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章九十三 東西大運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什么?開鑿運河??”

  當‘開鑿東西大運河’,‘貫通涼、泰兩州’之語驟然而出之時,整個殿內頓時便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原因無他,只因這等曠古爍金的浩大工程,對于一國一地的巨大提振,根本就難以想象!!

  開通貫通涼、泰二州的東西大運河,使整個大乾王朝的東部與西部徹底連通!

  這將是惠及子孫萬代,造福大乾兩州二十四郡的天大功德啊!!

  但也正因如此,這等注定勞民傷財的浩大工程,又豈是一國一郡可堪承受的?

  故而,所有人都萬萬未曾想過,去開鑿運河,借力漕運,來打通涼泰二州官道斷絕,往來受阻的艱難境況!

  可如金,魏鞅卻極為大膽的,提出了這一堪稱劃時代般的宏偉構想!

  若果真貫通涼泰二州的東西大運河正式貫通,那將會為秦川經濟帶來多么巨大的騰飛,又將會為整個大乾帶來多么巨大的提振?!

  這根本就難以想象,更是毋庸置疑之事!

  不會有人對開鑿運河的功績與益處有任何懷疑,但對于開鑿運河所需要的極其龐大的人力、物力成本!

  卻總以令人懷疑人生!!

  須知開鑿運河可不比打通官道,兩者之間的難度根本不在一個層級!

  所需要耗費的時間、人力、物力,更是遠遠超乎想象!

  這幾乎是古代封建社會規模最為浩大的土木工程!

  也幾乎是極具意義且價值最為巨大的國之大計!

  更是足以載入史冊,功蓋后世千秋萬代之豐功偉績啊!!

  故而即便如此,即便此等構想所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都根本難以想象!

  但在驟聞此等驚世構想之后,卻仍舊令人止不住無限遐想,暢想著若是此等豐功偉績,果真在自己手中實現……

  那又該是何等的功勛與榮耀?!

  “這……”

  趙政此時此刻,似乎失去了言語的能力,仍舊震驚于這等偉大構想之中。

  但下一刻,他便聯想到了歷史上極為有名的末代皇帝——隋煬帝楊廣!

  要知道這位隋朝的末代皇帝,可正是因為大興土木,修建了舉世聞名,貫通南北的隋唐大運河,才使得民間怨聲載道,最終起義暴亂,推翻了隋朝的統治。

  由此,可想修建大運河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究竟有多么的勞民傷財!

  即便目下魏鞅所提議的僅貫通涼泰兩州之地的東西大運河,無論是規模或是影響,根本比不上隋煬帝時代,所修建的貫通中國南部與北部的南北大運河!

  但即便如此,修建僅僅貫通兩州之地的大運河,那也不是小小一個秦國能夠承受得起啊!

  若果真開通,所需錢糧,又何止數百萬之多呢?!

  他總不能步隋煬帝楊廣的后塵,去傾盡國力修建這條東西大運河,最終卻落得一個百姓怨聲載道的下場吧??

  故而,心中猶疑之下,趙政頓時便望向魏鞅,卻不知提出這一宏偉構想的他,又將會如何去實現這等功蓋千古的浩大工程呢?

  “愛卿開鑿大運河自是功在千秋,利在萬代!然橫貫涼泰二州的東西大運河所需人力物力……只怕是秦國難以承受之天文數字啊!”

  趙政望向魏鞅憾然搖首而道。

  他雖說是對這一提議頗為意動,但考慮到與現實的巨大差距內心中也只能是無奈嘆息。

  “我王所言極是!東西大運河由東向西,將整個大乾自此相互串聯所帶來的影響與意義根本不僅僅局限于商貿往來!更是在軍事、文化、民生、經濟等各個方面將起到絕佳助力!”

  魏鞅聞聽此言依舊淡定自若拱手作揖而道。

  “故而,此等事關國運命脈之事,何以僅令我秦國一力承擔呢?”

  話音剛落,趙政自是聽明白魏鞅言外之意但卻不禁露出幾分苦笑之色。

  他當然明白魏鞅之意這等利國利民之大事,理應由父皇親自統籌,傾大乾全國之力來推進修筑才是!

  否則以秦國一己之力而為之,先不說吃虧占便宜的事單單是沿途這十余郡的溝通協調問題,都能夠把人折騰個夠嗆!

  更何況利于整個涼州、泰州整整二十四郡之大運河,如何能僅令秦國以一郡之力自此承擔呢?

