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章 準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和父親一起吃過午飯,父親又急急忙忙趕回去上班了。看著父親騎車而去的背影,記憶中雖然已經記不清看過多少次了,但此時的袁明第一次有了非常急切的,想要去賺錢的愿望!

  錢雖然不是萬能的,但想改變生活,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下午沒課,袁明想了想,在身上揣了紙筆和自己的全部積蓄——2元5角6分錢,騎上28大杠就出門去了。

  早上騎車過來時,心情激動又趕著報到,路上的景色沒來得及細看。這會兒他就騎得慢悠悠的,一路晃著,一邊騎一邊抱著懷舊的心思,把街景和記憶中的印象對照。

  一路順著凌河路、山東路拐到湘南路,路上給袁明最大的印象就是——沒有車,又全是車。前面一個車是機動車輛,后面一個車是自行車。

  太多的自行車了!路上擠著的,路邊停著的,行人推著的,街邊修車行外面的,全是自行車!而機動車輛除了公交車,很少看到有小轎車。

  八、九十年代華夏是當之無愧的自行車王國,那時候的自行車最有名的牌子貨,是滬海產的鳳凰和永久,上津產的飛鴿也不錯。誰要是有這樣的自行車,那是很牛叉的事。

  另一個印象就是,男的穿的都一樣,女的穿著真漂亮!男士們要不就是灰衣布鞋,要不就是夾克皮鞋沒有一點新意。女士們就多彩繽紛了,雖然款式上比不上后世,但色彩絕對不遜色!

  這是一個奇怪的年代,守舊與時尚并存,保守與奮進同行!又是一個女性自我突破的年代,經過新華夏幾十年的婦女解放運動,在此時,女性們爆發出遠遠超越男性的強烈革新愿望!

  服飾只是很小的方面,而越來越多的華夏女性嫁出國門,雖然有崇洋媚外之嫌,但也從另一方面彰顯了她們改變生活、改變命運的勇氣。

  花了一個多小時,在湘南路上多繞了點路,把學校附近的路邊和小巷都看了一遍,感覺還是雜貨鋪旁邊那個小門面挺合適的。在袁明印象中,這個門面日后是一個冷飲店,秋夏季賣冷飲,春冬季賣小吃。由于緊靠著35中校門口,生意十分火爆。

  不過,也沒火多久就關門了,聽說是得罪了什么人。袁明其實很清楚他們得罪的人,是湘南路附近的一個少年團伙。他們老大趙青,外號叫做虎頭,年紀二十三四歲,帶著一幫少年長期在湘南路收保護費。

  上輩子袁明沒少被他們欺負,什么搶點錢,被打傷等等,經常的事情。要不是有學生的身份,那幫人不敢太過分,照袁明這火爆脾氣和執拗的個性,早就被打殘好幾回了。

  這個門面目前暫時沒人租,門關著,大門上貼著一張殘破的紙,幸好紙上的信息沒有破損,袁明趕緊掏出紙筆,把上面的房東聯系電話抄下來。

  正抄著,袁明感覺到背后在被窺視,便轉頭看去。只見到一個穿著花襯衫、喇叭褲、留著爆炸頭的小混混,嘴里叼著煙正冷冷的看他。見到被他發現了,挑釁的歪歪了腦袋,撇了撇嘴,手揣兜里,施施然轉身走了。

  他心中一凜,冷冷的看著那個混混走遠后,陷入了沉思。

  “看來被人盯上了!”袁明想著,“有些事情躲不過,該來的總會來的”

  報警是不可能的,雖然派出所就在邊上,又沒有真憑實據,立不了案的。就算立案了,但警察也不能天天在這看著,真出事了,損失的還是自己。

  袁明現在一沒有背景,二沒有錢,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的拳頭了,以袁明現在的武力值,一般的小混混完全可以忽略。

  “最好你們別來惹我”袁明在心里冷笑了一下。

  抄好了電話號碼,他用雜貨鋪里的公用電話給房主打了電話,約了房主明天上午在門面這里見面。

  辦完門面的事情,他又騎車去了不遠處馬鞍街上的菜市場。菜市場周圍都是一個小門面,有賣油鹽醬醋的,有賣面點的,也有賣私肉的。對!這年月不用肉票也能買到肉的,只是貴很多,一般人根本買不起!

