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07章 驕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文學)

  奉常王隆,現在不能再稱之為“邛成侯之侄”了,因為他也因昔日聯絡渭北舉事之功,擠進了侯爵最末位,封“甘泉侯”。

  反正甘泉宮也被王莽拆了,第五倫便將此地析作一縣,給王隆作為食邑,因為王隆最喜歡老師揚雄的作品是《甘泉賦》。

  九月上旬關中戰云密布,魏國草臺班子下的三公九卿或直接奉命出征,或督著糧秣輜重,唯獨王隆作為管禮儀和教育事業的“奉常”,卻不必操心太多。他只一頭扎在從石渠、天祿運來的宮廷藏書里,將它們一一區分。

  櫟陽作為秦漢行宮,分內外兩部分,第五倫自居于外,內部竟不用來充斥女子后宮,而是讓給書籍來住。這份對知識的敬重,讓王隆頗為感動,只感慨不愧同是揚子云的學生。

  協助他管書的大夫梁丘賜則有些擔憂:“甘泉侯,這些書簡早早布置起來,倒不如繼續留在車上,若是賊兵打來……”

  “劉伯升不會贏。”

  “他甚至連櫟陽城下都打不到來。”王隆指揮人將書籍一一搬運:“我相信大王和諸位將軍。”

  第五倫說了,他遲早會將一整個櫟陽宮都交給王隆和書,設置一個“圖書館”的館閣,除了保存文化典籍外,也有另一個目的:招攬讀書人。

  人才永遠都缺,讀書人尤其如此,第五倫沒有”漢“的名號,又出身寒門,在吸引士人方面,看似落了下風,他思量過,決定效法魏文侯之事。

  “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又有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釐之屬,皆受業于子夏,一時間群賢畢至。”

  西河學派乃是戰國初時的大事,靠著“大師”吸引求學士人來投,學成后直接做魏國的官,魏文侯遂得到了大量人才,一躍成為戰國第一強國。

  第五倫以魏為國號,遂有樣學樣,他雖無“大師”,但有書啊!

  這年頭書太稀缺了,不在于簡牘有多貴,而是五經學派門戶之見極深,為了爭奪博士位置反目成仇,對學問敝帚自珍。能口述就絕不手抄,以免流傳太多,被外面的人不必拜師就學了去,打破了學術壟斷,讓博士及弟子們吃什么?

  朝廷的石渠、天祿等閣也一般不對外開放,除非像劉歆、揚雄等人以職務之便偷偷抄點出來,否則若私自使人借閱抄錄,都是犯法的。哪怕是諸侯王想求《太史公書》一觀,都被懷疑是別有用心,認為是想學上面的縱橫權譎之謀,漢興之初謀臣奇策,天官災異,地形厄塞,圖謀不軌。

  私人借閱就更難了,前有漢相匡衡年少時給富人白白做工以求借書來看,因為還書有時限,只能鑿壁偷光。后有桓譚向安陵班嗣借書被婉拒,碰了一鼻子灰。

  故而第五倫認為,真正的讀書人,都不必專意去征辟,只要將話傳出去:三閣之書,可以借抄!他們便會趨之如騖!

  于是給王隆的職責也很簡單:“文山,且為我在這亂世中,擺下一張安靜的書案!”

  這話叫王隆感動不已,如此一來,整理書目就不止是學術,而是政治任務。書籍多如山海,劉向父子、揚雄終其一生都沒整理完,王隆、梁丘賜兩個人更是管不過來,所以才欲征辟些識書之人相助。譬如班嗣,他家有漢成帝賜的秘書副本,乃是五陵藏書第一的大家。

  結果班嗣未至,來的卻是他的弟弟班彪。

  “后生字叔皮,拜見王君。家兄有恙,不能赴命,特遣我代之。”

  班彪輕裝而來,一乘車,一把傘,衣著樸素,年輕得讓王隆羨慕。

  “早聞班氏叔皮年少才高,今日一見,果非凡俗。”王隆也不以為忤,帶著班彪這新上任的秘書郎,在櫟陽宮里游走,指著各個屋子介紹。

  “這一間,裝的是六藝。”

  “南邊的屋子,放的是諸子。”

  “東為詩賦,北為兵書,西為方技,南為數術。”

  基本都是按照劉歆父子“七略”的劃分來安置,但王隆在此基礎上,又單獨析出一項來。

  “這一間,放的是史書,《左氏》、《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太史公書》皆在其中。”

  王隆也聽說過班彪的名聲,聽聞他素好讀史,遂笑道:“不知叔皮最愛哪本?”

