩家了,所有人都沒興趣再看,有點焦慮的等待結束。

  當價格到了1.9億時,兩油都猶豫了,此時一直沒出手的金嶺第四建工集團,舉牌出價1.95億!頓時驚呆了在場所有人,連主持人都忘了報價了。大家原以為這個沒有名氣的金嶺第四建工集團,估計是來湊數的,所以一直不舉牌子。哪里想到竟然是批黑馬!

  在其他人的提示下主持人這才驚醒過來,激動的敲了一下錘子,敲過了才想起來才一次報價,還要等加價。他連忙尷尬的道了歉,加價繼續。

  兩油掙扎了一下,價格升到了1.98億,最終金嶺第四建工集團以2億華夏幣拍中了標的,這在當時簡直就是當場打兩油的臉!所以結束時相互慶賀時,兩油調臉走人,話都沒留一句。滬海市政府對這個價格也很滿意,這個價格相當于比底價高了一倍!而且金嶺第四建工集團資質齊全,可以開發也可以建設,實力雄厚,是最理想的合作人。

  這個2億的錢也不是一次性拿出來的,簽約給三分之一,手續完成給三分之一,各項資質到位再給三分之一。后面的一周唐季堯留在了滬海市,和滬海市簽訂了合約,很快7000萬華夏幣到了滬海市政府的賬上,至此這個未來的黃金地塊就成了袁明的囊中之物。

  唐季堯從來滬海后腿肚子就沒硬過,2億華夏幣啊!他這輩子見過的錢有2億嗎?恐怕還真沒有!他原以為已經對袁明的實力認識的很清楚了,但是2億華夏幣又把他打糊涂了。那個看上去人畜無害的小男孩,怎么會有這么多錢?

  而且這幾天他見的都是大人物,什么領導啊、秘書長啊、書記啊、總經理啊,一堆高人!虧他這么多年職場鍛煉,已經練出處變不驚的本事,否則說話都能不利索了。來之前,袁明交代過,出面以唐季堯為主,所以虎頭都是在扮演跟班的腳色。虎頭無所謂,反正袁明叫他干嘛,他就干嘛就是了。可唐季堯心里別扭啊!

  那片地他去看了,茫茫然一片,遠處飛機場清晰可見。而且滬海市政府已經把地塊上的住戶都拆遷走了,比起后世那些只管拿錢的政府,那是厚道太多了。拿下這么大一塊地,他很慌,因為他不知道怎么搞啊!心里慌,還要裝作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唐季堯每晚都打電話向袁明哭訴,寶寶心里苦。

  袁明勸他不要著急,反正花的是袁明的錢,袁明都不急,你唐季堯急啥?袁明心里有本帳,這個地塊的開發,他早就找好人了,不過人家現在還不知道他袁明是哪根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