  現在一個人的工資普遍在十幾塊、二十塊錢,一斤牛肉要一塊八,羊肉要兩塊!劃到后世,就是一斤羊肉要幾百塊錢!一斤羊肉其實沒有多少,對一家人來說還不夠塞牙縫的呢!相對來講用肉票在正規國營菜場買豬肉,才一兩毛一斤,這才是過日子的正規途徑。

  袁明在幾家賣羊肉的小門面逛了逛,找了幾個老板看上去老實點的,問了問價錢,心里有了數。當然要找老實點的,否則以他這樣的年紀,很容易被人看輕,砍價氣勢上就跌了三分。另外人老實,貨的質量自然就老實,這年月老百姓大多淳樸,奸商還沒多少土壤。

  看了看兜里還有2塊多錢,這是袁明幾個月來攢下的零花錢。去買了一些孜然、鹽、辣椒粉之類的調料,又買了幾把刷子,錢就沒剩幾分了。

  “看來向爺爺借錢的事情要抓緊了,明天如果順利就能租下門面,就要準備至少一個月的房租和押金。另外,羊肉進貨還要不少錢。”袁明心里大概估算了一下,房租加進貨等等的成本還要50多塊錢。

  辦完這些瑣碎的事情,看了下菜場里的鐘,差不多塊4點了,他便騎上車往爺爺家趕。

  他爺爺家離他自己家也不是很遠,就在青梁山腳下。青梁山是金嶺市市中心區域內唯一的一座小山,山不高大約海拔300多米。山上綠樹成蔭,還有一座幾百年歷史青梁古寺,在金嶺市是比較有名的景點之一。

  由于青梁山是歷史保護區,而爺爺那數間平房的老宅院,以及宅子邊上的幾畝耕地,都正好在保護區內,所以成為至今為止市中心為數不多的,沒能拆遷的農居。上輩子,爺爺去世后,青梁山景區重建,老宅拆遷政府給了一大筆補償,也算是遺澤后人了。

  小時候,袁明最喜歡在爺爺家玩,山上的樹、田里的草,春天的花、秋天的果,都是他的歡樂源泉。他喜歡那滿山的清新空氣,也喜歡山里各種各樣的鳥鳴。每當住在這里,都會讓他感到無憂無慮!

  爺爺的地里基本不種糧食,只種各種菜和果樹,平時只有他自己打理,父親有時也會來幫忙。收獲時,除了贈送親朋,也會在市場上少少的賣點,賺點補貼錢。可不敢明目張膽的賣,從運動時代走過來的人,對這些賺錢的事情很是有些擔心。

  爺爺已經從金嶺電線電纜廠的退休了,自己有著一份退休金,加上地里的收成,爺爺手里的錢比較富裕,所以時常會貼補袁明父母。而爺爺他自己生活非常簡樸,不用電只用煤油燈,不用煤氣只燒柴火,不用自來水只自己挑水用。

  袁明到爺爺家時,爺爺正在屋前編漁網。編漁網是爺爺一大愛好,聽爺爺自己說,他小時候最想當漁民,那時候漁民不愁吃,他就想做了漁民就不會餓肚子了。爺爺長大后工作了,也就沒有機會當漁民了,但這個愿望還是堅持了下來,只是變成了編漁網了。

  “我虎來啦!”袁明是75年生人,屬虎,家里人一般都喊他的小名小虎,而只有爺爺喜歡親昵地叫他“我虎”。

  爺爺見到袁明很開心,趕緊讓進屋,拿出剛摘的梨子擺上桌,又端了盆水讓袁明洗洗手。袁明洗了手,吃了兩個梨子,陪爺爺說了會話。

  然后在爺爺屋里轉了轉,找出來一些鐵皮、鐵絲、鐵棍,琢磨著自己湊一個燒烤架出來。

  爺爺有收破爛的愛好,在外面逛時看到一些被人廢棄的物品,只要有價值的都往家里搬。袁明從小到大沒少和爺爺一起撿過破爛,為此父母說過爺爺很多次,但爺爺每次只是頭一昂!

  “怎么啦?艱苦樸素的過日子有什么不好?學習**同志的革命精神有什么不好?”

  一句話頂的袁明的父母一時無話可說。

  消磨了半天,看火候差不多了,袁明便裝作不在意的說到:“爺爺,問你借點錢唄”

  爺爺笑瞇瞇的點頭,“多少啊?爺爺拿給你。”

  “100塊!”袁明裝做很隨意。

  “多少?”爺爺瞪起了眼睛,以為自己聽錯了。

  “100塊!”袁明加重了語氣肯定的說道,然后連忙又解釋說“學校不是有物理課嗎,我想問學校借些實驗用的器材,可那些器材太貴了,學校說要押金100塊!”

  “哦,押金啊!用在正道就好,該花就花”爺爺點點頭,接著問“那能退不?”

  “能退,做完實驗就退”袁明肯定的點點頭。

  “那好,爺爺拿給你,不過啊!”爺爺看著袁明道:“別和你爸媽說上我這拿錢哦,要不他們又得著急上火。”

  “嗯”袁明心虛的接過錢,很快就告別了爺爺。畢竟欺騙爺爺,他心里也不好受。

  騎車回去的路上,袁明心里很不是滋味。作為一個成年人的靈魂,他知道爺爺曉得他是在找借口拿錢,但爺爺沒有點破,還幫他隱瞞,說別讓他父母知道。這就是爺爺的愛護他的方式,有點溺愛,有點維護,無論他做了什么錯事,最終都會包容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