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0643章 ?殿前點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正統十年五月二十一日清晨,奉天殿。

  只見在奉天殿前的寬闊廣場上,密密麻麻的站著上千名身著朝服或鎧甲的皇親國戚和文武勛貴。

  在奉天殿丹墀之下,豎立著顯眼的國旗、軍旗以及龍旗,廣場四周,還有著其他各種大小不一的旗幟,唯一相同之處,就是它們都在隨風飄揚,發出獵獵之聲。

  奉天殿,朱祁鎮端坐在龍椅之上,金英手捧圣旨高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北方殘元屢為邊患,為保邊境百姓安居樂業,自太祖時便屢屢興兵北伐,以平邊患。今北方殘元內亂,值此良機,朝廷決議興兵百萬!”

  “免太子太保、陸軍后府左都督、成國公朱勇西藏總督之職,改任西北總督、征北大將軍,統帥北伐諸事;免甘肅總兵官劉永誠甘肅總兵之職,改任北伐大軍鎮守太監;太子太保、土魯番總兵官、寧陽候陳懋為征北左將軍,領北伐西路軍;駙馬都尉、陸軍前府右都督、西寧侯宋瑛為征北右將軍,領北伐東路軍;兵部尚書鄺野參贊軍務。”

  “陸軍后府都督同知、涼州總兵官、莊浪縣男任禮為征北前將軍;陸軍前府都督僉事、北方草原防線阿只里總兵官馬驥為征北后將軍;南京陸軍右府左都督、平鄉伯、大同鎮守總兵官陳懷為左參將;鎮守陜西都督同知鄭銘言為右參將。”

  “鎮守宣府開平參將、宣府左副總兵馬昇,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長寧伯(終身)曹義,宣府游擊將軍、萬全都司都指揮僉事楊洪,大同參將石亨為游擊將軍;都督僉事、宣府右參將紀廣,陜西都司都指揮同知王禎,大同參將郭登,陜西都指揮僉事朱通,甘肅都指揮僉事陳震為鷹揚將軍。”

  “陜西都司都指揮僉事、寧夏總兵朱通,甘肅都司都指揮僉事魏榮,萬全都司都指揮同知朱謙,萬全都司都指揮僉事祝銘為驃騎將軍;國情司指揮僉事、瓦剌指揮使陳端,為北伐大軍情報參謀,為大軍提供所需情報。”

  “萬望諸卿齊心戮力,盡早得勝凱旋,解我邊民之患,朕及朝野臣民顧盼之。欽此!”

  金英宣旨完畢,贊禮官便揚聲道:“皇帝陛下授成國公尚方寶劍、天子節鉞、征北大將軍印!”

  朱勇出班,來到丹陛之下,行跪叩之禮。

  “愛卿平身!”朱祁鎮伸手虛扶道。

  言罷,朱祁鎮走下臺階來到朱勇面前,三名手捧裝有尚方寶劍、天子節鉞和征北大將軍印的太監隨即來到朱祁鎮身旁。

  待得朱勇站起身,朱祁鎮一臉鄭重的依次將裝有上方寶劍、天子節鉞和征北大將軍印的托盤交給朱勇,朱勇一一接過,然后遞給身旁的太監捧著,待結束后,將會和敕封圣旨一起交給朱勇。

  這三件東西,便是朱勇代天子指揮百萬北伐大軍征戰的信物。

  至于其他將領,則派人送到他們手中去就是了。

  隨后,還宣布了出征的軍隊,足足一百七十八個衛,總兵力幾近百萬,乃是朱祁鎮繼位以來動員的最大規模的軍隊了,連當初張輔北伐的時候也沒有動用這么多軍隊,原因主要是當時朝廷準備得太過倉促,而且還要防備脫歡偷家,可即便如此,那也動用了五十多萬大軍。

  如今,經過數年的潛心準備,再加上也先現在的實力也遠不如他老子,所以朱祁鎮才能肆無忌憚的動用北方百萬大軍,北方守軍幾乎可以說是傾巢而出了。

  正因為如此,大明在大同、宣府、寧夏一線的防御可以說是降至了冰點,若是也先派出一支數萬的精騎越過賀蘭山或陰山偷襲陜西和山西的話,必然會給大明帶來巨大的損失,并且只要避開北直隸,還能一路向南,以蒙古騎兵的速度和大明北方的地理之便,甚至打到中都鳳陽和南京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過,想要達成這一戰略,賀蘭山和陰山山脈便是橫亙在也先面前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塹,它們的存在,再加上大明武器之利,足以讓任何人望而生畏。

  只要也先不是傻子,就不會派出麾下精騎去送死。

  北京德勝門(出兵德勝,收兵安定,前文已修改)。

  朱祁鎮帶著眾文武百官和皇親勛戚,浩浩蕩蕩的來到德勝門外。

  德勝門下,朱祁鎮走到朱勇面前,身側,兩名太監端著裝有酒壺和酒杯的托盤。

  “成國公,此去辛苦。”說著,跟在朱祁鎮身側的金英便恭敬的將盛滿酒的酒杯遞到朱祁鎮面前,朱祁鎮接過酒杯,對朱勇正色道:“朕在此,以薄酒一杯,敬成國公及眾將士,祝你們早日得勝凱旋。”

  朱勇側身,從身旁太監捧著的托盤中端起酒杯,恭敬道:“為朝廷效力,為陛下盡忠!”

  說罷,朱祁鎮和朱勇君臣二人便齊齊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接著,朱勇便率宋瑛等眾隨行將領,在朱祁鎮和一眾在場的皇親國戚、文武朝臣的注視之下,馭馬向北而去,戰馬的嘶鳴聲和蹄聲漸行漸遠,直到朱勇的隊伍徹底消失在地平線之后,朱祁鎮才帶著一眾皇親國戚和文武朝臣離開德勝門。

  離開德勝門后,朱祁鎮便和眾皇親國戚和文武朝臣分開,徑直返回了皇宮。

  而這邊,朱勇一行出了正在修建的外城區域后,便一路向北疾馳。

  突然,朱勇勒韁住馬,從懷中掏出一份信件,遞給親兵隊長道:“你立刻帶上兩隊人,以最快的速度將此命令送到寧陽候手中,告訴他,務必要防止瓦剌退往亦力把里,否則軍法處治。”

  “屬下遵命!”親兵隊長恭敬的接過朱勇遞過來的信件,向朱勇拱手行禮告辭后,便帶著兩隊二十余名親兵,調轉馬頭向西而去。

  待得親兵隊長一行遠去后,朱勇才帶著眾人繼續趕路。

  翌日,下午申時正,朱勇一行經過一天一夜的急速趕路,終于即將抵達大明北方的軍事重鎮—大同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