  “自然是太史公書。”班彪理所當然地說道:“司馬遷善于敘述事理,文筆暢達而不華麗,質樸而不粗野,文質相稱,不愧為良史之才,我讀了不下十遍,只可惜……”

  然后班彪話音一轉,就全是批評了:“但司馬遷采取經傳,搜羅分散于百家的材料,有很多粗疏簡略之處,以多聞廣載見長,然論議卻膚淺而不厚實。”

  接著他數落起司馬遷的三觀來:“司馬遷議論學術,就推崇黃老而輕視《五經》;寫貨殖,就輕仁義無私而以貧窮為恥,鼓吹商人大賈;寫游俠,就輕視那些節烈高士而推崇世俗建功之人,這就是大毛病,有傷正道,難怪會惹怒武帝,而遭受腐刑。”

  王隆不知該說什么好,這年輕人,心高氣傲啊!

  而且他批評的學術篇,是老師揚雄最欣賞的;游俠篇,是萬脩最鐘愛的,認為可以下酒;至于貨殖篇,則是第五倫最喜歡的,評價司馬遷是少數“懂經濟的文人”。

  班彪一評起來就停不下來,司馬遷他都看不上,更別說其他人了,只傲然道:“太史公書從黃帝寫到漢武,太初之后缺,后來有好事者褚少孫、劉向、劉歆等曾綴集時事,或補或續之,然文筆鄙俗,不配為《史記》的后續之作。”

  等等,王隆記得,自己的老師揚雄也補過幾篇,雖然班彪刻意沒提,但在他眼里,揚子云也是“文筆鄙俗”者吧,豈有此理!

  王隆有涵養,沒發火,只在心中暗想:“他日馮衍歸來,真應該讓他與你這眼高過頂的后生辯一辯,看誰更傲!”

  班彪負手發愿道:“假以時日,我愿為史記補史,遵照《五經》禮法之言,符合圣人是非標準,作《前漢書》。”

  王隆不理解:“為何是前漢?”

  因為在班彪心里,漢德未衰,前漢雖斷于新莽,但肯定還有后漢續之啊!

  班彪倒也沒有蠢到直接說出來,要勸就得要一針見血,跟王隆這種無關緊要的人說作甚?

  于是他只朝王隆作揖:“后生愿見魏王,代家兄謝之。”

  班彪倒是好心,認為得趕在渭南渭北打仗前謁見魏王,陳說以王命之符,好讓他和劉伯升罷兵講和休戰,否則若第五倫被劉伯升打敗,渭北將遭殃及,這些書也要被連累啊!

  魏王豈是你想見就見的?王隆搖頭道:“大王不在櫟陽。”

  “正在前線練兵。”

  第五倫當然沒工夫聽班彪這讀書讀傻,自以為什么都知道的年輕人瞎掰扯,于他而言,每一個不打仗的日子,都格外值得珍惜。

  “從五月底起兵以來,月月有仗,不得少停,士卒不是在作戰,就是在趕路,能安下心來訓練的天數,竟不超過二十天。”

  第五倫心里罵罵咧咧,樹欲靜而風不止,說的就是他的勢力啊,已經不急著跑馬圈無用之地,打完河東還以為能安心發展一個秋冬,劉伯升卻打上門來了。

  若來的是別人,第五倫禍水西引的計劃,也不至于就此泡湯。

  多想無益,他在高陵縣郊,于望樓上揮舞旗幟,指揮上萬大軍合練。

  雖然沒功夫訓練,但經過臨晉、河東兩役后,多少流過血上過陣,士卒確實和過去大不相同了,爛兵慢慢有了點模樣,也能做到令行禁止,就是旗鼓還不太熟練,打仗更多是靠士氣悶頭沖。

  這種兵打士氣低落的新軍可以,但若遇上同樣士氣旺盛的綠林精銳,混戰起來可不一定占上風。

  第五倫派了景丹、第七彪去河西、華陰提防弘農王常。又將耿弇、彭寵二人安排去涇水以西,漢時“右扶風”地區布防。

  第五倫則帶主力,一萬士卒、兩萬臨時征募的渭北民兵駐扎在涇水以東,防止劉伯升直接襲擊櫟陽,搗了他老巢。

  每十里就安排一隊游騎沿河巡邏,從右扶風到左馮翊,說實話,防備起來,比黃河結冰赤眉來襲那次還難。因為長達數百里的渭水,強渡可能在每個地點發生,只能加強情報,以獲悉對方舉動。

  但對面顯然也是虛則實之的高手,一會在東邊動作逼迫第五倫派兵,一會前鋒往西邊去,渭北需要戒備的防線被慢慢拉長,而劉伯升則耐心地等著最佳的時機出現。

  “大王,不必等了,吾等主動打過河去罷!”

