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十五章 儒家十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從李海默三人進入桑海城就被儒家注意到了,畢竟他們都沒有掩飾身份,加上曉夢和雪女都是白發,想不關注都難。

  而且百家封山不是說,我就不出來了,我就死在山里了。封山的意義就是不會再過問任何江湖之事,即使你看到我,也當我不存在就行,有什么事也別來打擾我,你們外邊發生什么事都跟我沒有關系。

  “見過兩位師叔和雪女姑娘。”顏路來了,依舊是那副平靜的樣子。

  “見過顏路先生。”三人回禮。其實道家最受不了的就是儒家的這套禮節。但是現在是在人家的地盤,代表著道家,他們也必須忍著。

  “伏念大師兄讓我來問師叔是以道家掌門身份前來小圣賢莊還是以我的朋友的身份。”顏路說道。

  “道家封山天下皆知,所以我們還在想著什么樣的身份前往拜訪荀夫子呢。現在剛剛好,就以顏路先生朋友身份前往吧。”李海默笑著說。

  “小圣賢莊不收女眷,所以只好委屈你們住在外邊了,我儒家在桑海城也有一些產業,你們可以住在這里。”顏路帶著三人來到一個海邊小院,離小圣賢莊并不遠。

  “這里是?”李海默看著這個小院,并不大,只有一棟小樓,但是跟安靜,而且連著大海。

  “這是我和師傅當年的住處,后來我進了小圣賢莊就空出來了,但是也經常回來打掃。”顏路說著打開了院門,簡簡單單,但是跟干凈整潔,顯然經常有人來。

  “忘園?”李海默看著門頭上的名字。

  “我名字叫路,師父給取的,以前我覺得很簡單,師父說很好,因為人生就是一條路。雖然我修習坐忘心法,也有心不靜的時候,就會回這里來,所以也就取名忘園,因為這里能讓人忘記一切叨擾,讓人心平。”顏路平靜的說著。

  “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帶三位前去拜見老師。”顏路說道。

  李海默點頭,三個人收拾好,然后跟顏路在桑海城了解了一番附近的吃住用品等等雜事。

  “墨家傳言,無塵子師叔在鑄寫太玄經?”顏路突然問道。

  李海默三人都是愣住了,這個他們還真沒怎么打聽,但是也知道是那天晚上發瘋弄出來的。李海默將那天晚上的事一說,顏路也就明白了,與其說是無塵子著書立說,不如說是道經在借他的手,鑄造。

  “真是期待師叔能夠早日將之著成。”顏路有些嘆息,主動著書立說和被動是不一樣的。

  “那也得能解決了我這道經問題才行。”李海默也是很尷尬,除了那一晚,還是又回到了原點,依舊是沒有任何修為。

  顏路離開了,然后三個人去有間客棧吃過晚飯。的確廚藝很不錯,能在秦時這個材料很少的時代做出那么多種味道,只能說庖丁不愧是廚神一脈。

  第二天一早,顏路就來了,呆著李海默和曉夢入了小圣賢莊,雪女留在了忘園,因為荀子地位太高了,不是什么人想見就能見的。

  而小圣賢莊里,伏念,韓非,李斯也都在,雖然是以顏路之友的身份前來,但是那也是道家掌門,所以該有的禮儒家是不能缺的。

  “見過無塵子師叔,曉夢師叔。”三個人在伏念的帶頭下行禮。

  顏路也在一旁介紹,站在中間一身深綠色儒服不茍言笑的伏念,一旁一身紫衣儒服端正但是眼神亂飄的帥氣青年韓非。還有一身白衣,站的筆直,給人感覺就是缺少自信,但是很有規矩的李斯。而韓非給人感覺就是風流倜儻,但是眼神中有包羅萬象。

  在他打量三人的時候,三人也都在打量他。

  “卓爾不群,遺世獨立,馮虛御風仿佛隨時就要臨仙而去。”伏念心中想到,果然盛名之下名副其實。

  “老師已經在小院等候,兩位師叔請!”伏念開口,在前邊為兩人引路,顏路作陪。李斯和韓非跟在后邊。

  “老師不喜熱鬧,所以平時都是在這藏書閣的旁的小院居住。”顏路說道。

  李海默看著高高聳立的塔型木樓,也只有儒家十萬典籍,才能有這樣的藏書閣了。

  “聽說無塵子師叔還精通各國文字包括先人之文,兩位師弟記得多多請教。”顏路突然對李斯和韓非說道,其實主要是對李斯說的,李斯起步太低了,卻又始終跟韓非較勁,所以能幫就幫吧。

