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64章 建設通訊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隨著大量的真金白銀源源不斷的運抵到各省分行,無數的人在銀行門口排起了長隊,提著袋子兌換元寶。

  然而,這種場景并未持續多久,有時候就是這樣,銀行沒有銀子兌,大家恨不得將腦袋都擠破,可當銀行真的有源源不斷的銀子兌換出來后,大家反而不急了。

  畢竟五兩一個的元寶,除了藏在家中外,真正拿出來交易的人非常少,因為實在太不方便了。

  而皇家銀行的態度,也讓大家清楚的認識到了陛下從未打算賴賬,也看到了陛下的決心。

  只要陛下不打算賴賬,哪怕寶鈔兌不到銀子也沒關系,依然可以用來交稅,可以去大秦商行買東西。

  對皇家的信心再次凝聚后,只是短短時間,各省癱瘓的商業再次恢復了原先的秩序,無數的商鋪酒樓再次紛紛開門營業,銀行門口的人也少了不少。

  真正兌換出去的元寶,加起來也就一億兩左右,其他的都囤積在了各省總行,停止了繼續調派。

  見金融商業秩序徹底穩定下來后,秦宇也是重重的松了口氣,這次之所以不惜破產為代價,勞師動眾的將銀子運往各地分行,就是想讓大家見識到他維護寶鈔的決心。

  說來說去,之所以會引發這次的金融危機,主要還是大家不信任,是對皇帝的不信任,對朝廷的不信任,更是對新的金融體系不信任。

  這也是必須要經歷的,因為寶鈔完全替代銅錢碎銀交易,這在史上還是頭一次,加上大明以前亂發寶鈔,又不回收,所造成的巨大負面影響,種種原因加在一起,也就不難理解大家為何一有風吹草動,就如此恐慌緊張了。

  經過這次的教訓,也讓秦宇意識到了他的金融體系和大秦商行還有許多漏洞。

  首先就是通信條件,和運輸能力,遠遠無法滿足快速發展的商業,現在還只是初見端倪,以后這種情況只會更加嚴重,是很容易被人鉆空子的。

  通信和運輸上,就目前而言,無論效率,還是速度,短時間內都是無法提升的,可又不能不解決。

  經過一番抓耳撓腮后,秦宇還是找到了一些解決辦法,分為短期和長期。

  首先是運輸方面,短期解決辦法,就是在各省設立一個大倉庫,囤積大量的糧食鹽巴布匹,起碼要滿足該省日常消耗半年的額度,好要在這三樣都是可以儲存的東西。

  長期解決辦法,自然是修建木質軌道,研究蒸汽機,擴寬運河,同時開通南北海路運輸線,確保運輸多樣化,避免一場洪水或者其他自然災害造成南北交通阻塞。

  至于信息傳遞方面,短期內也只能選擇飛鴿傳書,和快馬通信兩種,緊急情況下使用飛鴿傳書,平常則快馬傳訊。

  飛鴿傳書,秦宇打算在皇家內務府下成立一個專門飼養培訓信鴿的部門,各縣州府省都成了一個分部,再在華北,華東,西南,西北成立幾個中轉站,有緊急情況時,用信鴿逐一傳遞,爭取做到一天時間就將信息傳遞到武漢。

  同樣,武漢也能只用一天時間,就將信息傳遍至天下各縣,有權利使用信鴿的,也就商行銀行掌柜,縣令縣尉四人而已,為了減少成本,也只需要給各縣配兩只信鴿,一名專業飼養員即可,由于該部門隸屬皇家,所以人員和信鴿就放在銀行后院。

  快馬傳訊渠道,則由政務院的郵部負責管理建設,今后只負責信件公文傳輸,不負責運送物品。

  如今的郵部非常的不完善,所以秦宇打算親自改革一些,讓其具備高效的傳訊能力,好在大秦各地都有官道,基本上每個縣都通有官道。

  他的設想是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的傳訊網,總共分為干線和支線。

  干線,首先依托現有的官道每隔五十里就建立一個中轉站,建立數條單獨的干線,從武漢出發,要連接到所有的省城。

  各省在建立數條支線,要覆蓋到所轄的所有州縣,同樣每隔五十里就要成立一個中轉站。

  每個中轉站配快馬兩匹,人員兩名,采用接力的方式傳遞公文信件。

  大概意思就是如果從武漢總部發出公文,若是只發往一個省,就派出一匹快馬,攜帶信件,沿著干線一口氣奔襲五十里,將信件交給中轉站人員,再由中轉人員騎上快馬,立即奔往下一個中轉站,一個接一個一直傳到該省省城的分部為止,最后由分部稍微整理一下公文件信,在經過支線,用同樣的方式發往所在州縣。

  快馬一口氣奔襲五十里,白天也就兩刻鐘,晚上最多也就小半個時辰,就算加上轉接的時間,一天一夜下來,起碼也能跑出個兩三千里。

  所以兩天之內,從武漢發出的公文,足以傳遞到華北,華東,華南,西北,西南各省城,再花一天時間,就可以傳遍所在省份的州縣。

  若剛好遇到中轉站有信件,返回的人員必須換馬,立即奔回,若無信件,則無需換馬慢走返回。

  當然也并非所有的公文都要馬不停蹄的傳訊,今后所有的公文信件將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加急公文,那就是一刻也不能耽擱,人員無需節省戰馬體力,一口氣奔到下一站,期間不得停歇,為了防止失誤,每名傳遞員都有一枚印章,到了下一個中轉站都需要蓋章,然后寫下時間。

  第二種為普通公文,同樣各中轉站之間不得耽擱,中途不得停留,但如果該中轉站只剩下一匹馬的時候,則需要等候另一匹馬返回后才能出發,以確保有緊急公文時不會被耽擱,也就是說中轉站隨時都要保證一匹戰馬和一名傳遞員。

  第三種為普通人的信件,這種信件不需要立即傳送,而是只要在一天內送到下一站即可,每名傳訊員出發時,背后都必須插一面旗幟,旗幟的顏色分為三種,分別代表加急,普通,規定三種傳遞別。

  到時候郵部會制定特殊的信封以及公文包,百姓如果要寄信件,則需要購買郵部的信封,若想要快些送到,也按普通公文的級別,則需再交納十兩銀子,至于加急級別,是不對普通人開放的。

  而且郵部也只負責送到各縣城,鄉村是不送的,需要百姓自己來取。

  這樣一來,朝廷的加急公文最多三天時間就能傳送到天下各縣,普通公文,快則四五天,慢則六七天。

  普通百姓的信件,如果是省內,半月就能送到,如果跨省的話,起碼也得三月,長則半年。

  因為哪怕你從山東寄到河北,只要跨省了,也得先將信件從山東分部運到武漢總部,再發往河北分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