  鄭統等人如此提議,卻被第五倫否了。

  “渡渭后攻擊何處?有什么地方是敵所必救的,已被其放棄的常安城么?”

  不愧是跟流寇混過的,綠林打仗很靈活,不似新軍那樣呆板,第五倫從渡河過來的細作處得知,劉伯升將大軍聚集在幾處,食豪右提供的糧食。而在渭水邊幾座分給士卒的離宮布置了小股部隊,讓他們大肆吃喝玩樂,天天來河邊洗馬引誘。

  若是己方忍不住渡河過去……

  那被半渡而擊的,就是他們了。

  “等,拖不起的是劉伯升。”

  現在的局勢,誰先動手誰吃虧。

  萬脩也有點擔憂:“秋收后糧食充足,士卒冬衣也發了,訓練日精,人心可用,唯一要擔憂的是……”

  他指著臉上毫無憂愁的將士給第五倫看:“從將校到兵卒,都頗為驕傲,覺得劉伯升土雞瓦狗,舉手可敗,三日可勝。”

  能不傲么?起兵三月來,每役必勝,而且都贏得很輕松,尤其是河東那場,王尋七萬人一盤散沙,沒用力就倒下了,換了第五倫是個普通將士,也要飄飄然。

  然他告誡自己,菜雞互啄,勝不足傲也。

  “君游不是還冷靜么?”第五倫打趣說道,他看中萬脩的就是這點。

  然而除了萬脩,耿弇、第七彪等人皆輕視綠林,所以才要讓敗過后長了記性的彭寵、老成的景丹做搭檔,能拉就拉,拉不住還能給第五倫打個報告。

  至于己方這,第五倫不愁,馬援不在時,他們打仗也成套路了:第五倫和萬脩配合在正面,應付敵軍主力,結硬寨打呆仗,偏師則交給小耿,負責創造奇跡。

  “雖然說驕兵必敗。”

  第五倫看著對岸耀武揚威的綠林軍說道:“但對面,亦驕!”

  和他們的政權一樣,綠林自小長安之敗后,也是一路順過來,更有昆陽這種奇跡,若非如此,劉伯升也不會在戰略上膨脹到欲擊渭北。

  “吾等只是戰術上的驕兵,但劉伯升,卻是戰略上的驕兵!”

  大戰來臨前的渭水靜靜流淌,直到一封信來自東方的信,打破了這僵局。

  第五倫打開后,竟反而松了口氣。

  “九月初十日,王常擊華陰。”

  “開戰了!”

  王常的進攻頗為猛烈,當第七彪得知,景丹布置在華山余脈上兩支準備抄敵人后路的伏兵被發現,被綠林嘩啦啦沖上山擊退,趕了回來時,一時間頗為驚訝,那股驕氣頓時沒了。

  自鴻門起兵……不,應該是自從和第五倫在魏地草創以來,第七彪還沒遇到過綠林軍這樣的敵人,畢竟他也就是“大站十余”而已。

  秩序比赤眉好,士氣比新軍強,將領王常能耐不亞于田況,執行力也不錯,知道分兵索敵,膽子還賊大,在山林作戰頗為熟練,儼然是前所未有的勁敵。

  少頃,斥候回來急報,說又有一支伏兵被發現撤了回來,景丹先前設計的“誘敵深入小道,再效秦晉崤之戰,合擊全殲”的計劃就此落空——綠林也經常這樣給新軍下套啊。

  第七彪頓時坐不住了,若是華陰小道被捅穿,綠林將暢通無阻,向西進入關中腹地,配合劉伯升擊渭北,那他們罪過就大了,遂騰地站起身來道:

  “景君,這是大事了啊!還是讓我帶兵出擊,與賊決死于罷!”

  遇事不決莽一波,他們過去所有仗都是這么贏的,第七彪以為,此番亦當如此。

  景丹額頭上也有點汗,他知道,自己第一次做主將,就遇上強敵了,王常不是虛張聲勢,而是真的在強攻!但他仍目光炯炯,盯著山形圖,對手不同,這次的仗,可不能像過去那樣亂打一氣了。

  “不過是敵軍的試探,此時貿然出擊,放棄地利,吾等反中了敵人下懷。”

  他哈哈笑道:“小事,小事!”

  ps:明天的更新在18:00。

大文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