  “是,多謝師兄提點,還望師叔不吝賜教。”韓非和李斯行禮說道。

  李海默也是知道了這是顏路在提點李斯,也是點頭讓兩人不必多禮。

  小院里,荀子正襟危坐,一身儒袍干凈整齊盡顯高人風采,哪里像北冥子邋里邋遢的,一身道袍都不知道多久沒換的。

  “見過荀子師兄。”李海默和曉夢行禮道。

  “見過老師。”伏念四人也都行禮。

  “天宗曉夢,人宗無塵子,道家好大清福緣。”荀子也看著兩人,點頭說道。

  “坐。”荀子示意兩人坐下,然后顏路在一旁為他們泡茶。

  “無塵子師弟是為了道經隱患而來把?”荀子直接開口說道。

  李海默點頭說道,“修習道經以來,前十年一無所得,但又好像一夜間失而復得,只是示之不可察,察之不可見,而卻又存在著,只是不可控。而后又再也不可察覺,也不可再用,一如回到十年前。”

  “這世上主修道經的你是我見過的第一個,為是唯一一個。所以我也不能保證能看出什么。”荀子說道。

  “北冥子師叔說過這世間除了鬼谷子和楚南公,也就只有師叔可能有辦法解決。”李海默說道。

  “你去見過鬼谷子和楚南公了?”荀子問道。

  “見過楚南公,前輩說道經之迷還要道經來解開,所以讓我來儒家借傳十翼或許能解,以及找到太公的黃石天書,但黃石天書多為兵法,還是要看十翼。”李海默說道。

  “儒家十翼得之于老子,傳給師弟自然無不可,李斯,以后由你帶無塵子師弟前往藏書閣觀看。”荀子說道。

  “多謝師兄。”李海默謝道。孔丘曾經跟老子學習過道經,而后才做的十翼,所以荀子才會說得之于老子。

  “其實你之所以會這樣,我有一些猜測,不過還是等你看過十翼之后,如果還是沒法解決再來找我。”荀子說道。

  “勞煩師兄了。”李海默說道。

  “不知道師弟對棋道如何?”荀子問道。

  “略懂一二。”李海默說道。

  “請!”荀子做出手勢,同時說道:“你們也一起看看,學習之道在于觸類旁通,觀其如觀人,也可觀道。”

  顏路取來棋盤,放在兩人中間,然后點上熏香。

  李海默也是會下棋的,道家有天地棋譜,以天地萬物為棋,并且還有一套武學在其中,名為奕劍術和禁術天之爛柯,但是當世無人掌握。

  兩個人緩緩的下著,在場的都是棋道高手,都能感覺到兩人的棋道,這也是兩人故意將自己的道展示給他們看。

  李海默的道是道家的道,以天地為棋盤,萬物為棋子,落子紛亂毫無章法,正如道家無為,順其自然。

  荀子的道是儒,中庸雅正,進退有禮,出入有義,行為有智,圍殺有仁,落子無悔是為信。

  這一局以平局止,也是讓其他五人都看出了道家與儒家的處事原則。

  “這一局不可深觀,看不下去了就要出去。”荀子說道,同事提醒其他人。

  新的一局,這是荀子自己的道,也是李海默的道。

  荀子的道,人之初,性本惡,所以他的棋一落與之前的儒的仁大有不同,但是又是含在儒家之中。荀子的道,講求后天的環境里來改變人。人之初,性本惡,所以需要后天教育來改變來引導。這也是韓非和李斯如他門下學習的原因。因為法也是這樣的,以立法引導人不去為惡。

  棋下到半,韓非和李斯就再也跟不上了,或者說再看下去會對他們內心的道完成沖擊,所以兩人退了出去,不敢再看。

  一棋結束,李海默輸了,沉默不語,又好像在思考什么。伏念和顏路都有些驚訝,因為他們看出了什么。曉夢也是看了出來。只不過正是因為看出來了,才覺得奇怪。

  那就是,李海默的棋或者他的道很大很大,大到他自己都沒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大到他一直找不到本心,大到他都在閑庭散步而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為什么去做。

  這就是伏念他們覺得奇怪的地方,他們想不到七國盛傳的無塵子居然沒有自己的道。只是因為他的道太大了,所以掩蓋住了他沒有道心的事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