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十八章 相互試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平野之上,一道煙塵卷拂而起。

  待到這滾滾煙塵散盡之際,一支身穿墨色甲胄的精銳之師猶如一條蒼龍一般出現在了遠方的地平線之上。

  面色之上顯露出的盡是鎮定沉穩的神情,手中握持著的皆是鋒利無比的兵器,這支行進在那面黑底白字的秦字大旗的士卒們用自己詮釋了什么叫做天下精銳。

  這便是過去十年之間縱橫天下、至今沒有遭遇敗績的大秦銳士。

  在周圍近千秦軍銳士的鎧甲碰撞聲中,在左右護衛的秦軍騎兵的馬蹄踏地之聲中,這支黑色軍團猶如一條威勢盡顯的蒼龍一般在廣闊無垠的大地之上快速遨游。

  這支秦軍隊伍的目標,正是此次秦、楚兩國相王之盟的所在,韓國伊闕。

  就在這支人數近千的秦軍隊伍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行軍即將抵達伊闕之際,隊伍前方的道路之上忽然出現了一名身穿著楚軍軍服的輕騎。

  面對這位突然出現的不速之客,久經戰陣的近千秦軍立刻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

  不僅雙手將手中兵器握得更加緊密,而且各自的行軍速度也降低了一大截,在短短時間之內這支秦軍隊伍就已經做好了臨戰準備。

  在秦軍隊伍發現這名身份存疑的楚軍輕騎之時,那名騎乘在戰馬之上的楚軍也發現了不遠之處的秦軍,隨后他的面容之上頓時流露出了和對面那些戒備的秦軍完全不同的神情。

  手中韁繩因為秦軍隊伍的突然出現而越發加快地抖動了起來,感受到身上主人興奮神情的駿馬立刻加快了自己腳下的步伐。

  “來者止步。”

  伴隨著對面秦軍隊伍之中的一聲喝止,這名楚軍輕騎匆忙停下了自己身下高速奔馳的戰馬,隨后一個縱身便站在了那名出聲的秦軍士卒面前。

  經過了前方數名秦軍士卒的一番盤查之后,這名暫時被確定身份的楚軍輕騎拱手一禮,向著從隊伍之后走來的一名秦軍百將說道:“煩請通報,我有要事求見。”

  “稍等。”

  輕輕打量了一番這名楚軍輕騎,剛剛趕來的這名秦軍百將撂下這么一句話語,隨后整個人向著身后方向大踏步地走了過去。

  走過了秦軍這條蒼龍的龍首,越過秦軍這條蒼龍的龍身前半部分,這名秦軍百將最終在龍身最核心的一駕戰車之前停下了自己的腳步。

  向著戰車之上的那名身穿墨色甲胄的秦軍將領行了一個最為正式的軍禮之后,就聽這名秦軍百將帶著濃濃尊敬說道:“啟稟武安君,隊伍前方有楚國輕騎到來,說是有要事求見。”

  屹立于這駕被重重護衛其中的戰車之上默默聽完了這名秦軍百將稟告的消息,武安君吳起輕輕放開了剛剛一直緊握身前長劍的雙手。

  “帶過來吧。”

  “諾。”

  一道簡短的命令過后,那名秦軍百將迅速轉身離開。

  等到他的身影再一次出現這駕戰車之前之時,他的身后多了幾名全副武裝的秦軍銳士以及那名剛剛求見的楚軍輕騎。

  “啟稟武安君,楚國輕騎待帶到。”

  秦軍百將突然而起的這一句話語特別是話語之中那句稱謂,立時便讓此刻懷著好奇之心打量著前方戰車之上的楚國輕騎為之一震。

  他實在沒有預料到那位軍中傳說率領秦軍縱橫天下、數十年來從無敗績的秦國武安君吳起,竟然會以一個這般的姿態出現在自己的面前。

  低下頭以掩飾自己心中的慌張與激動,這名楚軍輕騎趕忙上前一步向著武安君吳起躬身拜道:“楚國騎卒魚,拜見武安君。”

  “騎卒不必多禮。”沒有騎卒魚想象的那般使人猶如置身尸山血海一般的氣勢襲來,面對著身前這位普通的騎卒吳起用著一種沉穩之中帶著幾分溫和的語氣詢問道:“不知騎卒有何要事求見吳起。”

  被武安君吳起話語之中的那份溫和感染,楚國騎卒魚大著膽子回稟道:“不敢隱瞞武安君,在得到秦國前軍即將抵達伊闕的消息之后,我國令尹便提前做了迎接的準備。想來此刻令尹正領著伊闕城中先行抵達的楚國先鋒等待著秦軍到來的消息。”

  “哦!倒是讓楚國令尹費心了。只不過令尹盛情如此,吳起若再耽擱行程,倒是吳起的不是了。”

  一句帶著笑意的話語之后,武安君吳起的視線再次看向了前方不遠處的這名楚國騎卒,“為了盡快趕到伊闕,勞煩騎卒前方帶路,我秦國大軍隨后跟上。”

  “遵命。”

