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一四章,你覺得,三千大道是什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陸無彩相信孔征。

  沒人會像孔征那樣,將一件驕傲的事說的那般唏噓。

  孔征回答他的時候,眼睛里全是一抹化不開的追思。值得修行之人追思的,往往是最深刻的前塵過往。

  孔征最終決定,跟陸無彩一起回去。

  陸無彩相信自己,自己也愿相信他一次。

  其實,就算此刻跑了,或者躲起來,將來的命運也說不準是好是壞。

  陸無彩怎樣解決大陣的事孔征不想知道,他現在只想知道,自己該怎么回去。

  鶴林國,劍玄山下轄范圍內,最北面的凡間國度。

  這是與奇門山的交界,再往北有兩處魔門——黑風山、血獸門。

  因為臨近魔門范圍,此地劍廟眾多,可這次大戰,黑風山、血獸門去了吳州,這處邊國意外沒有受到侵擾。

  凡人還是在做凡人的事。

  耕獵漁牧,紡紗織布,貿易販售,宛如地上辛勤勞作的螻蟻,至于天空中雄鷹的爭斗,與他們有什么關系。

  能在這個世上溫飽,已經很難得了。

  又有誰能安安穩穩度過一生呢?

  孔征御劍落在林子里,鶴林國南部山巒,就是劍玄山的范圍,再往前就得小心一些了。

  白天,行走在田野間,孔征詢問了這些鄉野村民,最近有沒有見到什么怪事,村民們說的都是地里挖出了什么奇怪的石頭,田間長出了一些古怪的果樹,河中捕到了長著好幾只眼睛的魚,至于孔征想要聽的答案,他們都不關注,也不知道。

  晚上,一處簡陋的劍廟,孔征落腳其中。

  廟里只剩下一個老頭,自稱是這一任廟祝,會些凡間武學,至于上一任廟祝,早就死了。

  廂房里,孔征展開布帛,陸無彩身影出現:“怎么樣,到劍玄山了嗎?”

  “還沒有,再往前,路不好走。”

  陸無彩道:“改動劍陣的事,我已經想好了。你要聽聽嗎?”

  孔征對此并無興趣,不過倒是有個疑問。

  “你入鬼修、劍修、陣修三道,這陣,你是怎么把它變成魘陣的?”

  魘修,道門八奇之一,屬于旁門左道,也就是小道的一種。

  孔征現在覺得,陸無彩將劍陣變成魘陣,有些不靠譜。

  夜深人靜,陸無彩渾身皎潔,白如月光。

  他思忖片刻,才開口:“先說一些你可能不感興趣的事。你覺得,三千大道是什么?”

  孔征想了想:“神通法門。”

  陸無彩點點頭:“但你覺不覺得,三千大道是相通的?好比劍法一般,每一種大道,只是劍法中的一招?”

  這個觀點很新穎,孔征前世在杏壇圣宗,經常聽那群儒修討論,他們會猜測三千大道的最終的含義。說是悟透了,就能凡胎登神,不受桎梏。

  孔征回道:“曾經有人也這么說過,但只是猜測,無法推演。三千大道乃太古時期神人下凡傳授的大道,具體源自何處,已經無法知道。不過,即便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陸無彩一笑:“你懂劍法嗎?”

  “起碼比你懂。”孔征回道。

  陸無彩點點頭:“青玄劍法中,‘一劍一生’起手,再接‘四劍出盈仄’,如何?”

  孔征啞然,然后回道:“生澀的變招,無法連貫,導致破綻太多,空隙太大,可謂‘昏招’。”

  陸無彩補充道:“若是中間銜接‘雙龍翔天’、‘三花三玄劍’呢?”

  孔征想了想,才道:“劍走偏鋒,不失為巧變!是好招。”

  陸無彩這才回答孔征的問題:“如果說三千大道,是一套劍法,一套連招,那么某些招數,也是可以替代的。對吧?”

  孔征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點了點頭。

  陸無彩挺直了身子道:“所以劍陣,在某些程度上做出一些改變的話,也能發揮魘陣的作用。但歸其根本,還是劍陣,起碼是以劍氣催動的。”

  孔征瞇起眼睛:“陸無彩,這些是你自己琢磨出來的?”

  陸無彩驕傲道:“我問‘諸天因果錄’得來的。”

  孔征無語。

  陸無彩笑道:“我見識不夠,也沒人指點,問這些事很丟人嗎?”

  孔征側頭望著窗外,喃喃道:“不丟人。而且這些事……根本沒人深想過。你……悟性還不錯。”

  陸無彩哀嘆一聲:“這不是悟性,我是摸著石頭過河,需要了解好多事情。如果有人指點我,我也不會問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

  孔征道:“如果有人指點你,你也會變成與我一樣的人。只會學習,不會修煉。”

  陸無彩聽不懂了,不過看起來,孔征是自貶。

  道心混沌,只有不斷探索,才會明悟大道。

  向外探索的過程是學習,向內探索的過程是修煉。孔征今日聽了陸無彩的話后,以前的偏見全都沒了,在他看來,陸無彩才算得上是修士,雖然他求道的過程有些簡單。

  “你是夸我嗎?”陸無彩問道。

  “算是吧。”孔征回答。

  陸無彩露出微笑:“我壽輪幾近六百,得到諸天因果錄五百年有余,每年十二個問題,一題不落。大部分是尋找修煉資源、道法,少部分是問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這次你解了劍玄山的危機,我可以給你講一些我知道的答案,如何?”

  孔征盤腿打坐起來,末了回道:“我能活下來再說。”

  鶴林國,南麓仙嶺。

  此地人跡罕至,妖獸眾多,沒人愿意在這里居住。

  距離南麓仙嶺最近的一處大鎮。

  鎮子上,來往商旅不斷,往南的商道直通赤陽國、南武國、東蒼上國,這三地物產豐富,手工業繁榮,東蒼的鐵器、南武的鹽、赤陽國的藥材,都是搶手的商品,一來一回間,能賺取大量的利潤。

  一處相當于都城中最頂級的酒館,幾位商人在閑聊。

  “孟掌柜,怎么開始走我們商道了?你們豐通號不是一直在赤陽國嗎?搶我們的生意,不仗義啊。”

  一位大漢打趣,旁邊的老頭苦著臉道:“錢掌柜的,豐通號的藥材生意,怕是做不了咯。你可別說,不是我們想搶你們的生意,兄弟們總得混口飯吃。”

  場面上的說辭結束,大漢湊了過來:“咋了老孟,路上賊多?還是官家索要的太狠?你們走一遭,利潤可是我們的兩倍啊。”

  老頭看了看四周,這才低聲道:“錢掌柜,都是老熟人了,不妨告訴你。赤陽國完了。”

  大漢一愣:“賊他娘的,又打仗了?藥不讓賣?”

  “屁!比那還狠!神仙打架!赤陽國死傷無數,我聽說國王和大將軍都被……”老孟說著,手掌劃了劃脖子。

  大漢半晌說不出話來,他低聲道:“哪家的仙師?劍廟的執事沒去幫忙嗎?”

  “這我哪知道!聽逃難的村民說,赤陽國現在是人間煉獄,那里除了疫病,什么都沒剩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