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68章 西出京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離開徐府,葉宰又馬不停蹄去了張延登府上。

  喝了一盞淡得出鳥的茶水,寒喧了小半天,終于得到張延登一句隱晦的話——前方浴血拼殺后方吹毛求疵,這是不對的。

  葉宰得了這句話,知道已經是一個政治人物能承諾的極限了,遂起身深深一躬,感激道:“張公深明大義、鐵面無私,下官佩服!”

  張延登何嘗不知道葉宰是在架自己上臺,但這兩天宮內陸續傳出消息,之所以圣旨會定性他無罪,便是因葉宰在陛下面前為他據理力爭過,說他克己奉公,絕不是為己謀私的人。

  因此,張延登得領這個情,板著的臉露出一絲笑容,揶揄道:“良臣,你如今是總督了,不必再拍老夫的馬屁。”

  “誒,何來馬屁之說?下官之言字字出自真心。”葉宰詫異道。

  “你啊……行了,老夫知道你忙,去吧。”張延登揮揮手。

  “告辭!”

  葉宰抱抱拳,不再拖泥帶水徑直離開,因為有些話點到為止即可。

  傍晚,葉宰拜訪英國公府,陪著張世澤看了一出戲,也聽著張民澤嘮叨了一個小時。

  張世澤責怪葉宰挖他的墻角。

  他說兵其實無所謂,沒了街上隨便抓。可周遇吉是他準備大用的,上次出征河南的大功兵部差不多議好了,周遇吉要么升一級任參將,要么升兩級任副將。到了葉宰手下,哪里還有什么位置?

  葉宰默然。

  的確,他手下沒什么好的位置。督標必定留給攀西軍,輪下來是秦佐民的川兵、張鳳儀的白桿兵,然后是好哥們兒曹文詔的晉軍,盧象升的天雄軍。

  葉宰還準備讓孫傳庭組織秦軍。

  如此一來,周遇吉所帶的一千神機營便有了點雞肋的意思。

  打槍比不上攀西軍,白刃戰誰都比不上。

  但是,周遇吉是葉宰腦中少有記憶比較深刻的武將。

  周遇吉對大明有著無限的忠誠,他在王朝氣數已盡、左右友軍盡皆投賊之時,死守寧武關以卵擊石,最后壯烈犧牲!

  就沖著周遇吉的忠誠,葉宰就要把他劃拉到自己碗里來。

  大不了多花點功夫,給一千京營兵整訓一番,配栓式槍不行燧發槍總可以吧,再發幾門拿破炮,武裝到牙齒!

  所以,葉宰值得為周遇吉給張世澤陪罪。在又送出去一百燧發短銃后,終得張世澤松口,撥出的一千人全為精兵。

  接下來幾天,葉宰又跑了戶部、工部。

  找戶部當然是跑部錢進了,太倉承諾撥給他十萬兩軍費,嗯,聊勝于無,還是看在他是皇帝跟前紅人的份兒上。

  找工部則是要火藥、胖襖、刀槍盾。

  工部侍郎問葉宰,要不要鳥銃?

  葉宰斜眼看了那侍郎一眼,意思是“你工部的鳥銃質量,你自己沒點逼數嗎?”

  實際上,葉宰除了火藥,胖襖、刀槍盾都不想要,因為這些東西和鳥銃有同樣的問題——質量不好!

  如果把胖襖拆開,里面棉花少之又少,基本是破麻布填充;原本應該嵌鐵片的地方,竟用硬紙板代替。

  這尼瑪!

  它還能保暖,還能擋槍子擋箭嗎?

  其它的刀槍盾,那就是脆鐵,樣子貨!

  不過,樣子貨也總比沒有強,葉宰捏著鼻子要了上萬套,準備拿去發給孫傳庭組建秦軍。

  至于孫傳庭會不會抗議?

  嘿嘿,孫傳庭此人主觀能動性極強,到時給他政策,他自己會征兵征糧,自己打造兵器。

  五月一日,葉宰進宮,還是文華殿里,君臣二人秘談半個時辰。

  二日,又是三道圣旨發出。

  “擢升四川按察司副使、分巡建昌兵備道王之臨為四川布正使司右布正使。”

  “擢升攀西軍民州知州李唯輔為四川按察司僉事、分巡建昌兵備道。”

  “擢升四川按察司都事郭保為攀西軍民州知州。”

  此三道圣旨一出,京城沸騰,并隨著走南闖北的客商迅速往全國輻射,竟然比驛站傳得還快。

  于是,天下物議紛紛。

  因為圣旨的內容實在太出格了!

  王之臨還好,其人總算兩榜出身,雖然只是個同進士,但就任布正使爭議不大。

  可李唯輔和郭保是何許人也?一個是舉人,一個是秀才!

  當吾等這些十年寒窗讀出的進士死絕了嗎?

  吾等都還在污泥里掙扎求存,你倆有何資格開出兩朵白蓮花?

  都怪葉宰,是他蠱惑陛下,眼看著就是又一個嚴嵩吶!

  打倒葉宰!清……

  清君側沒人敢喊,這句話已經成了造反專用詞。

  溫體仁為此也壓力山大。

  首先,他感覺皇帝對自己變得冷淡了,恐怕要一代新人換舊人,危機感不停向他涌去;其次,下面的官員拱著他出面,請他發揮首輔的作用,勸諫陛下走回正道來。

  溫體仁能怎么辦?

  他在皇帝眼中是“孤臣”,若是敢代表民意,崇禎立刻就會罷免他。就像他當年阻攔錢謙益入閣做的事一樣,東林黨當時不就是代表正直的民意嗎?

  溫體仁生生忍了下來,授意六部完全滿足葉宰的要求,不要有一絲一毫的阻攔。

  暗地里,他則催促游九,盡快找到葉宰的把柄。不動則已,一擊必殺!

  葉宰這段時間忙得四腳朝天,根本不知道背后已經正潮洶涌,就算知道了也只會冷笑兩聲:“呵呵,你們都錯了,這不是正常的正爭,你們的手段對本官無用。除非你們換個皇帝!”

  可惜他們換不了,葉宰上次進營還辦了件事,堵上了這個漏洞。

  葉宰的“引導”崇禎自己提拔了王承恩為乾清宮總管,也就是貼身太監;“建議”石猛及五十親兵轉為錦衣衛宿衛,保護崇禎后宮外的安全。

  五月五日,周遇吉整理完畢一千京營兵,向葉宰報道。

  五月六日傍晚,葉宰與商輔明在一間酒樓私下見面。

  五月七日早,趙匡接到命令,兩千攀西兵化整為零出西山大營,往西南方向至紫荊關集結。

  五月十五日,葉宰接到兵部塘報,天雄軍北上順德府巨鹿縣,等待葉總督檢閱。

  自此,葉宰的所有安排基本到位,他知道自己該走了。

  五月十六日,葉宰進宮和朱由檢道別。兩人依依不舍,你說出外要小心,我說要小心宮內,磨嘰了快一個時辰才灑淚作別。

  五月十七日,葉宰帶著周遇吉和一千神機營兵,低調西出北京城。

  在離開城墻好一段距離后,葉宰回望巍峨的城樓,心里感慨萬千:下一次回來就不一樣了,我將是大明的首輔!

  (求訂閱、收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