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715 內廷樂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禛沒說話。

  寧櫻手上微微用力,握緊了他的手。

  半晌,就看禛目光如常,臉上神情并沒有什么波動,低頭就舀了藥汁,依舊抬手喂到她嘴邊:“”

  “皇上……”

  寧櫻還想再說什么,卻看禛目光沉沉的只是盯著碗里的藥汁出神。

  寧櫻心里說不出的難過——操勞國事,殫精竭慮,尚且能理解。

  但是自己把自己給毒死了,這算怎么回事呢!

  她抬起頭,拽著禛的另一只手不放,手指不輕不重的在他的手掌心里摩挲著。

  禛眼睫微動,將藥碗換了一只手捧住,然后過來伸手攬住了她的肩頭,

  兩個人依偎在一處,禛的下巴輕輕的挨擦著她的頭頂,嘆了一口氣:“朕知道你是為朕好,唉,朕真是拿你沒辦法!”

  他頓了頓:“你既然擔心,朕先減半用量。”

  寧櫻知道三言兩語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已經是不錯了。

  若是再一味地硬勸下去,反而會有反效果。

  她見好就收道:“皇上萬歲。”

  等到她病好了,一定還能想出別的法子,讓四葫蘆深刻意識到這丹藥的毒性,從而將它戒掉。

  禛摟著她,寧櫻也伸手攬住了他的腰。

  她的側臉貼在他的胸前,聽著胸腔里那顆心有力的跳動著——既溫暖,又熟悉。

  禛低聲道:“有朕在,朕會一直在,櫻兒不要杞人憂天。”

  寧櫻沒說什么,收緊了手臂,在他懷里閉上了眼。

  她意識到自己其實很難去想象皇上駕崩的那一天……會是什么樣的情況。

  壓根兒就連想都不能想。

  守在屋子門口的婢女們都低著頭,開始還能聽見皇上與皇貴妃說話的聲音,漸漸的就一片寂靜了。

  有幾個婢女忍不住抬起眼往里看,被婷兒狠狠的一眼給瞪了回去。

  十一月里,朝堂上風云再起。

  擔任總理事務王大臣、吏部尚書兼步軍統領的隆科多開始多次受到了皇上的訓斥。

  并且每一次巡視都是在朝堂之上,眾大臣面前——絲毫不給他留一點情面。

  要知道這位隆科多大人,可是不久之前還被皇上一口一個“舅舅”地叫著,別提多親熱了,更被加太保銜,兼管理藩院,賜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鞍馬紫轡。

  大概是因為看過了年羹堯和阿其那、塞斯黑的事情,滿朝上下文武都對皇上的殺伐決斷、心狠手辣有了心理準備。

  試想:兄弟手足尚且都淪落到阿其那、塞斯黑的地步。

  更何況區區一個隆科多呢。

  飛鳥盡,良弓藏。皇上過河拆橋乃是常事——如今更是拆得手到擒來,熟練無比。

  隆科多是滿洲鑲黃旗人,更是一等公佟國維第三子。

  佟國維是康熙的舅舅,也是康熙的岳父——因為這樣親密的關系,早在康熙朝時,佟國維家族便有“佟半朝”的外號。

  足見其對皇權的影響之深。

  還有,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病逝于暢春園,也是隆科多封鎖九門,戒嚴消息,搶占了一步先機。

  雍正能順利繼位,隆科多功不可沒。

  而禛如今將火力對準了隆科多,一方面是因為年羹堯等人下臺之后,朝中人心惶惶,隆科多位高權重,即使他無結黨營私之意,眾人也難免要上去抱大腿。

  打擊了隆科多,也就加強了皇權,變相的打壓了朝中其他權臣。

  另一方面——也就是許多人紛紛猜測卻不敢說的:皇上在心虛。

  想要通過除去隆科多,徹底抹去某些事情的痕跡。

  萬歲既然有意,下面人很快就起了響應——先是有人舉報隆科多私藏玉牒。

  所謂“玉牒”,就是皇族宗譜。除了宗人府,其他人無權查看。

  隆科多不過是因為一個大臣,卻能私藏玉牒,這實在是罪不容誅的大罪。

  一石激起千層浪,朝中大臣們看到皇上多次訓斥隆科多,如今又任由私藏玉牒這件事曝光、發酵。

  這一番操作就很眼熟。

  大家心里都明白:誰不說話、誰不聲討、誰就是在維護隆科多。

  誰就是站到了皇上的對立面。

  一時間,墻倒眾人推,彈劾隆科多的奏疏像雪花一樣飛向了勤政親賢殿。

  在如此多的彈劾之下,雍正名正言順地下令拘捕了隆科多,并在他的府中抄沒了巨額受賄的銀子。

  念及孝懿仁皇后將自己撫養長大的一番母子情,將隆科多的政治生命徹底扼殺之后,禛到此為止。

  他在暢春園旁邊建了個小宅子,對隆科多判處監禁。將其長子岳興阿撤職、次子玉柱發配黑龍江。

  隆科多在小宅子之中,聽說了長子次子被發配黑龍江,備受打擊,悲憤惶急交加之下,滴水不進。

  只不過過了短短五日,便在小宅子之中去世了。

  但是這還不算完,之后,又有陸陸續續牽涉出來與隆科多行賄有關的大小官員,一共三十幾人,全部都被禛從嚴發落。

  前朝一片血雨腥風,人人自危;后宮之中,寧櫻的身體恢復之后,便開始有意問禛討要了相關的煉丹書本。

  她想努力弄明白這些丹藥的成分。

  只看書是看不明白的,還得叫上太醫們來問——書本上有的內容,太醫們是能說得清楚。

  但是還有的玄之又玄的文字,就連太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了。

  大概是被皇阿瑪給抽查怕了,弘晝這一陣子在桃花塢中勤勉了不少——盡管皇阿瑪忙著隆科多的事情,壓根兒沒心思來管他,但是他還是每日勤學不輟。

  比從前更加用功了不少。

  眼看著漸漸已經快要到了萬壽節。

  因為是出了國喪之后的第一個萬壽節,宮里的承平戲還是準備的熱火朝天。

  先帝在的時候,宮中戲臺子搭得就多,康熙每逢過萬壽節,最喜歡看的節目就是《百老上壽》。

  這部戲的角色是最多的,取用梨園之人超過百人——要不是皇家的戲臺子足夠氣派,這么多人光是能站下腳都有些困難。

  寧櫻記得自己那個時候還想著:皇上到底是老了。

  人老了就會喜歡熱鬧。

  沒想到一轉眼,風水輪流轉——這就轉到了四葫蘆。

  禛御政后雖有意節制戲曲,但是宮里南府、景山兩大宮廷戲曲管理機構都沒有撤去,再加上今年還從蘇州等江南地區選了曲師。

  內廷樂部就更充實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