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16章精彩紛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君臣二人商議完畢,袁盱自去忙碌,一時楊儉又過來匯報昨日的事情。

  正如劉志所料,那王沐還真被人給騙了,他所謂的世家子不過是個旁支,故弄玄虛騙取錢財罷了。

  但他們在調查途中,卻也發現還真有買賣考題的,只是更隱秘一些,都是暗中進行,并不會弄得人盡皆知。

  攫欝最早小說xINZZ攫欝。看著楊儉呈上來的案件詳情,劉志的臉色越來越冷,很好,兩位副主考居然都牽涉其中,無一幸免。

  “繼續查,記住不要打草驚蛇,把證據收集起來就行了。”

  “諾。”

  楊儉自然也知道,這是個大案子,里里外外不知道牽扯出多少世家,全大漢數得上的世家大族,誰也脫不了干系。

  巘戅追喲文學ZHuiYo巘戅。看來這些人是以前做慣了的手腳,幾十上百年來,已經成為他們的常規操作,皇帝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憑他們胡鬧。

  但這一次,他們卻踢到了鐵板,不過劉志還真不敢把他們怎么樣,法不責眾,他還沒那個能耐將世家一鍋端了。

  只能找幾個出頭鳥打打,以儆效尤,震懾一下他們的行為。

  我不動你們,但你們以后也要給我放規矩點,想當官可以,拿出真本事來,我不偏不倚,平等對待。

  不管怎么說,世家大族的機會仍然明顯大過普通人,這是不爭的事實。

  眼看著時間到了十月底,仍然有幾個州縣的考生沒趕到京城,劉志沒辦法,在黃瓊的請求下,將考期再次推后。

  大考的日子定在了十一月初六,洛陽的冬季已經正式來臨,等考完,部分路途遙遠的考生,甚至沒辦法趕回去過年了。

  臘月初六日,大考在太學舉行,考試分為三科,傳統的明經科、明法科和治劇科。

  明經科是指考察通曉儒家經典學問的水平。

  明法科是指考察通曉法令知識的水平。

  治劇科是指考察處理繁重難辦事務的能力。

  漢代最開始的明經科考試,是采取貼題,然后口頭回答的方式,經過一兩百年的演化,如今已然發展到筆試。

  劉志也促狹,臨時讓太傅馬融出了些經學填空題,一共三十多題,涉及到《詩》、《禮》、《春秋》、《左傳》等等十多部典籍。

  馬融出題的時候,并不知道是要被拿去做大考題目,他針對的是劉志本人。

  這個特殊的弟子跟著自己學了兩年多,在他的眼里,目前水平一般,所以題目出得不算高深。

  只要基礎知識扎實,平日里涉獵廣泛,基本上都能答出來。

  明法科的考題,他同樣讓刑曹專門掌管律法的官員所寫,同樣的比較注重基礎知識,并不算特別高深。

  在劉志的心里,最看重的不是明經科,也不是明法科,而是治劇科。

  前兩科考得好,只能證明他書讀得不錯,但他們將來都是要做官的人,如果處事能力不強,最直接的后果,將會禍害一方。

  所以,他的題目很現實,假如你是一名縣長,治下出現災荒,百姓聚集為匪,該如何應對?

  這是目前大漢最典型也是最普遍的地方政務,基層的官員如何處理,所造成的后果也會大相庭徑。

  當日太學院全部清空,五百多名考生卯時即準時抵達,列隊進入考場。

  劉志甚至沒有安排搜身檢查這個環節,因為題目都是現出的,這些人即便是夾帶了小抄,也無濟于事。

  五百人分為十個考場,每張案上都放了數張雪白的新式紙張,讓許多人都雙眼放光,愛不釋手。

  除了一部分身份高貴的世家子弟,大部分人都還沒能見過這種傳說中的神秘新紙。

  據說陛下給它起了個十分好聽的名字,雪浪紙。

  雪浪紙潔白細膩,有著淺淺如浪花般的紋路,聞起來清香撲鼻,聽說寫字的時候,很聚墨,書寫十分流暢。

  時辰一到,大廳里便貼出了第一份考題,滿堂考生的臉色頓時如開了醬菜鋪子一般,精彩紛呈。

  有人淡定自若,有人一臉震驚,還有人茫然失措,更有人滿目憤懣……

  考試時間為一個時辰,但題目貼出來不到兩刻鐘,便有人開始交卷了。

  按照規矩,交卷了的考生便可以提前出考場,去指定的休息室,剩下的人則繼續作答。

  想舞弊?那是不可能的。

  除了上面的兩位考官,每個考場還有十來名帶刀侍衛,面無表情地全方位無死角盯虎視眈眈。

  直到罷試的鐘聲響起,仍然有小部分考生沒能書寫完答案,卻被考官毫不留情地直接收走。

  休息室里,很多考生的臉色都非常難看,特別是那些靠著一路舞弊上來的人,已經清晰地預感到自己的命運了。

  接下來的明法考,依然如是,只是沒人再露出震驚的神色,相反多了幾分麻木不仁。

  有人甚至破罐子破摔地干脆交了白卷,反正也沒希望,還免得在考場里如坐針氈,根本就是活受罪。

  兩堂考試過后,考場提供了一頓午餐,稍事休息。

  此時有考生去找主考官,協商要求退考,房植冷冷地看了他一眼。

  “陛下已經下詔,中途不得棄考,否則將登記在冊,將來不準以任何方式入仕。”

  聽得那些想棄考的人,全都倒吸一口冷氣,真是太狠了,這要是一任性,可就永遠斷了仕途,誰敢冒這個險啊。

  無可奈何之下,只能返回考場,接著進行這場度日如年的大考。

  厺厽 追哟文学 zhuiyo.com 厺厽。第三場考試看起來最簡單,誰都可以洋洋灑灑發揮一番,有些人靈機一動,打算投機取巧,將本地方的官員做法,直接來了個乾坤大挪移,照搬到自己的紙上。

  等到未時末,悠揚洪亮的鐘聲再次敲響,宣示著醞釀了整整大半年的考試,終于拉上了帷幕。

  考生們排著隊,有秩序地撤離考場,此時與早晨進來時相比,他們神色迥異。

  有人信心滿滿,有人垂頭喪氣,也有人若有所思,患得患失……

  第一堂考試過后,太學的夫子們就已經開始緊張地閱卷,這是一份填空題,有標準答案,所以閱卷速度十分快。

  當天五百多份卷紙就已經批閱完畢,又連夜進行第二科的閱卷,同樣的,因為有標準答案,速度非常迅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