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41章 邪馬臺來使,第一個傳動裝置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荊州,襄陽城外。

  看著遠處那高三四丈,巍峨高聳的襄陽城,一群如同難民的人愣住了,一個個吧唧著嘴角。

  這些人正是難升米一伙人,

  這一路上,他們可是歷盡千辛萬苦,一路打聽,然后順著長江找過來的,沿途的繁華已經讓他們大開眼界,

  可看見襄陽城的繁華時,和壯麗后,他們只感覺有些不真實。

  “主,主使大人,這……這城也太大了,而且這里的百姓衣著……衣著鮮亮,好像比我們的要……強上很多呢!”

  難升米旁邊,一個隨從一邊說著,一邊低頭看了眼自己衣袍,心里頓時有些苦啊,他們出使女王特地拿了最好的衣服給他們,

  雖然這些衣服漂洗的有些發白,可卻是用邪馬臺最珍貴的臺布紡織而成,只有當朝官吏豪強才能穿的起,

  可眼下……臺布不香了。

  因為襄陽的老百姓都比他們穿的好,他們還特地帶了一堆臺布過來,自以為能讓大漢王朝刮目相看,現在看來……

  太難了,斗米小國豈能和泱泱大漢相比?也難怪大漢天朝僅僅只是曹操贈了些刀劍,他們就召集不住。

  難升米臉色也不好看。

  他自問臺布在邪馬臺屬于高檔布,可拿到這大漢好像削弱了他們的光環。

  “大驚小怪,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都鎮定點。天朝上國,豈是吾等能媲美的?”難升米回頭斥了句,

  這群小垃圾,沒見過世面。

  晦氣,太丟人了。

  當然,他也沒見過,只是聽過一些關于天朝上國的傳聞。

  靠近城池,因為這段時間趕路,他們也都蓬頭垢面,不是那么精神,此時看著守門的一隊隊甲士,難升米咽了口唾沫。

  嘖嘖,這兵器,明晃晃的,真大。

  “這位將軍,吾乃邪馬臺王國使臣難升米,特來天朝拜見大漢天子以及大漢丞相。這是我家女王令信,”

  “哦對了,還有區區薄禮,還望將軍通報。”

  難升米抱拳,訕訕說著。

  “啥國?歇馬抬?難生……米?”守城將軍愣了下,整個人表情都變得有些古怪,一臉的茫然。

  不過說歸說,他還是看向后面。

  看著那臺布時,守城將軍嘴角抽了抽,咧著嘴丫子擠出苦澀笑意道:“你這……禮的確挺薄的。”

  丫的,整一群老百姓用的布上供?真雞兒實在。

  難升米也是有些尷尬。

  “好了,你們隨我來吧!”守城將軍先是揮手,示意甲士去搜身,然后道。

  片刻,丞相府外。

  “難生米使者,你們且在這稍后,我且去通稟一聲。”守城將軍說了句,然后離去。

  將府內,賈詡等人正批改文書。

  那守城將軍掃視一眼,低頭抱拳道:“軍師,方才來了一伙人,自稱來至歇馬抬,說要來朝拜天子和主公,見與不見?”

  “蒽?他是說邪馬臺王國么?”賈詡略微沉思,放下筆墨問道。

  “對對對,就是這個。”

  “東州小島,他們來作何?”賈詡皺眉,他在古書上倒是了解過邪馬臺,只不過那地方相對大漢落后很多,不值得掛懷。

  “文和,孔明先前傳信曾言,曹操可能拿下可三韓,甚至進軍了邪馬臺國,你說會不會是因為這個?”

  陳群也是放下文書,試問道。

  賈詡略微沉吟,高聲道:“有這個可能,其國出使大漢,吾等接見有失禮數,這樣,你且去帶他們安頓下來,”

  “我先去通知主公,由主公決斷。”

  “諾!”守城將軍點頭,當即退下。

  “好了,我且去面見主公。”賈詡說完,大步就走,緊接著卻又回頭,“二位可知主公眼下在何處?”

  “估計八成是在鐵匠營,主公歸荊州后,一心沉迷于鐵匠營,并且還動用人力物力鋪設馳道(軌道)”

  陳群苦笑說著。

  “主公此番所見所聞,倒也是好事,一來震懾了中原這群毒瘤,二來也可以更好的幫助百姓渡過疾苦,至于馳道……應該可行。”

  魯肅選擇無條件相信。

  馳道重點在維護費心費力,再加上運的東西,和動力有限,以至于漸漸淘汰,可張繡從修馳道,意義非凡。

  “我且去看看!”賈詡點頭。

  好一會,鐵匠營內。

  中間空地處,一群人圍著。

  此時的鐵匠營工藝隨著之前工藝的解讀,已經領先原本漢朝很多年了。而張繡,正在中間焊接著東西。

  賈詡沒有說話,上前圍觀。

  只見張繡手中,是一個框架,框架上是一大一小兩個齒輪,齒輪上掛著一根鏈條,而小齒輪固定在一個圓鋼桿上面。

  張繡本來是想用軸承,滾珠,減少摩擦力,奈何現在的工藝還是搞不出來滾珠,只能把齒輪和軸承焊死,直接用齒輪帶動轉,

  帶動的同時,鋼桿另一邊安裝車輪,然后把齒輪轉動力轉嫁到向前的動力,從而實現小火車的前行。

  這是原理,和自行車一樣。

  只不過,張繡設計的小火車就不太一樣了,為了保證小火車的動能可以牽引,必須一車配備一個動能裝置,

  也就是,每車前后兩截都空出一部分用于踩踏板運力,中間就是小斗子,用來拉貨,還可以通過首尾相連模式,更好的拉貨。

  一車兩人拉五百斤糧食,一天可以運百里不止,如此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減少千里運糧帶來的弊端。

  “來,找幾個輪子來試試。”張繡有些興奮喊著,絲毫不顧臉上的污漬和汗水,齒輪即將成為主要運力。

  不一會,張繡開始釬焊。

  這是古代的一種焊接手法,牢固度雖然沒有后世鐵焊牛逼,但也不算差了。

  四個輪子,軸承鏈接。

  一個傳動裝置就這么好了。

  雖然很簡陋,可的確被張繡倒騰出來了,就是外表還有待改良,而且位置各方面都還需要改進。

  良久,釬焊結束。

  一輛四輪車出現了。

  張繡興奮的做了上去,然后再眾人注視得目光下,他踩動了踏板,跑了……

  只不過這個四輪車沒有頭,只適用于軌道上,張繡也不能多騎,可這也證明了他這個辦法的可行性。

  不過剛踩幾下,

  張繡就感受到了缺點。

第一個,因為沒有滾珠,齒輪和軸承是焊死的,所以踏板不能倒踩調整位置  第二個,因為沒有軸承,稍微會費力一些,而且踩起來有些濏濏的感覺,不如后世的流暢。

  不過總的來說,漢末能弄出齒輪傳動裝置,這個可是一大步躍進,最起碼有些工業基礎了,日后發展會更快,

  等回頭把系統送的積分抽了,說不定能弄些好東西出來,到時候弄個蒸汽機出來也不是不可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