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十二章 惱羞成怒的劉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同年,五月。

  曹操與慎縣大敗紀靈,領三軍包圍了偽都壽春。袁術各地部將,皆不敢響應,紛紛脫離袁術掌控,以求自保。

  一時間壽春城,岌岌可危。

  與之同時,長沙張羨反叛。

  荊南四郡紛紛響應,直接聚兵勇數萬,直逼南郡,首當其沖為公安,然公安小城,頓時告急。

  同時,張繡與張羨遙相呼應。

  其與新野起兵,以黃忠為大將,文聘為副將,徐庶、崔鈞為軍師,集步卒三萬,號稱十萬大軍,直撲江夏而去。

  聲勢之大,一時無兩。

  轉眼間,江夏、公安二地告急。

  ......

  荊州,襄陽城內。

  首位上,劉表看著手書,臉上皺紋更甚。

  啪的一聲,劉表直接將文書摔在地上,咆哮喝道:“張羨犯我也就罷了,他張繡竟然也領軍攻伐與我,真是豈有此理。”

  蒯良上前撿過手書看了兩眼,旋即目光沉了下去:“主公,看來張繡與張羨早有勾結,早就圖謀我們荊州了。”

  “否則,其就算響應之后出兵,也不可能這么快逼近西陵。”

  儼然,這手書是黃祖傳來的,其信中大致內容便是張繡領大軍親至,求援。

  “張繡這廝,我待他不薄,竟然圖我荊州,此戰吾定要將其碎尸萬段,讓其悔不當初。”劉表怒喝道。

  “傳告蔡瑁,讓其領舟師走淯水,直逼新野。如今張繡遠征江夏,定難回防,只要拿下新野,其軍心必亂。”

  “主公,不可!”

  “張繡此人詭計多端,其此行奇襲西陵,定然是步卒輕裝簡行,而他麾下那五千鐵騎尚未出動。”

  “若在下所料不錯,張繡定然會封上淯水,將鐵騎埋藏兩側,待我水師至,其定趁我軍立足未穩逆擊之,如此我軍必敗。”

  蒯良連忙解釋道。

  語出,眾文武齊齊點頭。

  劉表也是皺著眉頭,南陽一馬平川,張繡鐵騎的確能發揮出用途,這讓他有些遲疑。

  良久,劉表試問道:“既如此,子柔以為當下應如何?”

  “主公,張繡無水師,難取襄陽。良以為,當撥調一萬甲士,順漢江而下,直抵西陵,里應外合,共擊張繡。”

  “若不成,也可緩緩退入城內。有這萬人配合守城,江夏無虞。如此主公只需全力對付張羨即可。”

  蒯良思慮解釋著。

  “主公,蒯長史所言極是。”

  “是啊,若是江夏以北若被張繡攻破,其定與張羨從兩路夾擊過來,如此我軍恐難以防守啊!”

  一時間,眾人評頭論足說著。

  劉表皺著眉頭,良久其道:“可有將軍愿東去援助黃祖將軍?”

  “主公,末將愿往。”

  潘武闊步而出,生的雄毅。

  “好,我許你一萬勁卒,務必給我攔住張繡,待平定張羨后,吾定讓張繡好看。”劉表惡狠狠說著。

  “主公英明。”眾人恭維著。

  “主公,張繡主力既已攻取江夏,當無需屯重兵與漢江,更何況張繡麾下無水師,漢江對其而言宛如天塹。”

  “良以為,可讓張允將軍領舟師萬人與漢江待命,靜觀其變,另調蔡將軍領三軍至公安,逆討張羨。”

  “不然,公安有失,江陵不保。”

  蒯良沉聲謀劃著。

  襄陽留守萬人,漢江萬人,江夏奔赴萬人,也就是說蔡瑁可統御兵甲近五萬攻伐張羨,也算是勢均力敵。

  劉表沉思點頭,旋即道:“琦兒,漢江乃襄陽屏障,不容有失。你領參軍一職跟隨張將軍旁,以防萬一。”

  “諾!”劉琦連忙領命。

  “琮兒,公安乃南郡屏障,不容有失,稍后你且去準備,屆時與蔡將軍一同南下,共擊賊軍。”

  “此行你代表的是為父,當表率三軍,如若有不清楚的,當詢問蔡將軍。”劉表沉聲說著。

  “孩兒領命!”劉琮應下。

  聽著劉表的話,劉琦眼眸幽冷。

  至于蒯良卻是清楚劉表用意,他這是安撫蔡家,軍權都在蔡家手中,可以說荊州安危大部分決定于蔡家。

  劉琮為蔡家選中的繼承者,這也變相體現了劉表的退步,也就是說只要此戰能勝,蔡家會更加輝煌。

  如此,他便不會擔心蔡家反叛了。

  當日,襄陽城傳出數道軍令。

  漢水數萬大軍調離,僅留下張允領萬余舟師靜候。江夏同時遣去援軍,以水舟速度,不出十日,便可抵達西陵。

  至于蔡瑁,則是領軍水陸并進,直奔公安而去。

  ......

  數日后,

  漢江上一處支流,

  岸邊密林中搭建有一處水寨。

  水寨極為隱蔽,其中艨艟,走舸等數百,看上去也算頗具規模。

  此時,水寨內。

  張繡位居首位,看完手中書信,不由欣喜道:“漢江駐軍抽調走大部,僅留下張允領萬人留守漢江。”

  “想來是文和那聲東擊西計策奏效了,恐怕此時蔡瑁已經領軍南下,馳援公安去了,襄陽定然空虛。”

  “主公,末將請戰,愿領麾下水軍破敵斬將。”甘寧躍躍欲試,眼神中都有些火熱道。

  他算是第一個投靠張繡的,可如今黃忠等人官職已經超過他的,這讓他極為不服,就等荊州之役打出名聲呢。

  “主公,鈞以為不可操之過急。”

  “荊南張羨實力不俗,麾下有精兵數萬,倒不如讓蔡瑁與之交戰一番后,再領軍渡江攻伐襄陽。”

  “如此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否則,此時攻取襄陽,劉表定然拼命反抗,屆時召集蔡瑁反撲,我軍勢必損失慘重。”

  “就算挫敗蔡瑁,可荊南張羨也不會坐視,如此一來對我軍極為不利。倒不如讓此二人相爭。”

  崔鈞嘴角勾起一絲自信笑容,沉聲道。

  張繡沉思,不由點頭,“興霸,此戰成敗關乎我軍興衰,若勝可虎踞荊襄,若敗恐南陽不保。”

  “此時不可操之過急,當徐徐圖之。”

  張繡清楚,張允雖然只有一萬水軍,可這些人也不是那么好對付的,更何況荊州戰船高大,這可以碾壓了。

  甘寧點頭應下,借口去巡視軍情。

  至于張繡,則是同徐庶、崔鈞二人閑談。

  此戰由此二人隨軍,張繡是有私心的,此二人皆在荊襄待了不短時間,算有些名望。

  如今二人剛至南陽,就被拜為座上客,如此一來荊襄世人不會過于抵觸與他,也可以更好的為他招攏人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