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章十七 得此軍師,夫復何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什么??你的意思是……現在府庫不僅沒有盈余,反而有十余萬金的虧空?!”

  趙政難以置信的失聲叫道!

  卻是萬萬未曾想到,自己一入秦川就是這等地獄級的開局難度!!

  “這……”

  軍師諸葛暗、太守耀飛盡皆無言以對,沉默不語。

  雖然心中實有不忍,但諸葛暗還是強自說道。

  “回殿下,不僅如此,目下整個秦川郡最缺的不是金銀,而是糧草啊……”

  一句話,頓時點醒趙政。

  他當即恍然,此刻還壓根提不到有多少錢的問題,而是秦川正在發生大旱,百姓顆粒無收啊!

  “據郡府統計,目下秦川亟需賑災糧草,缺額至少高達百萬石以上……”

  趙政頓然無語,這上百萬石的數字,聽在此時此刻他的內心之中,竟罕見的,并未引起過多波瀾。

  只因從初入秦川至今,他所看過的,經過的,聽過的慘狀和數字,都已經太多太多了!

  時至今日,竟都隱隱有些麻木之感。

  當解決問題的鴻溝,大到人力根本就難以企及的程度之時,絕大多數人的心中,升起的是麻木般的絕望之感,而不是一往無前的決然之感。

  趙政恍然起身,臉色凝重般在原地緩緩踱步,就這般許久之后,才忽然長出口氣,不禁喟然嘆道。

  “這秦川……竟困苦至此么?”

  秦王殿下如此言語,聽在眾人耳中,不由心中一顫,當即跪地齊聲而道!

  “殿下!臣等罪該萬死!!”

  自古以來,主辱臣死!

  秦王殿下初入秦川,便遇如此萬難之境,作為治下之臣,如何不惶恐莫名,心焦如焚?!

  “殿下!我即刻便聯系我霍氏商行,緊急調派二十萬石糧草抵運秦川!以解秦川燃眉之急!”

  霍金急切難忍,只覺胸中激蕩,當即便高聲而道!

  而他一開口便是足足二十萬石糧草,頓使堂中眾人,盡皆一驚,卻是當即之下,望向這位霍氏長子的眼神便都即刻不同。

  須知二十萬石糧草,對于任何一郡來說,都是一筆不容忽視的巨大數字!

  更何況對于一家商行來說,能夠在短短時間內調集二十萬石糧草抵運秦川,這又得需用多么巨大的能量進行運作?

  “這……金兄!這如何使得……”

  趙政更是頓然一驚,匆忙快步上前,猛地拉起霍金雙手,神情激動之間,只覺感慨萬分。

  “殿下!金隨殿下共赴秦川,就是要為殿下排憂解難!如今秦川面臨如此困境,殿下心憂如焚……我霍氏上下,又如何能置若罔聞呢?!”

  霍金一番慷慨之言,令堂中眾人盡皆欽服不已!

  不想這霍氏長子與秦川并無一絲一毫之瓜葛,卻依舊能如此高義!

  這足足二十萬石糧草,竟說拿便拿,且毫無所圖,僅僅只為能與秦王殿下分擔一二而已!

  其與秦王殿下之深厚友情,著實可敬可嘆!

  “金兄……此二十萬石!”

  趙政心中感慨,卻也知他與霍金之間,早已牢牢捆綁一體,再無須任何多言!

  “為秦川暫借霍氏!但有來日,必將如數奉還!!”

  只是牢牢緊握住金兄雙手,不住晃動,親口而喏!

  霍氏如此真誠待他,他又如何能令霍氏有所虧空呢?

  但霍金如此作為,反倒令趙政心中一動,卻是又起了新的想法。

  他不禁環顧四望,從堂中眾人身上一一掃視而過,最終將眼神定格在秦川太守耀飛之身,當即沉聲而道。

  “耀太守!”

  耀飛驟聞此言,慌忙再次行禮,伏地恭聲而道。

  “臣在!”

  “即刻通知郡內官吏、漢陽世族,明日……本王在郡府大開晚宴,遍邀群臣,還望他們如數赴宴,卻是一個……也不能少!”

  說到最好,趙政雙眼微瞇,猶如利劍般直刺對方!

  太守耀飛聞聽此言,哪還不知秦王殿下動了真格,這是在暗暗警示于他,若誰敢明日借故不來,怕不是再撐不到第二日,就得家破人亡!!

  心神慌亂之下,耀飛不及他想,當即連連叩首,口中應聲高呼!

  “臣……謹遵殿下口諭!”

