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章 功夫“三重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似乎看出了吳植疑惑,廖有錚笑道:“你的武學天賦之高,是我平生罕見。你和朝峰兩人,并不是競爭對手。他對你本人,也構不成任何影響!”

  廖有錚說到這里,吳植哪還能不明白,對方言語中意思。

  他連忙開口表態,說姚朝峰本人,在心里永遠是大師兄,永遠會敬重愛護他之類。

  看到廖有錚緊繃臉色,不自覺松懈下來,吳植內心不由感慨:“從小看到大的,果然是不一樣。”

  “好了阿正,不說這些題外話。”

  廖有錚擺擺手,話鋒一轉道:“讓你留下來,就是想告訴你,成為武師之后,接下來的路,究竟該怎么走。畢竟成為武師,才算是真正踏入武術圈。”

  “是啊,只要成為武師,就有挑戰葉問資格了!”

  吳植聞言,心神忍不住一陣激蕩。

  可接下來,廖有錚一番話,頓時給吳植,從頭到腳潑了盆冷水。

  “即便成為武師,武師和武師之間,也存在巨大鴻溝。像你師傅我這樣,上門挑戰照樣被人打!”

  注意到廖有錚神色,吳植心神微微一動,開口問道:“師傅,早聽說過葉問名聲,真有那么厲害嗎?”

  “何止厲害!”廖有錚搖搖頭,目光望向門外,自嘲道:“暗勁大成,我這一輩子,怕是永遠達不到了!”

  “暗勁?”吳植第一次,聽說這個詞。

  廖有錚點點頭,開口說道:“凡是各門派練武之人,不管拳腳功夫厲害與否,也無論武學成就高低大小,都逃脫不了三個階段!”

  “這三個階段,從低到高,分別是明勁,暗勁,還有化勁。”

  注意到吳植神色疑惑,廖有錚指了指椅子,示意他先坐下。

  “本來武師三重勁,這樣常識性東西,早就該告訴你們。只是武館街有不成文慣例,對未達到出師之戰實力弟子,免得知曉太多,練習拳腳功夫分心,并沒有大張旗鼓宣告。”

  “如今我泰山武館,只有你和朝峰兩人,達到了出師資格。這些常識,再不跟你們交個底,估計出門轉身就要罵我。說我這個做師傅的,給徒弟留心眼了!”

  吳植聽到這里,連忙搖頭表示不敢。

  來到這里后,吳植發現人在屋檐下,低調謙遜總沒錯,還能增加人設分數。

  吳植這番舉動,落入廖有錚眼底,讓他不禁點點頭。

  待吳植整個人,對剛才描述三重勁,生出了濃厚興趣后,廖有錚喝了口茶,步入正題。

  “何為明勁?轉回純陽,就是明勁!”

  “何為暗勁?抱陽轉陰,就是暗勁!”

  “何為化勁,陰陽合真,即為化勁!”

  聽到廖有錚如同神棍,開口三連自問自答,吳植內心翻個白眼。

  咋有種聽天書感覺?

  “第一種明勁階段,所謂的轉回純陽,就是返回到嬰兒,剛出生時候的那種狀態。所謂六陽純則剛健之至。這個剛健,是指生命的健康程度,剛出生的嬰兒虎頭虎腦……”

  看著廖有錚唾液飛濺,用第四種吹牛逼勁,講述起這三種勁。為了表示尊敬,吳植并沒有開口打斷。

  打開系統面板,盯著上面信息,吳植靜靜發呆。

  對吳植來說,系統在手,天下武功我有。管它什么,明勁、暗勁、化勁之類,從不需要放心上。

  只要有足夠武俠點,就能不斷提升實力。

  只是隨著時間推移,廖有錚大篇陳述下,吳植神色不禁起了變化。

  對廖有錚這番說詞,吳植從起初漫不經心,到最后變得全神貫注。

  “……總之,明勁的轉回純陽,對我們練武之人來說,通過不同拳法招式練習,將體內陰陽雜處的狀態,逐漸轉回到純陽,這個過程的終結,就叫做明勁。”

  “阿正,知道為什么會有人說,在人群里的某個人,能一眼看出來,對方有沒有學過武術。”

  見吳植迷惑搖頭,廖有錚笑了笑道:“其實,并不是我們眼力好。而是處在明勁狀態的人,氣血洋溢,膽氣粗豪,一切無所畏懼。因為神氣與眾不同,所以你才能一眼看得見!”

  說到這里,廖有錚語氣頓了頓,繼續道:“知道各個武館,教授弟子們習武,為什么要從站樁練拳開始嗎?”

  吳植點點頭,正要開口說話。

  廖有錚好為人師興趣,此刻已騰升而起。不待吳植插嘴,他自問自答道:

  “就是因為,從武術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老祖宗就知道,站樁練拳能增長力氣,能夠祛陰還陽。這就是所謂的明勁易骨力!”

  “那暗勁呢?”吳植頓了頓后,開口問道。

  廖有錚喝口茶,繼續總結道:“剛才說的抱陽轉陰,便是第二重暗勁。”

  “對我們習武之人來說,要達到這一點,還是要繼續練拳。但這個狀態下的練拳,不是為了增長氣力,而是體會由陽走向純陰。”

  “師傅,怎么體會?”吳植忍不住開口問道。

  廖有錚提到的明勁,站樁練拳增長力氣,吳植能夠完全贊同。

  畢竟,吳植能體會到,在現實中拳腳修煉,的確是這么個過程。

  但暗勁所謂的陽走純陰,吳植聽得有些懵逼。

  “問得好!”廖有錚贊許點點頭,反問吳植一句:“崩拳知道嗎?”

  吳植點點頭。

  武館街所有的武館,都有嚴厲規定。門下的弟子,凡年齡未過四十,或練習拳腳不滿五年,禁止學習崩拳。

  他不知道廖有錚,為何突然問起這個。

  “所謂的崩拳,拳似利箭,出拳之時勢若雷疾,出招的人全身筋絡合一,牽一發動而全身!聽起來很厲害,可為什么設下門檻規定,禁止大部分人學習呢?”

  吳植搖頭表示不知。

  廖有錚深吸口氣,提高聲音道:“因為練習崩拳,對現階段你來說,完全是浪費時間!”

  “練拳練力,練拳練骨,練拳更是要練筋。當你做到拳力大成,就開始體會身上的筋力。一旦融入到拳法中,到此時,隨便出一拳,都勝過崩拳數倍。”

  “到那時候,再練習崩拳,才是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廖有錚唾液飛濺,說到興奮處時候,雙手不由比劃起來。

  吳植望著這一幕,不禁有些無語。

  “這個練拳練筋狀態,就是陽走向純陰過程。達到暗勁,同樣的功法招式,再使用出來,就會有完全不一樣效果!”

  廖有錚還在繼續,吳植聽到這里,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真正的練拳,還有這么多門道。

  明勁階段,主要練習拳力,不同的功法招式,出拳方式和力道也不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