  “愛卿可能是剛入秦國,還不知我大乾本就貧困,國庫空虛……即便父皇他心中知曉這等利在千秋之大計!但……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趙政頓然搖首,無奈開口而道。

大乾國力羸弱,國庫更是千瘡百孔,若是讓國庫出資修筑這條貫通東西的大運河,即便父皇心有所想,知曉此間大利,卻也是巧婦難為無米  之炊啊!

  試問國庫無銀,卻又如何修筑啊?!

  “回稟我王,臣雖入秦不過月余,然早已踏訪各地,將秦國上下盡數了然于胸!且在入秦之前,更是將大乾特意了解一二……又如何會不知大乾民風剽悍卻又國力羸弱呢?”

  魏鞅依舊只是淡然輕笑,不慌不忙般應答而道。

  “哦?那愛卿方才之言……”

  趙政頓顯奇怪,面顯疑惑般問詢而道。

  “臣方才之言,非令太極圣皇大開國庫,修筑東西大運河之意!而是由圣皇親下御旨,調遣沿途各郡募集勞工,為我秦國修筑東西大運河解決人力之困!”

  此言一出,頓令眾人不由微微頷首,心中頗感認同。

  畢竟指望國庫出資,顯然是有些不切實際的,且面臨阻力會非常之大。

  但若是讓太極圣皇出面,親下御旨命大運河所經沿途各郡,負責募集勞工修筑運河,這卻是極有可能的。

  一來是有了太極圣皇的官方背書,在與沿途各郡的溝通協調方面自是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二來開鑿運河,本就是造福沿途各郡之大利之事,讓他們負責出人卻不用出錢,他們也是會心甘情愿的積極配合。

  三來,對于秦國來說,則是直接解決了修筑東西大運河最為迫切的難題之一——人力問題!

  畢竟,秦國不可能將秦國子民,不遠千里帶到其他郡去開鑿運河吧?

  且十數郡共同均攤勞工人力,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徭役過重,百姓民不聊生之隱患。

  如此一來,修筑運河所需要的人力問題自是迎刃而解!

  那么在解決了人力之困后,也就只剩下最為重要的物力之困了!

  “人力之困自是可以這般解決,然物力之困……莫非就由我秦國一力承擔么?”

  趙政說著不禁望向魏鞅,大感期待般問詢而道。

  此時此刻,他望向魏鞅的眼光之中,就似乎是大雄看著哆啦a夢一般。

  魏鞅的腦袋,就如同哆啦a夢的口袋一般神奇,能夠涌現出一個又一個的奇思妙想!

  “不錯!必須由我秦國一力承擔!即便是太極圣皇愿意出資部分,我王也萬萬不可答應!”

  魏鞅又一次語出驚人,令殿中眾人無不驚愕!

  給錢都不要……這是什么情況??

  “臣也是受我王打通虎牢商道之啟發!要為我秦國占下這等百年大利!”

  魏鞅說著面露欽服般拱手行禮,笑而說道。

  “哦?愛卿之意……卻是如同虎牢商道那般,由我秦國把持東西大運河一切商貿稅收之權?”

  趙政微有所動,自是瞬間便明白魏鞅之意。

  “正是如此!我王,開通運河之功,遠勝于官道貫通!其勢必將帶動涼州迅速騰飛,加強涼、泰二州之商貿往來!其間賦稅之利……何止十條官道之功?!”

  此言一出,頓令殿中眾人無不動容,盡皆陷入沉思之中。

  須知大乾雖起于涼州,而后興于泰州,但位于西部的涼州,一直都是大乾三州之中,最為貧瘠之地!

  泰州則是三州之中,最為富庶之地!

  故而,在吞齊并燕之后,太極圣皇便定都泰州神威郡西京城。

  本就富裕的西京城,在經過建國十余年后的不斷發展,更是成為了大乾獨一無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但由于種種原因,本就落后的涼州與泰州之間的差距反而越來越大,一直拖累了整個大乾。

  如此一來,形成的惡性循環,使得涼州成為了一片絲毫沒有希望的地方。

  經濟萎靡不振,人丁稀少流失,百姓生活困頓……

  這便是目下涼州的真實境況!

  但若是這條貫通東西,串聯涼、泰二州的東西大運河正式開通,則將徹底打破這一局面!

  大大加強涼泰二州之間的商貿往來,使得涼州得以與外界順利接軌,并由此快速富裕起來!

  如此一來,作為橫貫兩州的經濟命脈,這條東西大運河將會有多么繁榮,多么昌盛……

  卻是根本就難以想象!!

  比起基本的商道貫通來說,要增益何止十倍之多?!

  故而,魏鞅之意極為明顯,東西大運河事關百年大計,一定要由秦國獨占收稅之權!