  在太守耀飛躬身退下之后,偌大的漢陽郡府,如今的秦王臨時王府行宮,卻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沉默之中……

  顯然,秦川之困苦,形勢之危及,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不光是年僅十二歲的秦王趙政,就連趙蕓、諸葛暗、霍金、關飛、趙龍等等土生土長的大乾人,一時面對這一片狼藉的爛攤子,竟也都有些手足無措之感!

  當堂內僅剩下他們幾人之時,所有人盡皆無聲,卻不知該如何開口才好。

  最終,率先打破沉默的,是年紀最大,經歷風浪也最多的大軍師——諸葛孔亮。

  “殿下,臣私以為……目下秦川之困,當分為三步,依次而行,方可解困!”

  諸葛暗顯然是思慮已久,如今一開口,便顯出胸有成竹之勢。

  “哦?軍師有何高見?快快道來!”

  趙政頓時大喜,他驟然面對如此局勢,正愁不知該如何是好呢,誰料軍師竟然直接就獻上三步解困之法,這心中如何不大喜過望??

  “回殿下,秦川之困,首當其沖,在民在旱!在賑在糧!”

  此言一出,屋內眾人盡皆頷首,卻是都在心中大感認同。

  “秦川本就困苦,百姓民不聊生,如今又突遭大旱,致使顆粒無收,郡中百姓維生日艱!若再無解救之策,恐有餓殍遍地之危啊!”

  諸葛暗輕搖羽扇,面上微露焦急之色。

  “如今當務之急,必非賑災濟民不可!須舉全郡之力,共度時艱,才能為秦川爭得喘息之機,而后之計……才可徐徐圖之!”

  趙政聞聽此言,不禁連連點頭,此等條理清晰之策,頓令他身形一挺,面露振奮之色。

  “故而,治理秦川之策,首要之第一計!便是舉郡納糧,賑災濟民!”

  諸葛暗說罷不住搖晃的羽扇驟然一緩,卻是又緊接補充而道。

  “至于下一計,在度過大旱之危后,則需興修水利,開墾荒田!否則如此放縱任由,日后但有天災人禍,則秦川必危也!”

  眾人連連頷首,心知言之有理。

  “須知農之一事,乃治國之本!殿下想要富國強兵,振興秦國!則第二計,必是興修水利,提振農耕!”

  諸葛暗繼續道出第二計,手中羽扇再次加快,而后又緊接說道。

  “至于第三計……秦川雖處邊郡,戰亂頻發,然則邊陲之所,最易通商!秦川之大,向北接壤北狄,東北臨界大驪!”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眼前一亮,卻不料軍師竟一語中的,從百無一用的秦川邊郡中,尋摸到了罕見優勢之處!

  “故而,秦川自可疏通商道,以成大乾、大驪、北狄之三國貿易樞紐!大興商貿,財貨流通!則富國強民之日,指日可待也!”

  話音剛落,卻只聽秦王趙政當即鼓掌,撫掌而笑!

  “哈哈哈哈!軍師所獻三計!果真為老成謀國之言!”

  趙政頓然起身,滿面興奮的繼續說道。

  “有此三計,本王心中大定!只覺連日之憂愁困擾,竟在軍師三言兩語之間,盡皆消散一空!”

  趙政此時只想放聲大笑,心道果然不愧是臥龍諸葛啊!

  寥寥數語,竟就將如此亂作一團的秦川困局,這般輕易而解!

  為自己立獻三計不說,更是為整個秦川郡之未來,做好了長足規劃!

  趙政此刻只覺心中迷茫一掃而空,目標頓為清晰,終于知道該如何著手去做了!

  “是啊是啊!軍師一言,令我等如撥云見日般恍然大悟啊!”

  其余眾人也不由連連點頭,面露欣喜之色,就連看向這位羽扇綸巾的軍師眼中,都無形中多了幾分欽服之色。

  “殿下莫急……此三計空談雖易,然則實為極難矣!”

  誰知諸葛暗聞聽一片贊賞之色,卻毫不為動,只是停下羽扇,一臉凝重般正色而道。

  “第一計,舉郡納糧,賑災濟民!說來容易,實則目下我秦川糧草亟需之缺口……已達百萬石矣!”

  軍師此言,頓時令堂內原本歡快洋溢的輕松氛圍頓為一肅!

  眾人盡皆面色沉重,知曉軍師所言實乃根本實情也!

  “第二計,興修水利,提振農耕!此乃百年之大計也,何以秦川歷代郡守,皆無一所成耶?非不想為,實不能為也!”