  隨后,伴隨著武安君的一聲令下,周圍的近千秦軍跟隨在這名楚國騎卒的腳步向著伊闕快步進發。

  一個時辰之后,韓國,伊闕關外。

  “啟稟令尹,秦國前軍到了。”

  一道在伊闕關外忽然響起的稟報聲,頓時引起了在此等候多時的楚國令尹屈宜臼的注意力。

  順著飛奔而至的楚國騎卒魚所指的方向,楚國令尹屈宜臼看到了一支軍容嚴整的精銳之師以及在這支隊伍之上所飄揚的那面黑底白字的旗幟。

  那旗幟分明代表著,秦國。

  “全軍將士,停止行軍。”

  不久之后,伴隨著秦軍方陣之中的一道命令聲,這個由近千秦軍銳士所組成的隊伍最終停在了楚國令尹屈宜臼前方不遠處。

  看著從前方不遠處那輛被秦軍銳士重重護衛其中的戰車之上走下來的秦國武安君吳起,楚國令尹屈宜臼連忙加快了步伐迎上前去。

  等到武安君吳起、楚國令尹屈宜臼兩人最終站在一起之時,楚國令尹屈宜臼率先向著武安君吳起躬身行禮:“楚國屈宜臼,見過武安君。”

  “秦國吳起,見過令尹。”在楚國令尹屈宜臼見禮之后,他面前的武安君吳起也是連忙躬身回禮道。

  其實按照道理來說,楚國令尹屈宜臼年長武安君吳起許多,該是武安君吳起首先向令尹屈宜臼見禮的。

  只不過一來秦國如今的國勢比之楚國強大不少,二來武安君吳起如今傳揚天下的聲名,這就使得令尹屈宜臼首先向著后輩吳起見禮。

  兩人之間互相一番見禮之后,望著眼前這位楚國令尹,武安君吳起頗有感慨地說道:“令尹,你我上一次見面還是五年之前吧。時間過得真快啊,這一晃五年時間都已經過去了。”

  “是啊,五年之前的那一次曲沃之會,宜臼有幸陪伴我王前往,正是在那次盟會之上你我二人才初次見面。”

  “雖然五年之前是宜臼和武安君的初次見面,但是在那之前宜臼可就是對神交已久了啊。武安君不僅輔佐當今秦公光大秦國,更是率領秦軍取得了一場又一場大勝。”

  “秦國能夠有今日這般強盛的國力,秦國能夠有今日這般令天下諸侯都心中嘆服的地位,武安君功不可沒啊。”

  借著他的話頭毫不避諱的話語大大贊揚了一番武安君吳起之后,眼見對方臉上盡是滿意的神情,楚國令尹屈宜臼趁著這個機會開始了自己的初步試探。

  “剛剛武安君提到了五年之前的那次曲沃之會,屈宜臼倒有一事想要向武安君請教一番。”

  “哦?”

  聽到令尹屈宜臼說出請教二字,武安君吳起原本并沒有生出多少波瀾的內心,立時便生出了幾分警惕。

  臉上依舊保持著剛剛的笑意,武安君不動聲色地向著令尹屈宜臼詢問道:“既然令尹能夠詢問吳起,吳起自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只是不知道令尹想要問的究竟是何事?”

  聽到武安君吳起的詢問,對面楚國令尹屈宜臼臉上的神情也是一變,隨后只聽他沉聲說道:“五年之前,秦國、我楚國曾和與會一干諸侯訂立下盟約,五年時間內天下諸侯不再相互征伐。”

  “從過去五年的列國之間的形勢來看,這份由天下眾多一同簽署的弭兵之約確實是十分有效,而整個天下的百姓也因為這份弭兵之約獲得了極大的好處。”

  說到這里楚國令尹屈宜臼卻是突然話鋒一轉,“不過在過去的五年之中,天下之間也不是說沒有大規模戰事的。”

  當聽到楚國令尹明顯是若有所指的這句話語,武安君吳起立刻意識到了面前的這位楚國重臣接下來要提到哪國了。

  韓國!

  “就比如武安君與我此刻腳下所站立的這片韓國的疆土,不久之前秦國所率領的伐韓大軍可是剛剛才從這片土地之上撤回各自國土啊。”

  事實果然如同武安君吳起所預料的那般,楚國令尹屈宜臼下面的這句話便就提到了韓國,甚至還意有所指地在說秦國是在借助韓之名、行伐韓之事。

  面對令尹屈宜臼話語之中這層有意無意的含義,武安君吳起臉上依舊帶著那份輕松的神情,雙眼沒有半分慌張地看向了對方。

  “此事實在是因為韓國國內權臣陰謀篡逆,我秦國在一眾諸侯的請求之下才出兵助韓的。在幫助韓侯重新登上國君之位后,我秦國也是在第一時間便率領聯軍退出了韓國。”

  話到最后武安君吳起卻是突然帶著幾分笑意說道:“若是吳起沒有記錯的話,在那強烈要求我秦國出兵的諸侯之中也有貴國吧?”

  1秒:m.23xsw.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