  如此一來,秦國至少百年之內,都再無需憂愁于國庫空虛!

  “愛卿之意本王自然明白,但肥肉雖美……我秦國目下卻并無足夠實力與之匹配啊!”

  趙政面露遺憾之色,不禁連連搖首而道。

  一想到開鑿運河這等浩大工程,趙政就只覺無能為力。

如此之巨的大額開支,即便僅僅只需要  解決錢糧之事,可單單一個秦國財政……

  又能夠支撐的起么?

  就算明知道東西大運河一旦開通成功,其產生的巨大規模效應,絕對會是一塊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肥肉!

  但吞咽不下……卻也是無能為力啊!

  “呵呵……我王此言差矣!”

  不料魏鞅聞聽此言,卻是輕輕搖首而笑。

  “修筑東西大運河所耗物力之巨,確實乃天文數字!然如此浩大工程……如何又是一年兩年能夠完成的呢?”

  言罷,魏鞅自信一笑,繼續補充而道。

  “故而,如此巨額投入,不會在一年兩年之內盡數消耗一空!而是很有可能拉長至五年,七年,乃至于十年之久!”

  趙政聞聽此言,驟然眼前一亮,不禁微微頷首。

  “確實如此!愛卿所言極是!若是分為十年去陸續投入的話……或許還尚有幾分可能!”

  念及此處,趙政心中不禁升起了幾分信心。

  要知道秦國目下雖然貧困,但在各種新政的加持之下,很可能用不了幾年,就會實現經濟的快速騰飛!

  修筑東西大運河雖說是投入巨大,可那也不是說一口氣就要全數耗光得!

  這很可能需要長達十年之久的過程,恰好也給了秦國快速發展國力的機會!

  雖說是這十年之間,秦國財政都要背負上極為沉重的負擔。

  但在人口、經濟的快速騰飛之下,秦國并不會因此而被壓垮,反而很可能會借此而一步登天,借勢騰飛!

  待東西大運河正式開通之日,便是秦國一飛沖天之時!!

  到那時,不說比肩大驪大行這等富庶之地,但僅在大乾國境之內,成為數一數二的大郡富郡,卻也是極有可能!

  “況且,以臣近日來的觀察來看……我秦國有煤石、西域奇物這等壟斷奇貨在手!卻又何愁經濟乏力,財政維艱呢?”

  魏鞅早在華夏商貿城中,便已經見識到了令他印象極為深刻的煤石!

  這等蘊藏在秦川山脈中的天賜寶藏,對秦國來說幾乎等同于無窮無盡的金礦一般!

  更何況還有番椒、枯茗、草泥馬這等西域奇物,其商貿之權更是被牢牢壟斷在秦國手中!

  故而即便是開鑿運河這等浩大工程,卻也并非秦國難以承受之重!

  念及此處,趙政卻是越想越覺得極為可行,越想心中便越發激動!

  似乎一瞬之間,便看到了東西大運河開通之時,秦國正式騰飛之日!!

  “彩!”

  豁然間,趙政心神激蕩,不禁拍案而起,高聲而贊!

  “愛卿一言,卻令本王茅塞頓開,知曉我秦國未來十年之發展大勢!真乃本王天賜福將啊!哈哈哈哈!”

  趙政哈哈大笑著連連拍手,當下便忍不住吩咐而道!

  “來人吶!速速備齊酒菜,本王金日要與我大秦國相……”

  大秦國相四字一出,卻是頓令殿中之人無不動容!

  尤其是魏鞅本人,聞聽此言之后,更是心神激蕩,淚眼朦朧,忍不住當場伏地叩首!

  而趙政見此情形,只是哈哈大笑著,朗聲而道!

  “把酒言歡!一醉……方休!!”

  “神武十三年,魏鞅入秦。

  鞅大才,始皇驚為天人,遂拜為國相。

  后論及國事,何以對外通商,得使秦自此騰飛耶?

  滿殿眾臣,無一作答,惟始皇沉吟片刻,語出驚人!

  ‘何不開鑿運河,借道澤州,以水路海運之便,通商九州四海乎?’

  眾大驚,皆以勞民傷財,徭役苛政相勸,恐使民不聊生,百姓怨聲載道!

  惟鞅挺身而出,力薦始皇!

  ‘此乃福及千秋之無量功德!必將造福民生,使我大秦日漸騰飛,若鯤鵬入海,扶搖直上九萬里也!’

  始皇大贊,遂力開運河。

  后君臣惺惺相惜,以安天下社稷!

  由此,‘秦王大運河’正式貫通,亦作‘正乾大運河’也。”

——《華夏野史》·郝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