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十章 廖師傅重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看到有人迎戰,金山找不由一喜,連忙上前兩步,說道:“在下金山找,來自——”

  “金師傅不用多說,請!”

  廖有錚神色平靜,外人看不出悲喜。打斷金山找的話后,他來到武館正門前,擺出廖家拳起手式。

  廖有錚的干脆利落,讓金山找微微一怔。

  待回過神來,他嘿嘿一笑,正要說上兩句,有人突然喊道:“廖師傅,打敗這個外地鄉巴佬!”

  “廖師傅,加油!”人群里,又傳來一道聲音。

  “廖師傅,靠你了!”

  廖師傅明知不敵,仍舊挺身而出,維護武館尊嚴舉動,引得佛山本地眾人,紛紛一陣共鳴。

  聽到周圍加油聲,吳植內心也是微微一熱。

  不過很快地,他便拋開雜亂思緒,觀摩起兩人這場交鋒。

  廖有錚和金山找一戰,比他和葉問交手時,更值得吳植期待。

  一方面,同為明勁大成的金山找,能讓廖有錚展露出更多,廖家拳內在東西,來和自己拳法相互驗證。

  另一方面,對金山找橫練功夫,吳植也生出濃厚興趣。對方不過明勁大成,論起拳法套路嫻熟,不少武館街的館主,都要強過他。

  可偏偏這兩日踢館,眾多武館街師傅們,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少人選擇閉門不戰。

  如此強烈反差,讓吳植對金山找興趣,立刻從拳法套路招式,轉移到橫練功夫上。

  場上,廖有錚率先出手后,金山找甩了下手臂,咧嘴大步迎了過去。

  望著兩人交手動作,吳植從起初目不轉睛,到最后閉上眼睛。

  在腦海里面,兩種不同“廖家拳”,不斷變化對解拆招。

  漸漸地,吳植臉上浮現出,一抹詭異神色。

  腦海印正好幾遍,吳植發現自己廖家拳,和廖有錚廖家拳,套路雖然都是一樣。

  只是系統升階后廖家拳,和廖有錚“原版”廖家拳相比,在內里和招式細微變化上,已是兩種截然不同拳法。

  隨著拳法每次升階,這種細微變化,越來越加明顯。

  吳植甚至有種直覺,廖家拳每次系統升階,都在向“完美”方向靠攏。

  “難道廖有錚所創拳法,是不完整的?”看著場中交手兩人,吳植皺起眉頭想到。

  和電影劇情一樣,沒有過多久,廖有錚便敗下陣來。

  “師傅——”

  廖有錚吐血倒地后,泰山武館的眾人,急忙跑了過去。

  “我沒事!”擦了擦嘴角血跡,廖有錚沖吳植等人,擺手說道。

  “廖師傅,承讓了!”金山找神色鄭重,對他抱拳后帶人離開。

  吳植沒有再跟過去,和張瑛等武館弟子,將廖有錚送到泰山堂。

  廖有錚忍著傷痛,被攙扶著坐下后,示意眾人離開。

  吳植也準備告辭離去,廖有錚突然開口,讓他先留下來。

  “看出什么沒有?”待眾人離開,廖有錚突然問道。

  吳植點點頭。

  這兩天尾隨金山找,一直看對方踢館事情,自然瞞不住廖有錚。

  廖有錚這句話,不單單指剛才拳腳功夫比試,還有著考教自己成分。

  吳植沉吟思索片刻后,不緊不慢開口道:

  “金山找這幾場踢館,從他交手動作來看,應該是以大洪拳,和戳腳功夫為主。出招攻勢講究快、狠、準,這人橫練功夫很厲害,好像是八字功。”

  說到這里,吳植頓了頓道:“可讓我感到奇怪的是,拳路中頂、截、云、領四字,對方并沒有用到。恕弟子眼拙,只能觀摩到這些。”

  聽完吳植分析,廖有錚欣慰笑了笑。他正要開口說話,突然一口鮮血噴出。

  “師傅——”吳植內心一驚,上前一步扶住對方。

  “我沒事,舊傷發作而已!”擦了擦嘴角,廖有錚擺擺手,滿臉不在乎說道。

  “繼續剛才話題,你說得的不錯。不過除了八字功,對方還練有五行連環拳。只是隱藏比較深。”

  廖有錚說到這里,突然看向吳植,開口道:“知道為什么,我問你這些嗎?”

  吳植沉默搖搖頭。

  “你可知道,武道一途要想有所成就。不但要走得長遠,還要每一步,走得四平八穩。除了自家門派功夫,還是要汲取別派所長,學會互相印證。”

  看到吳植滿臉驚愕,廖有錚面色蒼白,笑了笑道:“之前,禁止你學習其它功夫,是怕貪多嚼不爛。如今要是只看自家功夫,那就是目光短淺了。”

  “桌子底下箱子里,有我多年以來,收集的一些拳腳功法。你挑選幾本感興趣的,拿回去翻看下,過幾天再還過來。”

  察覺到吳植面色欣喜,廖有錚感慨道:“這些功法繁雜,有些我自己也未練習過。不可能像廖家拳一樣,再手把手地教你。”

  吳植應了一聲后,順著廖有錚所指,來到對面桌子前,從下面拉出一個木箱。

  打開后,看到數十本線裝拳譜,靜靜陳列其中,不由深吸口氣。挑選了片刻后,他拿出三本拳法,將木箱合上放回了原處。

  待吳植挑好拳譜,廖有錚妻子聞訊趕到。

  看到廖有錚神色疲倦,吳植又聊了幾句后,找了個借口告辭離去。

  回到周家大院,吳植來到里屋,將從武館帶回來,三本拳腳功法,放到了桌子上。

  深吸了口氣,拿起最上面一本拳譜,輕輕打開扉頁。

  “白猿通臂拳,以直接摔打,正面拍擊對手出名。練習者學習過程中,強調通背、通肩、通腕。”

  “待練習有成后,攻擊敵人之時,全身力氣貫穿兩臂,兩臂串通如一,使敵人難以招架。是典型的長擊類拳術……”

  望著上面用小字,寫滿的密密麻麻介紹,吳植砸吧下嘴,繼續往后面翻,看起拳譜動作招式。

  不一會兒功夫,他又拿起第二本。

  “迷蹤拳創自宋代燕青,又稱作燕青拳,迷蹤藝等,拳法套路共三十六種……”

  “……,迷蹤三十六藝大成,可天下任我行!”

  看到最后一句話,吳植笑了起來.

  這些拳法著書的人,恨不得把自家門派,吹成天下第一。

  放下迷蹤拳后,吳植看向最后一本。

  “六合拳,據傳源自少林韋陀門,共十二路拳式……”

  看了片刻后,吳植放下手里拳譜,用力揉了揉太陽穴。

  要按照拳法描述中,就這么一步步,從頭到尾練習下去。想要學有所成,別說等到出師之日了。

  恐怕這輩子,出門都難。

  不行,還是得開掛!

  一念至此,吳植打開系統面板,內心默念拳法名稱。

  下一刻,系統冰冷提示聲,驟然腦海里響起。

  “叮,檢測到功法迷蹤拳,是否花費10點武俠值學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