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0319章 ?西南總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約一個時辰之后,一眾大臣在一波又一波的內官的催促下終于入宮了。

  待一眾大臣來到乾清宮大殿后,朱祁鎮這才起身走出內殿。

  一番君臣見禮自然是免不了的,然后朱祁鎮又吩咐賜座,然后才坐上龍椅。

  張達在一眾氣喘吁吁的文武大臣的注視下,將貴州布政使司發來的急報念給了一眾大臣。

  意料之中,眾大臣聞言,紛紛臉色巨變。

  但好歹這些大臣都是歷經數朝,經過大風大浪的,在初時的震驚過后,也都紛紛沉靜下來。

  很明顯,這次叛亂發生的原因主要是蕭授將貴州境內的大軍抽調一空,致使叛軍僅僅用了不到一夜的時間就占據了安順城,然后迅速占據安順州全境。

  可若要將責任放在蕭授身上未免太過牽強,蕭授雖然身為湖、貴、廣三省總督,但他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平定湖廣靖州的叛亂,誰能想到貴州會在這個時候發生叛亂呢?

  況且,蕭授調集三省重兵也是為了能夠盡快將叛亂平定下來,避免靖州叛軍做大,所以,蕭授的處置并沒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朱祁鎮從奏折上看到了很危險的一點。

  阿遲他們能夠在一夜之間攻下有一個千戶所駐守的安順城,內中的原由恐怕沒有表面上的那么簡單,這讓他心里升起了一個比目前西南地區叛亂更讓他擔心的情況,那就是這里面或許有地方官的參與。

  若是這樣的話,那叛亂恐怕很快就會席卷整個貴州,或許還會波及到臨近的四川、云南和廣西!

  如此一來,那大明整個西南地區立刻就會亂成一鍋粥!

  最終,經過一番口干舌燥的商議之后,一致決定只有另遣重臣,率領京營重兵南下平叛!

  畢竟如今西南叛亂之勢愈演愈烈,依靠地方兵力完全不足以穩定現在的局勢了!

  朱祁鎮想了半晌,最終在眾臣的一致推薦下,朱祁鎮還是選擇了讓英國公張輔親自掛帥,成國公朱勇則率領京營兩萬騎兵和五萬火槍兵為副。

  另外,朱祁鎮還下旨將位于遼東都司,此時正跟著樊忠在奴兒干都司攪風攪雨的李玉、和其麾下的三萬精銳騎兵召回,總共十萬步騎,南下平叛!

  同時,朱祁鎮又下旨云南和四川,讓他們加強戒備,在防止貴州叛軍入境的同時,也要注意維持境內的穩定!

  十月一日,朔望朝。

  于往常的朔望朝不同,今天奉天殿前那寬闊的廣場上飄揚著密密麻麻的各色旗幟,其中,那面一天兩夜趕制出來的特殊旗幟,更是整個廣場之上除卻朱祁鎮的龍旗之外最為巨大的一面旗幟。

  整面旗幟的中間有一個用金線繡成的圓圈,里面是一朵鮮紅似血的花,花上面則是一個燦金色的‘明’字!

  這是朱祁鎮制定出來的軍旗,那朵花是彼岸花,象征著大明軍人視死如歸的軍魂!

  朱祁鎮將今天的朔望朝直接改成了平叛大軍的出征大典,并且還任命英國公張輔為西南五省總督、平蠻大將軍,總領西南平叛事宜,所至之處如他親至!

  賜太宗文皇帝御劍,上至藩王皇親、下至文武勛貴不分品級,但凡有阻礙平叛者,可便宜行事、行先斬后奏之權!

  當朱祁鎮親手將太宗文皇帝朱棣使用過的御劍交到張輔手中的時候,哪怕腦海中還帶有后世的記憶,依然臉色凝重的對張輔開口叮囑道:“英國公,朕今日就將整個大明交付于您之手了,朕于北京,期待您的凱旋!”

  張輔接過朱祁鎮遞過來的御劍,滿臉鄭重的對朱祁鎮叩首道:“臣定不負陛下重望,叛亂不平,臣誓死不歸!”

  “有您這句話,朕就放心多了!”朱祁鎮點了點頭,然后伸手將張輔攙扶起來。

  張輔連忙謝恩起身,不敢真的讓朱祁鎮將他攙扶起來!

  接著,朱祁鎮拉著張輔的手,在數百名文武大臣和數千名將士的注視下,一步一步的走下踏著奉天殿前兩個階梯正中的龍紋雕刻走到下方廣場,張輔全程低頭、躬身緊隨。

  哪怕一身盔鎧的張輔要比朱祁鎮高上許多,但此時所有人的目光卻都聚集在朱祁鎮那踏著堅定步伐、滿臉沉色的面龐和他那瘦弱的身軀上!

  來到廣場上,朱祁鎮又親自為其牽馬,可是給足了張輔威風了。

  然而,張輔在無數目光的注視下,卻是汗流浹背,本該威風凜凜的英國公、平蠻大將軍,此時卻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直到實在是拗不過朱祁鎮連連的催促,這才翻身上馬!

  朱祁鎮也在張達的協助下登上了一匹性格較為溫順的御馬,然后和張輔并排朝皇宮外走去。

  在奉天殿內,坐在丹陛龍椅兩側的張氏、孫氏將這一幕盡收眼底,張氏起身,對一雙鳳眸中不是閃過一絲精光的孫氏道:“你也不用擔心,張輔是不會反的!他很清楚,他能擁有現在的一切都是歷代皇帝賞賜的!”

  “兒媳明白了!”雖然嘴上是這么答應的,可張氏還是能夠清晰的感受到孫氏心中的不寧。

  想想也是,這畢竟是西南半壁江山啊,誰心里不擔心呢,若不是她知道朱祁鎮的后手安排的話,恐怕會比現在的孫氏更擔心!

  最易變的不是天,而是人心!

  張氏淡淡的瞥了孫氏一眼,道:“皇帝已經做了安排了……”

  聞言,孫氏一臉驚疑的看張氏。

  張氏笑了笑,卻沒有說話。

  孫氏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后宮的一切都瞞不過她的這位婆婆!

  想想也是,畢竟是大明開國以來的第一位太皇太后,又是見慣了大風大浪的人物,皇帝有什么動作豈能瞞得過她這位大明定海神針?

  隨即,孫氏便跟著張氏在一眾太監宮女的簇擁下離開了奉天殿,返回后宮去了。

  若不是今日的事兒實在太過重大的話,她倆也不會出現在這里!

  如果說去年朱祁鎮剛登基的時候,她們還會時不時的過問一下朝政的話,那么,自今年開年以來,大明地位最高的婆媳倆就已經很少再插手朝政了,特別是蹭蹭蹭上漲的稅收和越發穩定繁榮的大明,更是堅定了她們提前還政于皇帝、退到后宮坐鎮的決心!

  至于這次西南叛亂的事情,她倆心知肚明,大明自立國以來,西南就從來稱不上平穩,年年都有叛亂,只是沒有今年這么嚴重罷了,堪稱大明毒瘤!

  但大明若是能夠挺過去,那西南地區恐怕就會徹底平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