  此言一出,堂中氛圍卻是驟然再次滑落。

  眾人心中明了,誰都知道興修水利的重要性,但為何秦川歷代郡守,從未沒有一人將此大事功成呢?

  一是因秦川戰亂不止,常有敵寇入境搶掠。

  二是因秦川困苦,郡府常年入不敷出,虧空成久矣!

  郡府無財,百姓無糧,何以興師動眾,大修水利耶?

  而眼下府庫之中,別說留有結余發展郡中,就算是郡吏薪俸都根本發放不齊啊!

  整個府庫徹底虧空,虧額更是高達十數萬金!

  如何又有財力,去大興土木,興修水利呢?!

  “第三計,大興商貿,自成樞紐!此計雖巧,卻受制于秦川地理所限!且秦川之困,非只糧草之困,更有三處致命之傷也!”

  諸葛暗輕搖不止,羽扇紛飛。

  “其一!秦川窮困,官道早已斷絕,通商極為不便,此為一處致命之傷!”

  眾人默然無語,卻只有盡皆頷首……

  “其二!雖臨大驪,然則卻隔有延綿百里之巍峨秦川!兩國之間,僅有虎牢關可堪通行,卻為北疆門戶重地!又如何可輕易作以通商耶?此為二處致命之傷!”

  諸葛暗搖扇越發頻繁,語氣也越發急促起來,卻是不等眾人回應,又緊接說道!

  “其三!秦川邊郡混亂之名,早已九州皆知!何以如此貧瘠,而富商大賈皆不敢入也?非無商貿之利,實為戰亂之禍也!此為三處致命之傷!”

  眾人再度無言,只因軍師所言,實為切實至極!

  戰亂刀兵之禍,征伐止戈不休,致使外商聞秦色變也!

  任誰愿意自己的車隊在秦川遭到北狄擄掠?

  十次經商,但凡有一次遭遇不測,則全數無功而返,更兼有殺身之大禍!!

  故而,凡富商大賈者,皆不愿入秦川之地!

  “這……”

  趙政聞聽此言,心中惶然不已,不由踉蹌折返榻中,呆坐失神,久久無語……

  軍師所言,字字珠璣,一針見血,直指本源!

  如此三處秦川致命之傷,處處皆為致命關節所在!

  哪怕以軍師經天緯地之才,面對如此危困局面,在一無人,二無財的情況之下,卻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否則,歷代秦川太守恪盡職守之下,如何會使秦川越發蒼涼,越發一蹶不振呢?

  非是不愿,實不能也!

  窮一郡之力,已無法再解秦川之困!!

  “殿下!殿下!”

  堂中眾人見此情形,不由紛紛上前,口中驚呼不止!

  如此困頓局面,竟全數壓在殿下年僅十二歲的稚嫩肩膀之上!

  卻是令他們親臨此境,都不由為殿下憂心不已,只恨自己無能為力也!

  “軍師所言……實乃大善!秦川之困局……確屬千古罕見!本王驟聞之下,卻也只覺思緒煩亂,并無頭緒,今日便到此為止吧……明日再議此事。”

  趙政無力般擺了擺手,卻是萬萬未曾想過,自己不就是想當個閑散藩王嗎?!

  可為什么,就特么這么難呢??

  一上手就是這種地獄級開局難度,這尼瑪還讓人怎么玩啊?!

  “殿下!勿憂啊……安邦治國,本非易事,絕非一日之功!秦川雖困,臣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暗當即跪地,老淚縱橫,感慨而道!

  “臣本躬耕于南陽……幸得殿下賞識,才得以盡抒胸中經緯,以安邦國萬民!今殿下心憂于黎民之困,臣銘感于內,揪心如焚!!”

  言及至此,諸葛暗心緒越發激蕩,不禁當眾慨然而道!

  “臣今日于王前明此心志!誓要傾畢生之所學!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窮盡十年之功!助秦川脫離危困之局也!!”

  煌煌之言,如大日入室,映照在每一個人的心間!

  趙政騰然起身,快步上前,親扶起身,緊緊握住軍師之手,神情激動般感慨而道!

  “得此軍師……夫復何求矣!”

  “臥龍之才,實難斗量也!

  然如此經天緯地之千年大才,惜困于區區三次赴請之恩!

  試問三顧茅廬之恩,如何抵御天下蒼生之福耶?

  受小恩,而棄九州萬民于不顧也,孰為大義乎?

  嘻!以吾之見,不過爾爾!”

——·范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